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庭学校飞跃重洋--美国兄妹的武汉另类求学(2) | |
---|---|
http://www.sina.com.cn 2004/11/24 10:33 武汉晚报 | |
在家学习并不孤独 没有同龄人的家庭课堂,生活是否单调?是否影响孩子的个性?面对这种疑问,麦家人的回答是:“NO!Never!我们会创造各种机会,让孩子们学会社会交往。” 每到周末,麦先生家里就会高朋满座,谈话声、歌声、笑声汇成一片,成为人气指数 很长一段时间里,每天傍晚的宝安花园,兄妹俩都成为了小区里孩子的娃娃头,一大帮年龄各异的孩子们,在他俩的带领下,踢球、骑车、溜冰、捉迷藏。 除了身边的朋友,性格活泼、擅长交际的麦罗兰还会通过网络,与远在美国、印度的朋友聊天;相比之下,麦忠祈性格要安静得多,最喜欢的是独自沉浸在自己的数学王国。 与美国同龄孩子相比,兄妹俩单纯得多。美国家庭担心的性、毒品的侵蚀,从来没让麦家人操过心。“但我并非不了解外面的世界,我们的家庭教育是开放式的,父母朋友们和我谈过很多事,对今后会面临的各种社会问题,我有充分的准备。”看来,麦罗兰并不喜欢单纯这个字眼。 麦忠祈进入美国大学后,很快与同学们打成一片,他认为大家的教育没有什么不同,只不过他们呆在学校,自己呆在家里。他每周会与家人通越洋电话:“妈妈,我想念康师傅方便面,请给我寄一大包来吧。” 不欣赏中国式培优 对于中国式的培优,兄妹俩总是不能理解,因为他们的业余时间都花在玩上面,母亲从来不逼他们课外补习。 “我的中国朋友,只要一上初中就忙起来,他们不是上学,就是培优,我几乎碰不到他们的人影。我觉得她们压力太大,过得很累。”麦罗兰评价说。 无论是做母亲,还是做老师,麦太太的角色风格是一致的,随和而善解人意。她说自己的教育目的,是让孩子们有教养,掌握应该学到的知识,长大后做他们喜欢做的事。 中国家长总喜欢拿别人孩子的长处与自己孩子相比,比如谁家孩子得了奖,当了官,或者发了财。对于这一点,麦太太始终不能理解:“有钱当官就一定快乐吗?不一定,只要孩子尽了力,过得快乐,就是成功。” 人物对话 记者:和美国在校中学生相比,你觉得自己有哪些优势? 麦罗兰:我的见识。我到过很多国家,还会说中文;还有我的自信,我的自律。美国女生很注重如何打扮,如何成为关注的焦点,我不在乎这些,因为我知道自己要做什么。 记者:你觉得母亲对你们的教育方针是什么? 麦罗兰:她希望我们快乐,长大后做自己喜欢做的事。 记者:如果有一次选择的机会,你愿意回到学校,还是留在家里? 麦罗兰:学校里有师生互动,会有趣一些;但家庭教育,能让我少分神,专心学习。目前我把教育放在首位,所以我还是会选择在家学习。不过,明年参加完高考,我会和哥哥一样,重返学校。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