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1集体赴美攻读教育硕士 ●现大都担任校长及教委领导
首批留美硕士校长比较中美教育
晨报讯 12月18日上午,北京市首批中小学校长及后备干部留美硕士班30余人,在北京教育学院举行了“中美基础教育比较与首都教育实践”专题研讨会。
据到会的市教委副主任李观政介绍,2001年,市教委根据21世纪基础教育发展需求,为培养具有国际视野的基础教育领导干部,启动了市中小学校级领导及后备干部赴美攻读教育硕士和非营利组织管理硕士培训项目。参加该培训项目的50名学员都是各区县重点培养的中青年骨干校长和校级后备干部。他们通过美国大学的入学考试后,在美国进行了为期一年半左右的学习,全部取得美国硕士学位,并于2002年末和2003年初分两批回国。
据悉,回国后,这些留美的洋硕士校长们大都工作在北京市各区县的基础教育领导岗位。有的担任区县教委的领导工作,有的担任基层学校的校长或副校长。美国的留学经历使他们对西方的基础教育有了更深的认识,结合对一线教育工作的体会,他们对首都教育实践有了很多独特的思考。
学校发展问题是研讨话题之一。教育学院副教授余新现任学院办公室负责人,他曾担任这个赴美学习班的团长。在这次研讨会上,他重点谈了关于学校发展的问题。他认为,校长应为教师成长搭建平台,培养教师的学习能力,自我反思能力,自我更新能力等。
关于教师专业发展问题,中关村一小刘畅校长对教师专业发展问题分别提出了自己的想法,她认为,重点是要建立符合中国国情和课程改革需要的教师专业培训课程体系和制度体系。
关于课程改革的问题,留美硕士们讨论最热烈。主要原因是,他们在美国学习时对美国的基础教育课程体系进行了很多研究,而我国这次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体系与美国等西方国家的课程体系很类似。现任丰台区教委副主任的张立新老师提出,课程改革中要关注教师教学方式的转变等。
崇文区教委副主任杨志成老师认为,在新课程背景下,对学校课程结构应该有新的认识。此外,他还提出学校要树立新的德育课程观,为此他提出了学校全员德育课程体系。
教育学院党委书记徐永利、李方院长和方中雄副院长全程参加研讨会。他们希望这种研讨会能够经常举行,大家的交流和中美教育的比较,会对首都教育实践提出很多有益的建议。 (之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