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天津12月23日电(记者李新玲) 57.5%的海外留学归国人员在6个月左右能找到专业及薪酬适合、个人满意的工作。而其余的之所以成为“海待”,其原因主要集中在薪酬和个人能力方面。这是中华英才网总裁张建国在今天“天津海外学人回国创业周”活动论坛上,公布的一项调查结果。
将近200名来自世界各地的海外学人参加了今天的活动。在企业论坛上,张建国的主
题演讲题目为“海归在中国本土生存与发展”。他说,顺利在国内找到工作的留学回国人员中,37.6%从事所在单位的中层管理工作,41%的人从事专业技术工作。还有一些人之所以成为“海待”普遍是因为薪酬达不到个人期望值,许多人总以某个岗位国际市场报酬作为参照,要求在国内也拿到相同的报酬,这是不现实的。他举例说,前些天英才网招聘一位产品设计总监,一位优秀的留学回国人员,各方面条件符合,但就是不认可30万元的年薪,他希望超过40万元,结果双方达不成共识。
此外,随着留学回国人员的层次多样化,海归中的个人能力结构差异也越来越大。有一批学有所成的高学历高水平人才,也有只读了语言学校或是只在国外待了一段时间的回国人员。因此企业在招聘的时候,绝不能只以“海归”作为价值判断,要以个人能力为基准。
在天津的活动中,海外学人不仅关注创业政策、就业机遇,还就一个中西方文化差异的适应问题、在一个群体中如何解决海归与本土团队关系问题、管理与技术人才倒挂等问题进行了热烈讨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