参观巴黎卢浮宫,别说一天半天,就是三天五天,都只能说是“浏览”,很难细读详看。它是一个难以看完的万宝库,也是一部难以读尽的文化史。
巴黎卢浮宫,我先后去过两次。头一次是1996年12月,浏览了五六个小时;第二次是去年9月,随导游看了3个多钟头。虽然都是走马观花,但全部6个馆总算都走到了。我领略了它的规模,为它的气派叹为观止。它的面积近20万平方米,相当于3个小国梵蒂冈。
卢浮宫初建于800年前,那时还只是一个军事要塞,14世纪时被用作王宫。后来几经改建、扩建,到18世纪末,才改为国家博物馆。
它的藏物的丰富和博大,不愧为世界博物馆之最。它拥有许多最古老、最珍贵的文明成果,古埃及、美索不达米亚、希腊、罗马,南亚的印度,东方的中国,都有不少古老、珍稀之物陈列其间。
多数游客,都是择其要者参观,不少人甚至是径直奔向宫内“三宝”:达芬奇的绘画《蒙娜丽莎》、古希腊的雕像《米罗的维纳斯》和雕像《带翼的胜利女神》。它们都是旷世名作,没有看到它们,等于枉到卢浮宫。
大理石雕塑《米罗的维纳斯》,一个204厘米高的古希腊原作,伫立于馆内显著之处,格外引人注目。它的四周圈着绳子,观者不能靠近。虽然有些部位已有黑迹,但她美的魅力依然,人们都要在她跟前留影。我们排队等到最佳位置,也留下了美神的丰姿。
这位180年前还被埋在爱琴海米罗岛地下的美神,想必不会料到,她一被发掘出来,即引起法国人和土耳其人的争抢,并险些兵戎相见。她更没有想到,如今天下人对她竟会厚爱若此,把她视为美的象征。她缺少了两臂,却拥有了全世界爱美者。
达芬奇的《蒙娜丽莎》,我第一次去看时,它似乎还没有什么保护措施,而现在却装上了玻璃镜框。它挂放的位置,不像维纳斯那么高,而观者却同样络绎不绝,且要踮脚翘首方能看得见,照相更要待拥挤的人群让开才成。
蒙娜丽莎的美,在于她的表情复杂的面容。她的微笑,饱含着仿佛历尽人间辛酸的悲与喜。有人感到她亲近,有人觉得她冷漠,有人称她是温柔女性,有人则说她丧尽了女人味。也是仁者见仁,智者见智。不论观者感觉怎样,和她留影却是一件乐事。
《蒙娜丽莎》是达芬奇的挚爱,据说从未离开过他身边,他死后被他的徒弟卖给了法国国王,先藏于凡尔赛宫,后来转由卢浮宫收藏。可以说,它一生受宠,娇贵无比。许多国家的国民,在自己国内看不到本属于他们自己的东西,却要到这里来一睹本民族的古老文明成果。法兰西好几代人的苦心经营,营造了卢浮宫今日的光辉。
法兰西人对自己先辈所费的这份力气,似乎也是满怀骄傲与崇敬的。但细考起来,其间也是有义与不义之分的,有自己的汗,也有别人的血。
非法收集和通过战争掠夺,都属不义之举。在古代东方馆里,收藏了四五千年前美索不达米亚的一些文物。据说1843年,一位叫波鲁·耶密鲁·波达的法国人,组织了一个考察团,发掘出了美索不达米亚的许多古代遗迹,得到许多宝贵文物,他把它们当作艺术品,运回法国陈列。此后又不断收集,卢浮宫里就有了人类最早的游牧式的农业区遗迹,也就是5000年前的底格里斯和幼发拉底河之间的美索不达米亚文明———即《圣经》中的《旧约全书》所称的地上乐园的“伊甸园”。
而拿破仑的军事掠夺,则把欧洲许多国家的国宝,都攫为己有。诸如希腊罗马等文明古国的宝物,不论规模多大,凡能掳掠的,都运回法国。中国人不会忘记英、法联军掠夺并焚烧圆明园的事。中国人不会忘记先民创造文明的光荣,也不会忘记被侵略被掠夺的耻辱!
法国并不拥有最古老的文化,但它却拥有最古老的文物。换一角度探究,那是因为以往的法国人曾有极强的文化掠夺意识。普通人波达如此,拿破仑亦如此。拿破仑一方面用武力去抢夺,另一方面还曾计划整修卢浮宫,他要用世界的文明,来构筑法兰西的文明殿堂。从某种意义上说,他的文化意识,比许多统治者都高出一筹。
世界历史上,武夫征战,有的为了夺财,有的为了掠地,有的为了美女,有的为了雪恨,马蹄过处,或留下血迹刀痕,或留下火海灰烬。一把火烧了无数无价之宝,这类兵燹之灾,过去不少见,现在也没绝迹。文化屠夫之举,历史难容。从这角度评价,拿破仑又得两面看。
阅读卢浮宫,艺术审美的享受,不是收获的唯一。(郑荣来)
   手机铃声下载 快乐多多 快来搜索好歌!       新浪企业广场诚征全国代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