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网10月11日电“到目前为止,中关村科技园共吸引海外留学人员4000人,而近3年进驻科技园的海外留学人员是前10年的3倍。”10月8日,北京中关村科技园区管委会人力资源处处长王立平披露说。
据中国青年报报道,王立平透露,今年以来,中关村平均每天诞生两家“海归派”企业,截止到上月底,科技园区共有1357家“海归派”企业。其中,34.5%的创业者是博士,4 8.4%为硕士。
正在建设人才高地的上海,更是“海归派”首选的城市。2001年,上海吸引海外留学人员比上年增长了95%。在此落户的近2000家“海归派”企业,几乎占据了全国“海归派”企业的半壁江山。到今年9月,上海已吸引海外留学人员3万多人。
对此,国家人事部部长张学忠评论:“中国正以蓬勃的姿态,迎接新一轮留学人员归国创业热潮的到来。一个潜力无边、大有作为、足以让留学人员展示才华的舞台正在呈现。”
从上个世纪80年代以来,我国年均输出两万名留学生。北大、清华等国内一流高校的理工科毕业生,选择出国的几乎近半。当40万优秀人才涌出国门之时,多少国人曾痛心疾首地称之为“人才的大流失”。
王立平说,莘莘学子从大批出国到纷纷归国,这种趋势的转折出现在上个世纪90年代的中后期。
田溯宁、丁健就是在这个转折点上回国的。这两位被称为“中国因特网建筑师”的“海归”人员,1995年初首次将Internet带到中国。
丁健坦陈自己的心迹:“在美国的大学里,我听一位诺贝尔奖获得者演讲说,当你和一个领域共同成长的时候,你的成功几率会特别大。我选择回国发展Internet这条路,从来没有犹豫怀疑过。”
不久前,美国加州就业发展局发布的统计表明,今年上半年硅谷就业市场持续低迷,月平均失业率为7.55%,创下了18年来的最高纪录。
与此形成鲜明对照的是:中国经济正以年均7%以上的发展速度快速增长,成为吸引海外留学人员的巨大磁场。
据中国社科院最近发布的“中国留学归国人员调查报告”显示,大部分“海归派”选择回国看重的是个人的发展,78.8%的人选择更能发挥本人才能的职业。
身为美国美华轻型航空公司董事长、怀揣11项美国专利回国的董大为告诉记者:“我回国主要是看重中国的大市场。同样的产品,国内生产的成本是国外的1/10,产品竞争力一下就提高了数倍,当然要回国创业。”
9月初,刚从瑞士一所大学酒店管理专业毕业的李北,用打工挣的钱买了一张回国的机票。他说:“6年前出国时,我根本没想再回来,但是欧洲经济不景气,在国外找一份理想的工作挺难。中国申奥成功的当天,我就决定毕业后一定回国。”如今,李北已在北京一家五星级酒店找到了工作。
据有关部门介绍,截止到8月底,我国已建立60多家留学人员创业园,“海归派”创办企业近4000家,去年总产值超过100亿元人民币。从1998年起,海外留学人员归国人数年均递增13%。
“‘海归派’回国创业,对国家、个人是双赢的选择。”中国人民大学商学院教授郭国庆说,“持续快速发展的中国经济是‘海归派’事业发展的助推器。中国加入世贸组织后要寻求更大的发展,迫切需要一大批具有海外工作经验、熟悉中国国情的复合型中高级人才,‘海归派’正好满足了市场的需求。”
每月2元享用15兆邮箱 优惠价格就剩最后几天 订阅短信头条新闻,第一时间、突发事件、重大新闻尽在掌握!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