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1世纪》第1期封面文章:解读留学预科ABC | |
---|---|
http://www.sina.com.cn 2004/01/15 15:32 《21世纪》留学 | |
文/知音 当“到国外上大学去”成为越来越多的人的目标时,他们发现,中国学生读境外大学需要经过一个在国内没有而在国外却不能逾越的阶段:就读预科。 2003年8月,有6名优秀中国高中生被英国剑桥大学直接录取升入本科段(工程类)学 就在不少人正庆幸中国学生留学将有望免读预科之际,从德国使馆签证处传来消息,接连两周,两名在德国读高中的中国学生拿着大学录取通知书回国办理签证变更时先后被拒签。 2003年以来,从教育部涉外监管处发出的留学预警中可以看出,出国留学人员到国外出现各种各样的问题,绝大多数发生在去就读预科或语言学校的人员中。 针对外国学生所设立的预科,因国家而有所不同 预科课程,一般是指既不计算学历、也不颁发学位,特定为某种需要而设立的课程。由于我国与西方国家教育体制的不同,我国从小学到高中的教育阶段为12年,而西方国家结束大学前的教育需要13年的时间,本科为三年时间,于是不少国家专门开设了专为外国学生甚至是专为中国学生就读大学前的预科课程。这些预科课程的设置因国家不同而有所区别。 在英国,初等教育为11年制,学生毕业后必须经过两年高水平的继续教育学习,完成并达到入大学标准,才能报考英国的大学。英国为接受中国及其他类似中国教育体制国家的学生,开设了国际基础预科课程,时间定为一年。预科内容完全根据英国大学一年级的专业设置来“补差”,同时亦可达到提高语言的目的。英国的预科课程有大学开办的,也有中学或者是社会上的教育机构来办的,这些预科课程都被相应的大学所认可。 澳大利亚的教育以商科见长,他们从高中开始,就按照文、理、商来分科。他们也像中国一样有一个全国高考,本国学生通过了高考可以直接就读大一。而对外国学生,大学一般不允许直接就读大一的课程,因为第一是语言基础,第二是他们的授课内容在我们的高中里大多不涉及,需要一个补充的阶段。 澳大利亚针对中国等外国学生的预科课程一般由高中来办,私立高中和公立高中都有。比较好的预科,会聘请教育专家或大学教师来研发课程,研发出的课程拿到各个大学,从课程的难度和结构上予以认证,如果得到大学的认同,大学就会接受从这个学校毕业的学生。这一点与国内不同,国内都是统编教材。在澳大利亚,每个学校和每个学校的教材都是不一样的。 如上所述,澳大利亚的每所预科学校都会自己研发出一套课程,课程越好,认可的大学会越多,大学的档次会高,同时也就提高了预科学校的知名度。一般来说,课程一经成立肯定会有大学承认。好的预科课程会得到十多所甚至几十所大学的认可,如果课程一般就会只有两三所大学认可。 如果是到德国读预科,情况又会有所不同。德国针对外国学生的大学预科是由大学来办的,一般都设在公立大学里。由于目前德国大学实行的是免费教育,因此它的预科也是免学费的(已有传言将来要收费)。学生一旦进入预科就读,就按照已被注册的大学生对待,享受大学生的待遇(享受大学生待遇的明显特征是允许打工),一年后顺理成章地进入大学继续完成学业。 也正因为此,德国大学预科的入学条件和申请大学的几乎相同,它面对的不是高中毕业生,而是已经在国内就读的本科生。中国学生进入德国大学的学历条件是:本科读满三个学期,可以申请大学直接入学;如果是在大学本科只读满了一个学期而不足三个学期的人,要求从预科读起。包括在国内已经大专毕业的人,到德国也只能先读预科。 可见,德国大学为中国学生设定的是一个比较高的门槛。 预科是进入大学的直通车? 除了德国大学所办的预科外,其他国家的预科和大学大多是分属于不同的教育主体,预科学生被大学所接受更多地是看学生自身是否具备入读大学的能力和条件。就是德国大学的预科生,在结束预科课程时也必须要通过一个结业考试,通不过者允许复读半年,复读的次数一般由校方来定。 据非正式统计,目前在英国留学的5万名中国学生中,有2000多人就读大学本科,他们大多是在英国先读完预科之后申请进入英国大学的。留学英国的预科生经过一年时间的学习后,至少要拿到4门科目的合格成绩才能够申请大学,至于申请到的是什么样的大学,则完全取决于学生的考试成绩。如果能获得4个A的成绩,就可以申请到一流大学就读,如果连C也达不到,就只能再去读大学的基础补习课程,直到考试通过才能被大学录取。 在澳大利亚,说起来从预科进入大学似乎要容易一些,这与该国的机制有关。据澳大利亚国际教育交流中心国际部负责人查尔斯先生介绍,设置预科课程需要在政府教育部门注册并编号,带这种注册号的课程政府和大学都是承认的。中国高中学生到澳大利亚学习,在递交签证时会出示一张大学预科的录取通知书和大学的确认书。根据澳大利亚移民局的要求,在这两个文件上必须出示教育提供人的编号,根据这个编号移民局会查到这所学校在澳大利亚教育部是否有注册。 澳大利亚学校的注册编号是学校具有合法性的通行证,如同企业的工商注册登记一样。学校的质量和信誉更多的则要靠认可它课程的大学的数量和声誉来作为“旁证”,所以,在各个预科学校提供的宣传材料上,都会列出它的课程被哪几所大学承认的名单。 出于招生的需要,中国学生在接到大学预科的通知书时,会同时接到某所大学的录取通知书,意味着你读完预科就可以接着进入大学。大学发的录取通知书上有这样的内容:“如果你在某某学校完成了大学预科的课程,我们就同意接收你”。但这是一个非正式的、有条件的录取通知书,它既是对预科课程的认定,也算是大学的一个承诺或是协议。当然,前提是你必须完成某某课程并达到它所要求的分数。如果是一些特殊的专业,还会要求特殊的技能或特殊的分数,如果要入读更好的学校也会有一些特殊的条款。一旦你达到了以上要求,大学准备接受你入学时,会发给你一个正式的录取通知书。 曾有留学中介在广告和宣传中谈到他们所代理的学校具有澳大利亚某州政府的背景,实际上指的就是上面说的在政府教育部门的注册编号,这与我国体制下所讲的政府背景有很大的区别。难怪将此问题问及教育部涉外监管处和北京市教委外事处时,得到的回答竟是同一个词:胡扯。至于近来常有澳大利亚以某州政府教育部门出面组织若干所预科学校来中国联合招生,应该看作是一种集中地域优势的市场行为,与政府背景无关。 在德国,也有一些私立学校以预科的名义招收中国学生。在这样的学校或在德国高中学习的学生,毕业后可以申请入读大学,也有大学会接受这样的申请,本文开头提到的两个事例即是如此。 与英联邦国家不同的是,德国只对获得大学预科以上学习的学生签发留学生签证,而那些高中生获得的只是上预科、高中或补习学校包括职业学校的专项签证,签证时间则根据学习该项目的需要年限而定,一般一到两年。根据规定,这些学生毕业后就算获得了上大学的资格,大学也认可,仍然面临着一个要回国办理留学签证的问题。 正因为大学发给预科学生的录取通知书是有条件的,有为数不少的中国学生由于在预科结束时没能达到大学的录取条件,最终成了“海漂”。 更有一些利欲熏心者,看中了中国高中毕业生不能直接入读国外大学的“空档”,以预科为名境内境外勾结,把中国学生骗出国去,结果他们所学的课程不能被大学承认,使学生陷入了进退两难的境地,学业、时间、金钱均遭到不可逆转地损失。 预科和语言:一个都不能少 很多预科生最终没有进入国外大学的另一个重要原因是语言不过关。据德意志文化交流中心的倪本洪先生说:出国留学的条件有两大项,一个是学历,一个是语言,这两者不能互相替代。尽管很多人已然到了德国上了大学预科,但真正能够注册与否取决于你能否通过它的语言考试。 除学历以外,德国大学对外国学生语言的要求是,1000-1200课时的德语学习和通过大学入学语言考试。1000-1200课时的概念是什么?按一学期400课时计算,是三个学期的全脱产学习。学过外语的人都知道,即使是这样的学习,要直接去听外语授课和交流也是远远不够的,何况是被视为难度较大的德语。在德国,进入预科比直接进入大学的语言要求要低一些,一般是600-800课时之间,但预科也有一个语言的考试。对那些学历符合要求语言不足想从预科读起的人,预科不予接收,只有学历和语言都符合要求的人才能够在德国大学顺利地注册。 英语的语言考试早已被中国人所熟悉,对于准备到英语国家读书的高中生来说,雅思便成了他们需要迈过的第一道门槛。在澳大利亚,你只要读完预科,再有一定的雅思成绩就可以上大学,英国也是如此。 一般来说,中国学生在高中阶段所受到的英语学习是非常有限的,即使通过一定的语言学系,雅思考试达到了5.5分的要求,到国外听讲还是有一定的困难。于是很多学生选择了到国外读语言,为的是寻求一个语言环境,也是为读大学和在国外生活有一个前期适应的阶段。 和预科不同的是,语言学校的随意性更强,更多的是社会办的培训机构,它的课程和大学的联系并不紧密,培训目的以能通过语言考试为多。它的生存依赖于学生的数量,如果不能找到足够数量的学生就有可能倒闭,这样的事例让中国学生“碰”上的已不是少数。难怪有业内人士说:一个预科、一个语言学校,就是两个无底洞,一不留神就会“掉”进去。 还需要注意的是,国外有不少语言学校是专门为中国学生开设的,常常冠以某某项目的名称,把学生集中带出去,号称是集中管理,结果他们很少有机会接触外面的世界,只有少数的外教和全部是中国的学生,这样不过是把讲中文的环境挪到了国外而已。像这样在国外学了半年甚至几年的学生,回国参加语言考试仍然不能通过的例子比比皆是,哪个国家、那种语言都有。 国内预科,想说爱你不容易 中国高中学生出国的数量呈现出一年比一年增多的趋势,致使一些主要的留学国家预科学校的位置和准入境人数均趋于饱和。比如德国,预科本来就是大学的额外“付出”,基本上就不会有扩大的可能。澳大利亚每年对中国大陆的签证在6500人左右,也不可能有大幅度的提高。有信息说,英国在经历了2002年度接受28000名中国学生的高峰后,签证的步子开始放慢。而有过多次被美国、加拿大拒签经历的中国学生,干脆连托福考试都不愿“光顾”了。 如今教育已被看作是一种产业,它既可以输入也可以输出。不少国外学校产生了把预科办到中国境内来的想法。2003年夏天,牛津预科在北京正式成立中国分部,也有一些国内教育机构,开设了留英、留澳预科国际基础课程(International Foundation Course),本刊去年连续刊登的剑桥职业资格系列证书考试,从某种意义上说,也可以起到了预科的作用。对于中国学生来讲,在国内上国外学校的预科,虽然不具备国外的语言和生活环境,但由于在费用上可以大为节省,附庸者为数纷纷,以这样的方式走出国门的也不在少数。近来,有留学中介机构撮合或干脆是中介办的预科项目越来越多,目的都是为了适应和满足中国学生读国外大学不可逾越的这个阶段,体现了留学市场的需求。 国外学校在国内办预科的兴起,方便了许多想去就读国外大学的学生。然而,值得注意的是,境外学校在国内开办预科的课程,在教育主管部门那里是不被认可的。用北京市教委外事处丁红宇处长的说法是:从国家政策上没有禁止,但也不提倡国外预科办到国内来。目前北京市正式批准的中外合作办学项目没有一所是预科学校,也从不用预科这个说法,都是学历学位教育的合作。如果是中等学历,就明确为高中或职业高中课程,高等学历也会明确为学位课程的合作。 另外,在国内读预科与到国外读预科能否取得同样的效果,被国外大学所接受的概率等也都有待时间和实践的检验。 不全是预科的错 不管是国外预科还是国内预科,他们的目标人群是一致的:准备就读国外大学的中国高中或中专学生。 面对着这些年留学的“普及”和低龄化倾向,越来越多的教育界人士和专家发出这样的呼吁:留学一定要量力而行。他们所说的“量力”除去资金因素外,更主要的是指学生自身的素质,它们包括应具有较强的环境适应能力、较稳定的心理素质、良好的语言能力和明确的专业学习方向。而这些对于大多为独生子女的中国高中学生来讲是很难完全具备的。 据有关调查,中国高中学生出国留学有两大“动因”:一是成绩平平回避应对高考竞争,到国外“另辟蹊径”;一是寻求国外的语言环境去“强化”学习外语。专家说,这恰恰是出国留学的两个大忌。到国外读书要比在国内上学困难大得多,如果学生对读书缺乏兴趣,走到哪里结果都是一样。至于语言,几乎所有的业内人士都认为,语言如果不过关,从根本上讲就不适合出国留学,那种认为出国去学语言的说法根本就是无稽之谈,外语学习完全可以在国内完成。 其实,要不要留学,选择什么学习阶段留学,每个学生和每个家庭都有各自不同的情况和理由,都在根据自己的条件做出合适的选择,到国外读预科也是一样。一位从国外回国也在某机构做留学中介工作的博士对笔者说:“如果是你的孩子,我建议最好还是在国内大学毕业后再考虑留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