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大校友在美国:埋头办教育的邹恒甫 | |
---|---|
http://www.sina.com.cn 2003/12/08 13:24 人民网-人民日报海外版 | |
闲看花开花落,漫随云卷云舒。与邹恒甫接触,发现他竟有得道高僧般的禅性,宠辱不惊,去留无意。在喧华的经济学界,他是一个另类。一为显学,便为俗学,他经常引用钱钟书的话。 2002年,当传媒爆炒武汉大学聘请豪华的海外顶级人物来授课,打造中国金牌EMBA时,作为主要发起人的邹恒甫,却谢绝了记者采访,默默地站在背后,让别人占尽风头。 邹恒甫,1982年武汉大学经济系毕业,1989年获得哈佛大学经济学博士学位,自1990年起一直担任世界银行经济学家,被誉为最优秀的华裔宏观经济学家。1998年获得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管理学科杰出青年基金。 他是一位隐士。低头拉车,处事低调,是他的人生主张。 近10年,数理经济试验班培养了众多优秀人才,邹恒甫一直都躲避传媒,他说只是有几个人出国而已,并没什么了不起。国学班开学,他同样令《南方周末》记者空手而归。 出走美国多年的他,身上还浸润着浓郁的珞珈学风:脚踏实地,朴实无华。作为中国典籍的虔诚读者,传统文化赋予他一种定力。他更像一位旁观者,因为距离,他比圈内人更为冷静。 十年树木,百年树人,邹恒甫清楚:中国与西方经济学的差距并非三五里之遥。于是,从1990年起他就努力寻找传播经济学的基地,开始在中国改革经济学的艰难历程。1994年正式创立武汉大学高级研究中心(IAS),引进主流经济学的教学体系和方法,继而推广到北京大学光华管理学院和中山大学岭南学院。 1991年,世界经济计量学会主席、欧洲经济学会主席拉丰在中国遇到他的哈佛校友邹恒甫,两人一见如故,成为志同道合的挚友。 谈到邹恒甫在武汉大学创办高级研究中心和在中国传播经济学,拉丰评价很高:“邹先生现在所从事的事业,与我15年前在法国的经历十分相似,我们有着共同的梦想,共同探索改革中国经济学教育的方案。从根本上说,我们的目的在于振兴学术传统,因为重振学术传统是民族文化复兴的第一步,也是最重要的一步。” 在邹恒甫与拉丰的努力下,武汉大学高级研究中心(IAS)已与法国产业经济研究所(IDEI)建立了长期的合作关系。作为交流的一个步骤,2002年8月中旬,拉丰将到武汉大学高级研究中心讲学,自8月起,IDEI每个月将有一名著名经济学家来武大讲学,而高级研究中心每年派遣若干名年轻的学者到IDEI深造。 在邹恒甫的努力下,武汉大学高级研究中心和北京大学光华管理学院还分别聘请了30多位享有世界声誉的经济学家分批前来中国讲学,其中包括哈佛大学教授菲利普·阿格雍(PhilipeAghion),罗伯特·巴罗(RobertBarro),普林斯顿高等研究院教授埃里克·马斯金(EricMaskin),芝加哥大学教授罗杰·迈耶森(RogerMyerson)等。这种方式,对于提高中国的经济学教学与科研水平,缩小与世界领先水平的差距起到很好的作用。 “经济学研究需要积累,不可哗众取宠,还是扎扎实实地做点事吧。”邹恒甫依然出奇地理性。(本报记者 杜若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