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中国缘:诺丁汉大学中国教师团负责人专访(2) | |
---|---|
http://www.sina.com.cn 2004/10/22 14:35 新浪教育 | |
Chris能说一口较流利的普通话,可为了帮助中国学员,他似乎很少与他们说汉语。他对中国的英语教学,尤其是中国的中学英语教学有着较深刻的了解。他曾应邀在2002年8月12日—15日吉林通化市召开的“首届中国英语外语教学国际学术年会”上作主题学术报告。 应我的请求,Chris简单介绍了中国教师团的课程安排: ①正式课程(分语言教学理论和语言教学实践两大块),每周四次课,共8小时。其中,语言教学理论课包括五个内容:1.The language we teach(关于所教语言);2.The people we teach(关于所教对象 Chris解读完课程教学计划后,认真地说:“我几十年来一直从事英语教学和教师培训及相关的研究工作。关于教师进修,我认为应强调三点:①进修的制度化;②进修目标的多元化和进修形式的多样化;③进修内容密切联系教育教学实际,针对性要强。”的确,在我看来,目前国内的教师进修,包括大学英语新教材的教师培训,往往只取得事倍功半的效果,应汲取教训。 中学教师进修项目在诺丁汉大学实施已有四个春秋。前两年每年一批,每批6个月,共计75名学员;从第三年开始改为一年两批,每批3个月,迄今共接待69人。这是一个规模较大的师资培训项目。我在国内时就听人们说起,这是包天仁教授所做的造福中国外语教育事业的重要工程之一,确实功德无量。 Chris除了是课程负责人和授课教师外,还负责安排学员的生活和旅游。他们每隔一周组织一次英格兰境内一日游。每批学员基本上都能有机会到以下著名学府和名胜古迹参观游览:牛津,剑桥,利物浦(甲克虫乐队故乡),沃里克郡斯特拉福镇(文艺复兴巨匠莎士比亚故乡),约克郡西部Harworth镇(英国文学史中Bronte三姐妹故乡),诺丁汉郡Sherwood森林(传说中的Robin Hood故乡),诺丁汉郡Newstead Abbey(诗圣拜伦曾在此居住多年),Derby郡Bolsover城堡和Devon郡Chatsworth(Devonshire公爵和公爵夫人宅邸)等。 几个月下来,学员们都注意到,在他们的学习生活中虽然不乏知名学者和资深教授,但似乎Chris 是离他们最近的,而他们也是离Chris最近的。这也许就是一种缘吧! 我不由地想起语言学院主楼B37室Chris办公室的门上挂着的一幅彩色字画。那耀眼的“友情可贵”四个大字赫然醒目,然后是几行令人动情的小字: 聚也匆匆,散也匆匆, 花开花落总无穷, 唯有友情藏心中。 Chris告诉我:“这是最近一批中国学员送的。他们5月16日就要回国了。我会想他们的。事实上,历届学员中都有一部分人与我保持经常联系。” 是啊,正如徐志摩在“康桥”“作别西天的云彩”一般,难免带着许多留恋和别情。 我向Chris提议在这幅字画前给他拍一张照片,他非常高兴地接受了。拍完照后,Chris边走边说:“师资力量是学校教育的根本。中国政府通过出国进修等形式来提升中学英语教师的水平是可行的,也是有效的。我为自己能为世界最大国家的外语教育作点贡献而感到非常地骄傲和自豪!” 听到Chris如此动情的表白,我深深感动了。 真是“友情可贵”啊!Chris的心与中国相联,与中国外语教育相联。这是情缘?友缘?心缘?我想,归根结底,这是Chris无限的中国缘吧! (本文作者系中国计量学院外国语学院副教授,英国诺丁汉大学语言学院访问学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