留学故事:教堂让我更好地融入当地社会

http://www.sina.com.cn 2007年10月22日 10:24   《新快报》

留学故事:教堂让我更好地融入当地社会
留学生Rachel

  新快报记者 段明

  人物简介:Rachel,2005年毕业于广东外语外贸大学法学院外交专业,之后赴澳洲麦考瑞大学留学,一年半的时间获得该校国际关系和国际传播两个专业的硕士学位。据悉,在这两个专业的300名毕业生中只有五六人通过双学位课程。

  

留学趣事

  “我是猴妈妈的孩子”

  一日上课时,坐在Rachel 旁边的墨西哥同学突然对她的中文笔记产生了兴趣,狂问这是什么意思,那是什么意思。“拜托!上课的笔记还能有什么意思啊,不都是课堂上讲的知识点嘛,我实在没有办法把‘实用语言学’或者‘语义学’这样的字眼用有意思的方式解释给他听。”

  Rachel试图转移话题,向他提议学一些实用一点的,比如打招呼的中文说法。他立刻就问“hello和beauty”用中文怎么说,还要求用中文写下来。Rachel 还打趣他:“敢情是想跟中国妹妹搭讪时套近乎”。接下来他的问题让Rachel 大吃一惊,“如果我到了中国,跟中国人说,我是‘猴妈妈的孩子’,中国人会有什么反应?”Rachel 很直接地回答,中国人“must think you are crazy”。他不死心,说可是猴子的法术那么强,多棒啊。Rachel 这才弄明白,原来这“猴妈妈的孩子”是特指孙悟空的。“孙悟空就孙悟空吧,你为什么要先说猴妈妈?怪误导的。再说了,人家孙悟空是从石头里蹦出来的,哪来的猴妈妈啊?”不管怎样,这位墨西哥同学算是和孙悟空飚上了,后来还好几次听到他在上课讨论时称自己是“猴妈妈的孩子”。

  教堂里演奏的是流行音乐

  由于中国人从小受的是唯物主义的无神论教育,所以对信教的人是比较排斥的,Rachel 也是这样。但由于她有一个好朋友是信基督教的,在他几次三番的劝说下,她答应去教会看看。

  提到教会和教堂,很多人不禁会想起庄严的宗教音乐和古老的钟声,但是,Rachel 踏进教堂才发现,全然不是她想象的那样,教堂里演奏的是流行音乐,而且还是“现场版”,特别有趣,不过就是

歌词是一些赞美上帝的词而已,“但是,在这里练练听力和口语是很好的”。教堂的活动形式多样,各个节日都会有聚会,过节时,一个会讲中文的澳洲人还时常开一些中澳关系讲座。教友的互动也很多,Rachel 积极参加,这样很快就和澳洲本地人打得火热。

  Rachel 告诉记者说:“去教堂能遇到很多乐于行善的人,无论是物质上的支持、语言上的帮助、还是精神上的鼓舞,对于在异乡求学的我们无疑都是雪中送炭。”

  经验分享

  不要因为不好意思而不懂装懂

  平时要积极和周围的人用英语交谈。不要害怕自己的英语不够好,英语只是一种交流的工具,即使用词不够地道也没关系,只要对方可以理解你在说什么就够了,否则你会错失许多增进交流、拓宽视野的机会,让你的异国经历大打折扣。当听不懂对方的句子时,请对方说慢一点或者重复一遍,不要因为不好意思而不懂装懂,对方往往会很乐意地再重复一遍,或者换一种简单一些的词汇表述。

  用中文聊天请控制好音量

  在有多国人在场的情况下,不要总是待在本国人组成的小圈子里,用母语交流。要学会充分利用在国外学习的难得机会,给自己和其他国籍的人一个展开对话的机会,这是你留学的任务之一。在公共场合,如果一定要用中文与朋友聊天,就请控制好音量。中文的抑扬顿挫很容易让外国人误以为我们不是在聊天,而是在吵架,特别是在说话音量过大的情况下。

  要乐于“破坏”课堂气氛

  在课堂上要积极参加讨论,尽最大能力说服其他同学接受你的观点。必要时甚至可以直接打断其他人的发言,或者反驳老师的观点,只要你言之有理。老师喜欢敢于提出自己见解的同学,这也关系到你课堂表现分数的高低。当别人在积极发言时,也不要认为对方是在过分炫耀,不够低调,要认真对待别人的看法,想想这些别样见地可以给你带来怎样的启发,这也是思辨的一种体现。

  尊重文化的多样性和差异性

  不要因为对方某种行为方式和中国人的做法不一样而匆匆得出负面的结论。许多表面现象其实都有其深层的文化原因。更不要强迫别人改变他们的价值观或者是文化习惯。同时还可以学习一点澳洲的俚语,和当地人拉近距离。

发表评论 _COUNT_条
爱问(iAsk.com)
不支持Flash
·城市营销百家谈>> ·城市发现之旅有奖活动 ·企业管理利器 ·新浪邮箱畅通无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