担心名誉受损饭碗不保 美国博导不敢开后门(图) |
---|
http://www.sina.com.cn 2004/10/06 20:40 环球时报 |
招生委员会委员轮番面试每位考生 近来,“甘德怀考博”事件在中国媒体上炒得沸沸扬扬,引起了社会对博士生招考制度的讨论。中国是通过笔试和面试选拔人才,那么,国外的博士招生谁说了算?博导的权力到底有多大?博士学位好不好拿?请看记者从美国和法国发回的报道。 一位教授能带多少博士生 在中国,多带博士生可以提高教授的声誉和收入,所以一些教授采取了多多益善的策略。有的教授甚至带几十名研究生,到学生毕业时连人都还没认清楚。相比之下,美国的教授似乎“清闲”了许多,他们带研究生的数量很少。 在约翰·霍普金斯大学医学院做助理教授的王天丽女士介绍,在她做博士生时,所在的实验室非常有名,报考的人总是络绎不绝。但是,3位教授总共只有6名博士生,其他的都是博士后访问学者。她的教授曾告诉她,自己也喜欢带博士生,但是,每位教授的经费固定,可以带的博士生数量有限。一位教授只能带两名博士生。 怎么选拔博士生 在美国,申请博士生需要有三大件:自述、推荐信和笔试成绩。笔试成绩,一般专业需要“研究生入学考试”(GRE)成绩,其他的包括“法学院入学考试”(LAST)、“商学院入学考试”(GMAT)或者“医学院入学考试”(MCAT)成绩;外国学生还要有托福(TOEFL)成绩。另外,绝大部分学校还要求有面试成绩。对于外国学生,考官们不惜花国际长途费进行见不着面的电话面试。 世界上有两种博士生选拔和培养制度,在美国,最流行的是“集体负责制”。招谁不招谁,由招生委员会按照事先定好的游戏规则,共同讨论,集体决定。约翰·霍普金斯大学医学院用的就是这种方式。王天丽女士介绍说,她所在的妇产科每年会组成一个20人左右的招生委员会,委员会的主席由教授们推举或由系主任委任。 各位考生要在1天内,接受5到7名招生委员会委员的轮番面试,然后每位教授会给学生打分。面试成绩占总成绩的40%,GRE考试成绩占40%,剩下的20%是招生委员会主席或者系里资深教授判断该考生是否具有研究潜力。 系里的普通教授也可以向委员会推荐某位学生,但必须要陈述理由。最后,根据这些结果,招生委员会进行集体投票。被录取的学生第一年先去3到4个实验室轮转,接触不同的研究项目。第一年结束后,依据双向选择的原则,系里为每个学生确定博士生导师。 另一种选拔方式是“单一负责制”。这种方式有点像师傅带徒弟。某位教授找到课题和经费后,就根据个人的判断,物色博士生人选。约翰·霍普金斯大学的机械系就采用这种做法。该系的中国学生周一致告诉记者,这种挑选的过程中“老板”(导师)的主观因素显得重一些。 从形式上看,“集体负责制”似乎比“单一负责制”更客观、更公正,但通过记者的调查发现,这两种方式在美国都运行良好。原来,制度才是保证招生公平的决定因素。 更多精彩内容请点击:新浪留学、出国 新浪多媒体同学录开张 欢迎网友投稿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