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到英国纽卡斯尔大学,令我惊讶的是,在英格兰东北部这个不算很大的城市,华人约占全市27万人口的千分之五;更令我欣喜的是,就在我从事研究工作的纽卡斯尔大学,竟然遇到了多位清华校友!
年纪最长的是吴用舒博士,他是“文革”前清华力学系的研究生。本来在国外,人们熟悉后即使对导师、上级也都直呼其名,但他乡遇校友,格外亲切,出于敬重,大家仍按照 国内的习惯称他“吴老师”。
吴老师从中国科技大学毕业后,被选入清华力学研究班学习。那时这个班中的学生均为各校的尖子,著名科学家钱学森、钱伟长和现在仍在清华力学系工作的杜庆华院士等,先后亲自担任班主任。从清华毕业后,吴老师曾在上海等地的研究单位工作多年,目前在纽卡斯尔大学从事材料科学和工程设计研究。
吴老师多才多艺,读书时就是学生艺术团一分子,弹钢琴、拉二胡,还写得一手漂亮的毛笔字。如今工作之余,他积极参加华人社区的公益事业,应邀担任了英国东北地区华人华侨联谊会的执委,还受聘一所中文学校的校长。每年春节,东北联谊会都要在邻近繁华商业区的“中国城”举办热闹的联欢活动,吴老师不仅是活动的主要组织者;而且他的二胡独奏以及与其他人合奏的一支支动听乐曲,总赢得热烈的掌声。
不过,他最拿手的节目还是书法表演,挥毫泼墨的长桌前,总是排起“长龙”。观看表演的英国人纷纷要求吴老师用汉字写下他们的名字。去年联欢会上,他一口气写了两个多小时,一位叫多丽丝的英国老太太为自己求得一幅名字后,又从家里返回,请求再为她老伴、女儿、女婿、外孙子和外孙女每人写一幅。她说,中国字真美,我要把它们镶上镜框,挂起来欣赏。
除了东北华侨联谊会,纽卡斯尔的中国学联是本地另一个华人组织,近几届的学联主席几乎都是清华校友。早在1996年,正在纽卡斯尔大学攻读博士学位的洪涛被推举为学联主席。他是80年代初我在清华自动化系读书的同班好友,记得当年他是班里年龄最小的,大学期间并没有做过很多社会工作,没想到出国后却当上了这样的“大官”。
后来相继担任过学联主席的贾峰、田园、孟晓军,分别是1990、1992和1993级校友。
贾峰敦厚朴实,在清华时曾是体育代表队的优秀运动员。有趣的是,他和夫人邵睿是清华、纽卡斯尔的双重校友——在清华本科,他们同系同班;在纽卡斯尔读博士,他们同系同组。邵睿比贾峰来纽卡斯尔要早,而且开朗活泼,两人互帮互助,现在,夫妻俩均已博士毕业。
田园在纽卡斯尔的时间不算很长,因为他后来转到美国去继续学习、工作了。热心的他在担任学联主席的一年里组织了很多活动,给留学生们留下了很深的印象。不久前,田园和女友朱晓蕾一起回到纽卡斯尔,顺利通过了博士论文答辩。学音乐的朱晓蕾还应邀在纽卡斯尔大学的国王大厅,举办了两场钢琴音乐会,受到各国师生的热烈欢迎。
孟晓军与贾峰、邵睿和田园等均在同一研究中心,目前正在抓紧完成博士论文。
现任学联主席陆桢是纽卡斯尔大学过程分析与控制技术中心的博士生,出国前已在清华完成本科和研究生学业。谈起学联工作,陆桢说,这里的学联不像国内的学生会,是个地地道道的民间团体,既没有固定场地,又没有专门经费。因此每次活动时,从策划安排到组织实施,从四处筹集经费到租借器材、车辆、场地等,大家完全是靠满腔热情和广大中国学生、学者的信任支持。
几年来,中国学联组织开展了一年一度的新年晚会、留学生足球赛、放映中国新影片、集体参观旅游等各种活动,受到欢迎与称赞。这其中,凝聚着几位清华校友的心血。
在纽卡斯尔中国学联中,还有一位担任过副主席的清华校友夏飞,是1977年恢复高考制度后考入清华的第一届大学生,现在是纽卡斯尔大学计算机系高级研究助理;他的夫人郭玲是清华热能系1983级本科生,在纽卡斯尔大学计算机系获得硕士学位后,又在这个学校的建筑系从事计算机辅助设计方面的研究工作。我的夫人冯梅毕业于清华自动化系,曾听过夏飞的课,1998年来纽卡斯尔大学读博士,现任此校软件可靠性中心的研究助理。来英国后就住在夏飞、郭玲的家中,三年多来一直受到他们的照顾。我来后,自然又加入其中。去年夏天,郭玲的父母来英探亲,她的母亲郑爱芯老师退休前是清华计算机系的教师,两位老人在北京时就住在清华园。因此,我们在英国的这个“大家庭”成了“旅英清华之家”!
夏飞自1991年出国攻读博士学位,现已在英国生活了整整十年,再加上他的父亲是北外教授,使他从小受到熏陶感染,因此他的英语特别好。20世纪80年代中期夏飞在清华执教时,就用英语讲专业课,那时学校里还很少见,很受学生好评。现在,我们在英语上有什么疑难问题,以至关于英国文化、地理、历史等方面的知识,都找夏飞请教,几乎总能得到满意的解答。
夏飞喜欢摄影。刚到这里时,我看客厅和厨房里挂着多幅英国风光和人物的艺术照片,都用精美的镜框装裱着,既漂亮又文雅,以为是从商店买的,或者是从杂志上剪下的。后来才知道,那都是夏飞多年来自己拍摄,并精心装饰、制作的。
我在清华毕业后,留校任教十多年,先后负责德育研究、新闻宣传等工作,在清华接触较广,到这里与校友们碰面聊天时,常常讲起近年来清华出现的新事物、新气象、新面貌,大家都很关心。清华校友总会和校报编辑部邮寄给我的《清华校友通讯》刊物和《新清华》报纸,也成为我们了解清华新人新事、回顾清华美好生活的好方式。
郭玲非常喜欢浏览清华的网页,回到家里经常宣讲她看到的各种校园新闻:从海内外人才招聘到科研新成果,从医学院成立到校园新建筑的兴建……由此又时常引起大家的一番感慨和评论:关于各自在清华的经历以及趣事,关于学校的优点缺点……去年清华90周年校庆时,郭玲特意把网上刊登的一些富于情感的校友回忆文章打印下来一些,带回家给大家欣赏。
虽然当年在校的年代、时间和专业都各不相同,但是清华人对母校总有一种特殊的感情,几乎每位有网上个人主页的校友,都会在介绍自己的简历后,专门加上一个与清华主页的链接。所以,在纽卡斯尔大学网页的搜索栏中,只要键入“TSINGHUA”就能发现校友们的有关信息。近年来,清华与纽卡斯尔两所大学之间的学术与人员交往也更加频繁,不断有新的清华师生前来学习、工作、访问、交流。而那些曾经在纽卡斯尔大学进修过的清华年轻教师,不少人回校后成为学校的教学、科研或管理骨干,有的因学术成就优异而提前晋升为教授、研究员,有的则担任了系或研究所的领导工作。
前些时候,孟晓军趁一次学术会议的机会回国探亲,到清华探望了老师、同学。回英国后他逢人便说:“真是没有想到学校的变化那么大,新建筑、新校门、新道路、新绿地,都有点儿认不出来了。”校友们都衷心地希望,在创建世界一流大学的进程中,母校越办越好、越来越美。(撰文/范宝龙 英国)
一首歌声,两份祝福,万张贺卡免费送母亲!
闪烁短信--时尚至爱 动感短信--最佳祝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