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小县城到大都市,从中国到日本,从亚洲到欧洲、北美,被外籍导师、同行专家赞叹为“心里总是装着中国的‘空中飞人’”的四川大学博士导师王清远,2002年10月5日从日本又飞回到美丽的第二故乡蓉城,飞回到了“常常令我魂牵梦萦”的母校四川大学。
这位37岁的材料与力学专家,从1995年至2002年的7年间,在日本、法国、美国等10多个国家与祖国之间,数十次飞来飞去,忙着攻读博士学位,作博士后研究;参加国际学术会 议,从事教学、科研工作。近几年间,王清远在《国际疲劳》、《国际疲劳断裂》、《美国航空会志》等核心国际刊物发表SCI收录论文11篇,被30多位国际同行的论文引用了30余篇次。
1982年,王清远从重庆的一个偏远小县城考入成都科技大学。获得工学学士和硕士学位之后,作为品学兼优的优秀学生,王清远于1991年留校任教。为了继续深造,王清远考取中法博士生计划后于1995年前往巴黎留学,在中央大学攻读博士学位。
王清远说,留学深造对个人的发展前途的确大有好处,但他更想到了儿子对母亲的责任。古人郑板桥的名言“为善无不报,读书当及时”对他启迪较深。因此,他认为个人的成功受恩于学校和老师,所以应该自觉地把热爱祖国、振兴中华的责任带入学业和事业中。
王清远说,在法国巴黎深造,有一位伟人的人格力量在深深地影响着他、鼓励着他,那就是共和国的第一位总理周恩来。他认为,青年一代要义不容辞承担起振兴中华民族的历史责任,实现自身价值与服务祖国人民的统一。留学生要为促进中国与世界各国科技交流,为发展我国的高科技多作贡献。
王清远充分利用留学的机会,从事航空、汽车等领域用的高性能合金材料的超高周疲劳断裂理论和实验研究。为了成功设计超长寿命超声疲劳实验系统,他经常在实验室连续工作并演算计算公式。在留学的日子里,他的作息时间是按学习和实验工作而确定的。王清远说,机不可失,时不我待。他要向时间要速度和效率。
在法国留学和从事博士后研究期间,王清远承担的科研项目取得重要进展,其中最具创新性的有两项,其一:在对许多工业部门的部件进行高周疲劳研究中,他成功设计并实现了5套超长寿命超声疲劳实验系统,并首次成功实现对超薄片材料、管状材料、丝状材料及高温高压氢环境下的超长寿命(10亿周)疲劳实验;其二,王清远利用自己建立的这个系统,对10余个强度从300mpa到2500mpa的汽车、高速列车和航空航天用高性能合金材料进行了大量疲劳断裂实验研究和分析,提出了新的论断,突破了现有的疲劳极限存在性理论。
2001年7月回到四川大学工作后,王清远积极申请科研基金,希望尽快建立和形成一个有特色的研究小组和实验室。为了创造科研条件,回国后不久,王清远作为日本学术振兴会基金项目研究员,他接受邀请再次出访日本继续开展研究工作。近一年来,他发表多篇研究文章并5次在国际会议上报告论文。期间他多次邀请著名学者来四川大学进行学术交流,多次回到学校为学生讲课,并开展学术交流与合作。(曹淑玉)
新浪天堂隆重发布,百万玩家迎接公开测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