交流经验?汇报工作? 中外大学校长风格迥异 |
---|
http://www.sina.com.cn 2004/08/09 10:19 中国青年报 |
当今中国的大学校长尤其是那些重点大学的校长的形象与打开国门前的校长已经出现了根本的不同,他们大多都有海外留学的经历,西装革履,风度翩翩,讲着流利的外语,视野开阔,思想活跃,对世界一流大学管理运作的经验有一定了解。 但是,在“中外大学校长论坛”这样一个近距离与世界交流的平台上,当中外校长并排站在一起同台演讲的时候,我们还是能够清楚地看出,中国校长和世界顶级大学校长之间仍然存在着一定的差距,而这种差距显示的正是中国高校与世界一流大学所存在的差距。 两位演讲者展示在电脑大屏幕上的画面让人感到了极大的反差。 牛津大学第一副校长麦克米伦在演讲“21世纪大学的学术战略:牛津大学的案例研究”时,屏幕上排列最多的英文单词是When、How、What、Why、Forwhom等等。 而中国一位校长在演讲时,跳到屏幕上的是一棵硕果累累的大红苹果树:而每一个苹果都表示学校取得的一项新成果——新增加了多少院士、新组建了多少学科…… 也许,从演讲的选题,更能看出中外校长关注点的明显不同。 美国耶鲁大学校长莱温讲演题目是“大学校长应该具有怎样的领导力?”;英国剑桥大学校长理查德的题目是“著名大学是如何产生和可持续发展的?”日本早稻田大学校长白井克彦的是:“早稻田大学21世纪战略:共同开创亚太地区的学术卓越”;哥伦比亚大学校长伯林格所谈的问题是“全球化和现代大学”;等等。 而中国大学校长的演讲题目多集中在学校自身的工作。北京大学校长讲演的题目是“北京大学创建世界一流大学的发展战略与实践”,清华大学校长讲演的题目是“清华科技,服务社会”。 只有中国科技大学校长朱清时谈的是“我国建设一流大学的几个战略问题”。 “外国校长重在讨论问题,交流经验,而中国校长重在展示形象,汇报工作。”出席会议的一位教育界人士这样概括。 作为大学的一校之长,重要的是要有自己独特的办学理念。 创立于1895年的英国伦敦经济学院是一所以社会科学为主的世界顶尖学校,在经济学领域曾有5位诺贝尔奖获得者,产生过许多对全球政治、经济和社会发展有影响的思想。在介绍学校的办学理念和战略规划时,院长霍华德·戴维斯先生说:“我们的主要精力仍然集中在社会科学的发展上,在和世界其他大学建立合作伙伴关系的基础上,解决在全球化背景下遇到的新问题,这个战略发展很成功。” 走自己的路!耶鲁大学莱温校长介绍哈佛大学的历史时就说,他们既不用英国的模式,也没学德国的模式。这就好比有100个人,就有100个“哈姆雷特”一样,有100所学校,就有100种不同的模式,而个性化的模式是最好的。 大学的责任和使命,是这些外国著名大学校长不断思考的问题,而这些思考通常又是用非常优美的、富有哲理的语言表达出来的。同时,他们个性鲜明,具有强烈的独立意识,能够坦率并不断地提出问题,甚至敢于公开批评政府的政策。 记者发现,中外校长最大的差异体现在思想上的差异。 许多中国的大学校长也坦然承认确实存在这些差别。第一次参加论坛的武汉大学校长刘经南发表看法说,“外国校长大多站在一个比较高的角度上,来谈论大学与国家、大学与社会、大学与人的相互关系,具有某种教育哲学的意义”。 山东大学校长展涛认为,外国校长身上体现了一种高素质的文化,洋溢着一种激越的魅力,这一点,往往是中国的校长比较缺乏的。 文化背景的不同、体制环境的不同,中外校长表现出一定的差异其实是很正常的。建设世界一流大学是一个不断相互学习的过程,在台下,中国校长个个都非常活跃,他们认真听大会演讲,并准备了许多问题与外国大学的校长面对面地切磋、交流。 据悉,从8月15日到26日,包括北大、清华在内的9所大学校长将到美国耶鲁大学参加为期两周的高级研讨班。 教育部副部长吴启迪说,当今中国的校长眼界开阔,思路清晰,我相信,一流的世界大学校长正在中国酝酿诞生。(记者 谢湘 原春琳) ·专题报道:第二届中外大学校长论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