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远
我在吉林农村长大,父母都是小学老师,是从贫困年代走过来的,他们很珍惜今天的幸福生活,吃、穿、住从不讲究。自我懂事起,在花钱方面,他们灌输的思想就是勤劳、俭朴。受他们的影响,我从小学到大学都从不乱花钱。
2002年我大学毕业后自费赴美留学。在这个陌生的国度,我的花钱观念发生过全新的变化,在经历了“阔绰、窘迫、踏实”几个阶段后,深感做为一名中国留学生,在花钱方面绝不能随波逐流。
初到美国,自己在花钱方面还是原来那种习惯,觉得家里的经济状况不是太景气,为自己出国准备的积蓄是我们一家人艰苦奋斗几十年积累下来的,积攒这些东西不容易,要珍惜。可一段时间以后,我的花钱观念就发生了很大的改变。
融入美国社会后,我的感受是:美国人和中国人在花钱方面是两种截然不同的观念。美国人认为:挣钱的动力就是要争取更多的生活品质,自己挣来的钱自己奢侈没有什么不好。我的一个美国朋友,她自己很能赚钱,赚到钱后,她就给自己添置衣服和化妆品,用了近半个月的工资从高级超市买来咖啡粉,那袋咖啡粉价格不菲,壶中飘出的幽香弥漫了整个房间;她还专门买一些高档的日用品,有时没到开工资时就跟我借着买……她经常对我说:“这是在美国,不是你们中国,要学会美国的花钱方式。我们如果能挣一万,就可以完全花掉它,钱是挣来的,花光了能使自己更有紧迫感,去挣更多的钱,钱挣多了才能积攒下。”
开始并不习惯这种花钱方式,可同美国朋友出去集会或访友的时候,我的花钱方式总让他们看不起。在美国学生眼中,中国学子是什么模样?面色蜡黄,首如飞蓬,穿20年前的衬衫,遇到聚会一律说No,业余时间不是紧张地翻书,就是在唐人街上忙碌地洗盘子。在这种特殊的环境熏陶下,自己的潜意识中产生了一种不可名状的自卑感。后来自己一和美国人相处时,甚至有了一种瘪三式的感觉,我永远也忘不了他们那种鄙夷不屑的目光,我决定在花钱方式上更新自己的观念。
我利用业余时间努力打工赚钱,在一家知识产权单位找到了一份理想的工作,那时我挣了一些钱,这些钱对于一个中国留学生来说也是相当可观的。我花钱的态度比以前大方多了,消费水平也在提高,和许多美国学生一样,我不愿意等公共汽车更愿意打车,因为觉得这样可以利用省出来的时间去挣更多的钱,慢慢的,觉得自己挣来的钱自己奢侈没什么不好。朋友的话时常在耳边萦回:钱不是省出来的,是挣的。于是,我有了更高的物质欲望,我买东西就买好的,把以前那些低价东西该扔的扔掉了,只要手中有钱,就去买自己喜欢的。一次,我参加系里的Party,我穿着高档的黑裤子,高档的无袖高领上衣,虎皮纹的黑披肩,把他们惊讶坏了,绝对上流打扮!美国同学说:li,你不像中国学生。那时,我的心里掠过一丝自己从没有过的惬意。
正当我融入美国社会,逐步适应他们的花钱方式时,意想不到的事情发生了。我租住的房间被盗,手机、电脑、现金和银行卡都丢了,更可气的是我的房屋租赁合同也被盗走了。房东偷改了合同,逼着我另找住处。我当时的钱都花光了,家里带的钱都让我奢侈了,去向美国朋友借钱,他们一脸的不信任,在美国学生之间是不借钱的,何况我是个外国留学生。
更让人烦心的是,因为我从未经过这样突然发生的事,一急之下感冒卧床。我只得打电话找了很多同去的中国学生求救,他们看我的处境实在窘迫,伸出了缓助之手,轮流着叫我到他们那去住。就这样,我过起了寄人篱下的生活。那时,我真的很羡慕这些同来的留学生,从不敢和他们谈起自己在美国的所谓“辉煌”。我很后悔,为什么不象自己刚来美国时那样花钱?为什么不像他们这样保持着中国那种谨小慎微的花钱方式?知耻近乎勇,好在我没有完全沉沦下去,经过近半年的努力,我暂时度过了难关,维持下来。
中国和美国是截然不同的国度,中国留学生从小在父母身边长大,依附性比较强,可以说从小学到大学都是按着父母设计的去走,没有什么大的闪失,即便是有,父母也会想尽各种办法,托各种关系摆平。因此中国留学生经受挫折和风险的意识还很差,市场经济还让人们始料不及,一旦出事,首先自己的心理就难以承受,有一些留学生因为接受不了这种挑战,最后落得失学或走上犯罪的道路;美国人处在市场经济社会,懂事起就面临着残酷的竞争,他们从小到老都有威胁,总是面临这样那样的挑战,已经习惯了,一旦出了问题他们的心理承受能力也非常强。
经过这件事,我认识到,在美国这个市场经济社会,留学生象我那阵去花钱,第一风险大,第二自己钱款数目不够,一旦出现意外会措手不及。
有了这一次经验,我在花钱方面也开始谨小慎微了,遗憾的是,这种谨小慎微又导致了我在事业上的一次失败。我在这家知识产权从事工作,工资不是很可观,但也说得过去了。我把挣来的钱如数存起来,不再乱花了,再也没有买电脑,没事的时候就守在单位,从不出门,偶尔出去也坐公交车,我觉得这样下去至少很稳定,不会像以前一样出现措手不及。当时我所在的公司有很多优秀学子,他们有着新鲜的生活观念:深入社会,广交朋友,扩大交际面,他们从不吝惜金钱,他们获得了碰撞机会,和我一起工作的七个留学生都到了新的地方,他们的工资都比我高出许多,有的比我高两三倍。这让我羡慕、让我惭愧,这让我又不得不重新审视自己的花钱观念。后来我终于悟出:总一味地省钱也未必是好事,如果一辈子都被这种小心翼翼局限,人很难做成事情!从那些我身边飞走的精英学子身上,我似乎明白了一个道理:该花的钱是一定要花的。决不能一味地珍惜付出,如果把留学仅仅视作学习一门专业,一种技能,然后再去按部就班地攒点美元,那种观念过于狭隘,要善于透过这条狭窄的缝隙看到一个明朗的天地。
我又一次对自己的花钱观提出挑战,但这一次我是做了详细的计划,收入和支出都记了本明细帐。我暗下决心,花钱要花在刀刃上,不该花的钱绝不浪费,有利于自己事业发展的绝不吝惜。
2003年春节,当许多留学生都纷纷踏上归国探亲的旅途时,我一算回去一趟至少得1000多美元,我决定省下这笔钱,去做一些有利于发展的事情,当我呆在宿舍里度过中国人的春节时,那种凄凉和孤独不是语言可以描述的。现在想来,虽然我失去了一个合家团聚的机会,但我毕竟省下了1000多美元,我用积攒下来的钱买了一台二手车。如今我的社交面广了,有了车工作效率提高了,我做了三份兼职,我的收入是原来的几倍,经过这几年的挫折和成功,我想:做为一名中国留学生除了学好专业课,掌握好基本技能外,一个重要方面就是要学会花钱,学会从长计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