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外:万名中国留俄学生的“家庭梦想”(图) | |
---|---|
http://www.sina.com.cn 2003/12/01 10:54 新京报 | |
留俄中国学生主要来自工薪家庭,父母对他们寄望甚殷。欣华摄 ●10年来,中国留俄人数增长了10倍。目前俄罗斯的中国留学生总数超过1万人,其中自费生数量是公派生的30倍。 ●留俄学生家庭以工薪阶层为主,另一类是知识分子家庭,家长对俄罗斯的教育水准和中俄经济合作发展有一定了解,有些自己曾留俄或者学过俄语。 ●留俄学生一般会在第一学年末回家,以后习惯了,回家就少了。家长对孩子在异国的生活也渐渐放下心来。 □本报记者袁凌北京报道 “孩子俄语学得相当不错,友谊大学的课也讲得深,火灾后,孩子打电话报平安,说他们仍要坚持正常上课。 11月25日下午,卢蒙巴各族人民友谊大学中国留学生王洋的母亲王许瑷说。 在谢东诺夫医科大学读预科的朱正也向父亲朱楝儒报了平安。朱正赴俄才10多天,朱楝儒说,24日这场大火并没有让他后悔送儿子去俄罗斯。” 来自中国驻俄罗斯大使馆的数字显示,目前俄罗斯的中国留学生总数超过1万人,其中自费生数量是公派生的30倍。 “10年来,中国留俄人数增长了10倍。”北京俄中教育交流促进中心工作人员张蓓认为,俄罗斯是一个教育大国,并且“物美价廉”,“中国学生留俄热的高峰还没有到来。” 送孩子留俄的工薪阶层 “留学俄罗斯一年只要三五万,和国内上大学差不多。俄罗斯大学在航空航天、医学、艺术方面处于国际领先水平。” 王洋,河南平顶山人,2000年9月赴俄,在莫斯科国立师范大学读了一年预科后,转入友谊大学就读科技信息专业。 “一年下来也就3万多点儿,到现在花费有10万左右。”王洋的父亲在工厂工作,父母工资一月相加有两千多块钱。另外,几间祖屋可以收一笔租房费。 “如果像前几年,厂里效益红火,我们就送他去新加坡、加拿大。”王许瑷说,中学期间,王洋的学习一直挺好,高考时却略有失手,河南录取分数线又比较高,只能上大专。王洋不愿意。“找关系调剂吧,费用又太贵。” “让工薪阶层享受到国际一流的留学教育”是许多留俄中介机构都使用的广告词。中教国际教育交流中心留俄主管曹兵华介绍,他送出去的留俄学生,家庭情况主要有两种:一是知识分子家庭,对俄罗斯的教育水准和中俄经济合作发展有一定了解的,有可能他们自己就曾留俄或者学过俄语;一是工薪阶层,“这一类是主要的”。 张蓓说:“留学俄国一年只要三五万,和国内上大学差不多。俄罗斯大学在航空航天、医学、艺术方面处于国际领先水平。” 北京女孩王莹中学毕业后就工作了,几年之后想拿个本科文凭,“加上想学点俄语。”2001年9月,她进入俄罗斯文化艺术大学,现在读到本科二年级,专业是艺术文化。 “也想过上柴可夫斯基艺术学院,但那里一年要7万—8万元,比欧洲还贵。”王莹的母亲说,由于读的是艺术,头一年,王莹的花费达到6万人民币,其中学费占了一半。 王莹的父亲是20世纪50年代末的大学生,目前已从出版社退休,也是典型的工薪阶层。两年间,家里为王莹花费了十几万元。 莫斯科大学化学系的陈亦新是浙江台州人,父母都是农民,到俄罗斯留学主要靠叔叔陈相远的资助。 “2000年高考,他刚到本科分数线,不愿意上,当时就开始联系出国。当地送孩子出国留学的很多,一般是到英美,但他家家境一般,考虑到俄罗斯科学技术比较发达,收费又相对低,算是价廉物美,就送他去了俄罗斯。”陈相远说。“2001年10月出去的,到现在花销10万多,估计毕业要花30万吧。” 会唱俄罗斯歌曲的家长 朱楝儒说,如果送孩子去英美,容易培养好高骛远的思想,西方文化和中国文化不好融合,“到俄罗斯,有一种平等感。” “我们也可以送他去英美或者新西兰,但是不愿赶时髦。”朱楝儒是江西南方环保机械制造集团总公司副总经理,费用低不是他送子留俄的原因。 “教育比较传统,知识分子大多自尊自爱。我对俄罗斯有一种感情。”朱楝儒中学时学的是俄语,现在还会说几句。因为公司业务,他经常去俄罗斯,感觉那边的环境很好,人文素质高。当然,俄罗斯医学教育水平很高,也是他考虑的一个因素。 朱楝儒说,如果送孩子去英美,容易培养好高骛远的思想,西方文化和中国文化不好融合,“到俄罗斯,有一种平等感。” 山东淄博的李洋,2001年9月高中毕业后,到莫斯科大学学习社会经济。 “学费一年4000多美元,总共要花8000美元,5年算下来要三四十万(人民币)。留学欧美如果勤工俭学,总共有30万人民币也可以了。”李洋的父亲李英男说,“我们也想过送孩子到欧美,但了解到,欧美主要是勤工俭学,我觉得还是应该让孩子专心学习。查了资料,俄罗斯教育水平不错,孩子也愿意去。” “大家都去挤英美,我想还是别挤了。”4年前北京大学哲学系副教授王守常把孩子王思伟送到莫斯科大学学数学。王说:“孩子喜欢数学,莫大的数学水平很高,和欧洲一些学校、和北大都是联动的,孩子到那里去读,有前途。” 王守常中学时学的也是俄语,至今读了不少俄罗斯文学艺术作品,会唱很多优美的俄罗斯歌曲,也去过俄罗斯好几次。 第一学年,孩子会回家 第二年以后,习惯了当地生活,不少孩子心也野了,假期宁愿到欧洲或俄国各地旅游,回家的反倒不多了。 “孩子去年夏天回来,长胖了。现在他一天要做200个俯卧撑减肥。那里的食物热量大,去的孩子没有一个不发胖的。”王洋的母亲王许瑷说。 “寄去的毛衣毛裤都不穿,又捎回来。”王许瑷又提到另一个话题,“孩子说,到处都暖和,宿舍24小时有热水,进教室前有存衣室,把外套一存,里头西装领带。” “上课的照片寄回来,看着都是齐刷刷、标直直的。”说这话时,王许瑷笑了起来。 相比之下,家长们更操心孩子的饮食问题。 “刚开始不习惯吃面包黄油,后来孩子自己做中国饭菜,就好些了。”北京的一位母亲刘玲玲说,2001年10月,她的孩子关鑫去莫斯科国立师范大学留学学音乐。 曹兵华说,中国留俄学生很少吃食堂,一般都自己做饭。“食堂里都是欧洲饮食,外面餐馆,中国菜都特别贵。但肉便宜,每一层宿舍楼都有公共厨房,学生们就自己做。” 王许瑷说,儿子王洋为了省钱,早上和中午都吃面包,夹点黄油奶酪,特别简单,“晚上自己做中国饭菜,好好吃一顿。学校附近有几个蔬菜市场,明码标价,孩子们都学会了买菜。” 山东籍留俄学生尹聪的父亲尹宗浩介绍,留俄学生预科期间住得比较差,4个人一间,一般是旧楼,筒子楼。本科可以两个人一间,一月租金50—100美元,莫斯科又比圣彼得堡贵。莫大的最贵。 尹聪在莫斯科大学学生物,尹宗浩转述儿子的话说,“预科楼最差,理科楼最好,文科楼要差一点。从宿舍的好坏,可以看出学生的专业和级别。” 经济条件好的学生,可以自己租房子,朱正就搬出了谢东诺夫医大宿舍楼。但朱楝儒有自己的想法:“我打算叫他搬回去,他应该生活在集体中。” 曹兵华说,中国留俄学生出国时大多是17岁—19岁,到俄罗斯之后,一般要经过三个过程: 头三个月会感觉非常艰难,语言难以掌握,文化气氛和生活习惯都不同,这时还来不及想家; 4到7个月的时候,学习、生活走上正规,开始想家了,和家里联系也多; 7到10个月时,要准备预科考试,一部分学生还准备暑假回家,思乡之情又被分散; 第二年以后,习惯了当地生活,不少孩子心也野了,假期宁愿到欧洲或俄罗斯各地旅游,回家的反倒不多了。 一些留学生家长也说,孩子第一学年末会回来,以后就很少回家了。这时他们对孩子在异国的生活也渐渐放下心来。 深造、打工或者做生意 “留俄工作的人,搞技术的人比较少,俄罗斯的技术人员收入不高。”张蓓则介绍,“中国南方轻工业发达,很多南方学生就留在俄罗斯做贸易了。” “我是经商的,说得直一些,孩子将来如果学得不好,至少会俄语,懂两边的情况,就做中俄贸易生意。”李洋的父亲李英男说。 李英男到过俄罗斯,也了解中俄贸易眼下的增长趋势。“俄罗斯人吃的蔬菜,好多都是山东寿光地区过去的。现在孩子在那边已经认识了一些做中俄生意的。人家说,好多贸易机构需要懂俄语和中文的人才,月薪500美元很好找。” 李英男说,明年孩子放假回来,“打算和他好好谈一谈。还要让他注意结交各国朋友,往后好做生意。” “我的同学大都在俄罗斯和中国来回做生意,都比我有钱。”张蓓自己是前苏联留学生,学商业,她说,像她这样在国内机构打工,算是顶没出息的。 “利用语言优势,搞电信、手机通信、办旅行社、IP卡业务等等,前两年还流行开寻呼台。”嘉华世达国际教育交流有限公司俄罗斯项目部杜秀萍介绍,留俄学生回国的比例并不高,少部分人转学欧洲深造,一部分留在当地经商。 杜本人是中国政法大学1997年的留俄生,她说,“留俄工作的人,搞技术的人比较少,俄罗斯的技术人员收入不高。”张蓓则介绍,“中国南方轻工业发达,很多南方学生就留在俄罗斯做贸易了。” 留学生求学期间也有学做生意的。朱楝儒说,他以前在俄罗斯看到,不少亚非留学生“由于家境困难当‘倒爷’,宿舍楼里堆得大包小包的,容易引起火灾。” 王洋虽然家境平常,母亲王许瑷却表示孩子学习刻苦,想在友大读完硕士,再进一步深造。 “他有这心我们就支持他。”尹宗浩说,孩子在莫大读完本科,“还可到欧美深造,莫大的学历那边是承认的。”朱楝儒则明确表示,要让孩子在莫大拿到博士学位,学成归来为祖国出力,“叶落归根”。 曹兵华介绍,赴俄留学的中国学生,有两种情况:一种是平时成绩不错,高考差了一点,赴俄时憋了一口气,这类学生学习很刻苦,也能较快掌握语言,跟上那边的课程;还有一部分是成绩差,家长比较有钱,想让孩子掌握语言,见见世面和锻炼。 公开资料显示,俄罗斯大学淘汰率相当高。在留学论坛上,一位准备明年2月赴圣彼得堡交通大学留学的大学生说:“俄罗斯大学宽进严出,只有20%能够毕业。” 那边的治安问题 莫大的治安环境还比较好,外面就不好说了。孩子没遇到过光头党,但同学遇到过。“乘地铁遇到了,就赶紧下车跑,或者他下车你不下车。少出去就行了。” 目前,王莹已从俄罗斯文化艺术大学退学,在北京人文大学上学。 “今年夏天她回来,把遇到的事情一讲,我再不敢让她去了。”王莹的母亲说。 “学期中间,她和同学出去,在地铁口被警察卡住了,拿走护照,让她进屋,搜她的包,出来以后发现1000多人民币不见了。” 王莹母亲说,“她们的学校在希姆基(音),是开放式的。前一阵,莫斯科出了那个连环杀手,杀了19个女孩,还跑到她们学校来了,在附近杀了两三个。她同学还有搭出租车,被司机抢手机的,手机挂在脖子上,差点把脖子勒断。我一听吓住了,还是让她回来吧。回来在机场又说护照有问题,罚了200美元。” 王守常说,莫大的治安环境还比较好,外面就不好说了。孩子没遇到过光头党,但同学遇到过。“乘地铁遇到了,就赶紧下车跑,或者他下车你不下车。少出去就行了。” 这次发生火灾的友谊大学,据曹兵华讲,教学的硬件软件设施都比较好,但由于主要招收亚非拉留学生,人员组成比较复杂,管理要比莫斯科大学、圣彼得堡大学差一些。 杜秀萍认为,以前大家对俄罗斯的治安有一定担心,但普京总统执政后加强了治安,社会秩序好转,这也是留俄升温的一个原因。 据新华社报道,俄罗斯教育部长菲利波夫今年接受记者采访时说,该国计划使中国留俄学生人数增加10倍。 “我做中介四年,每年都要送一两百个学生赴俄,今年送了70个左右,外地的占多数。”张蓓介绍,今年由于非典影响,北京留俄学生人数有所减少。曹兵华则分析了另一个原因:俄罗斯去年11月出台《移民法》,对移民的管理加强,大学邀请函的签发由外交部转移至内务部。 “增长势头现在还不算迅速,人们观念需要改变。”张蓓认为,留俄的高潮还没到来。她举例说,前几年,赴德国留学无人问津,现在人们打破脑袋想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