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支持Flash
|
一、留学生回国参加新中国建设
新中国成立后,百废待兴,党中央召唤全世界年轻中国学子及科学家回国工作。1949—1954年有1424人回到祖国,到50年代末回国人数增至2500名。
二、公派留学生全部回国报效祖国
新中国成立后,中央即决定大规模向苏联和东欧社会主义国家派遣留学生,从1950年到1952年,中国先后与苏联和东欧各国达成交换留学生协议并陆续开始执行。五六十年代派出的1.8万多名留学人员全部回国,无条件地服从分配,奔赴祖国最需要的地方,成为后来发展工业和全面建立科研体系的骨干力量。
三、新世纪交替迎来“海归”潮
海归一词真正出现于上世纪90年代末香港回归时。1997年后的两、三年间,大概有几千名大陆留学生从欧美到香港就业,补上了97年前许多香港专业人士移民国外留下的职位空缺。2002年是海归潮的高峰年。这批“海归”不仅带来了先进的管理和技术,也带来了市场和观念。王志东、李彦宏、邓中翰、周云帆、张朝阳、丁磊等这一时期的代表书写了数字化时代的财富神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