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1年Stanley大学本科毕业,他在上海找了一份工作,工资不高,职位也普通。那个时候的Stanley多少还有些学生气和迷茫,也没有想过要出国读书。有一天晚上Stanley接到了朋友的电话。朋友在电话那头鼓动他赶上那年的出国热潮,据说,只要在那个星期提出申请,还可以免考语言IELTS的优惠政策,电话这头的Stanley突然变得很有想法:我还年轻,为什么不出去闯闯?第二天,Stanley开始动手准备出国的手续。变化,来得还真快。
赴澳容易入学“难”
Stanley没有想到,要去澳大利亚一点不难,但是要进澳大利亚的大学却比料想中的难上许多。2001年底,中介公司帮Stanley办妥了一切手续,Stanley出发了。但是,Stanley到了澳大利亚后才发现,原来无需语言成绩就可以申请留学只是换了个说法而已,要想进澳大利亚的大学,还是一样要在澳大利亚考IELTS的。学习语言的环境不一样,当然学费也贵了许多。由于出国前并不熟悉这方面的信息,Stanley只好乖乖就范。
学习语言的压力不大,但是时间安排却很紧凑,每天朝九晚五的就像是上班族,自己可以安排的时间也不多。终于在半年后,Stanley通过了IELTS考试。正当他充满希望地向大学提出申请时,得到的回复却让Stanley很是意外:今年的招生名额已满,报名要等到下一个学期!
接下来的半年真是难熬,Stanley只好参加新南威尔士大学附属的语言学校,开始了又一个半年的语言培训课程……
毕竟对于任何人来说,留学的费用和花样年华的时间是浪费不起的。
大学生活出奇顺利
幸好,Stanley觉得在新南威尔士大学附属语言学校的学习还是很值得的。那里的课程主要针对非英语国家学生的学前培训,内容包括:如何写论文,如何制作POWERPOINT,如何准备自己的演讲材料等等。这一系列有针对性的培训对于Stanley来说十分受用,这多出来的半年学习时间,也给Stanley后来的求学带来了不少优势。
计算机硕士学位对于中国学生来说有一定难度,Fail率也很高,Stanley在国内已经有了4年的专业基础,仍旧能感觉到学习的压力。充满挑战的是,这里实际操作的部分也很多。很多知识点和理论都是通过一些公司的realcase来摸索的。所以课堂上的知识和公司的需要很接近,这样将来毕业后找工作也更容易适应。两年的硕士课程,相对Stanley语言学习的坎坷,可以说是出奇的顺利,2004年的时候,Stanley放弃了申请移民的机会,决定趁早回上海工作。
两年半里总在打工
Stanley还在读语言的时候,就已经开始打工赚钱了。一次外出聚餐BBQ的机会,朋友问Stanley要不要找份工作,因为刚好朋友所在的俱乐部餐厅部缺少人手,这么好的机会,Stanley自然不会错过。在国外的第一份工作,似乎没有什么可选择的,都是从最简单的体力劳动做起。由于硕士课程的时间大多数都被安排在晚上,白天除了参加各个小组的讨论活动和完成作业之外,Stanley每周还要花2、3天的时间去打工。通常周一到周五,每小时的工资是15.57澳元;周六是18.67澳元,星期天的是21.70澳元。扣除税收,Stanley每周有200澳元左右的收入。后来,Stanley还在当地华人开办的一家计算机公司工作,虽然收入不多,但是学到了很多实际的工作经验,也给
Stanley的学习带来了很多的帮助,Stanley还帮那家公司完成了一个项目。
不担心自己成“海带”
终于,3年后,Stanley毕业回了上海。他给各大外企投简历,其中,一家著名外企总公司的HR主动和Stanley联系,几次面试后还打电话来询问Stanley最后面试的情形。Stanley觉得,自己的语言优势在面试过程中得到了体现,专业硕士学位的背景也确实是很多公司的需求。Stanley说无论如何,这几年的经历是值得骄傲的。Stanley总觉得自己是与众不同的,这份“神气”也许在很多人看来是有些狂妄,但是Stanley却觉得“狂”得正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