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路径导航栏
不支持Flash
跳转到正文内容

亲身感受:中国学生留美十年间变化

http://www.sina.com.cn   2009年10月30日 11:58   新浪教育

本文选自《陈华》的博客,点击查看博客原文

  刚刚过去的国庆60周年庆典,带给13亿中国人太多的欢欣、鼓舞、震撼、自豪、感叹、怀旧…站在家里的阳台上,抬头看见的是天际一排排正在驶向天安门广场的阅兵机队,这样的场景,人生能得几回遇?不禁心生了诸多感慨,别的不说,从我2001年第一次去美国,到今年6月份最近一次访问美国,期间就历经了多么大的变化啊。

  2001年,在我本科毕业后第四年时,获得了我人生中第一次去美国的机会——纽约大学的访问学者,研究方向为文化与传媒。在使馆等待面签的过程中,很多申请学生签证的申请人纷纷遭遇拒签,排在我前面的一个男生,是当年北大物理系的应届高材生,获得了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的硕士学位的半奖,依然没有获得签证。看着这些莘莘学子失望的神态和黯然的表情,心中除了感到惋惜,也为自己的签证捏了一把汗。由于签证准备充分,对交流期间的课程设置和安排做了详细的规划,同时自己的英语优势也在面签时发挥了作用,结果签证一次就通过了。走出使馆的那个夏日,阳光刺眼,我被守候在外面的等待人群围了个水泄不通,纷纷打探着遇到了什么签证官,问了什么问题,一次签过有多么幸运之类的话。

  还记得飞机从芝加哥转机时,我需要从国际航班的航站楼转到国内航班的另一个航站楼,所以第一次坐了芝加哥机场的机场的航站楼之间的轻轨,如此方便、快捷的连接了这个美国最大的航空中转枢纽之一,这真是让我感到新奇。然而现在的我,每每在首都机场3号航站楼登机时,看到的拿着相机拍照的,很多都是外国乘客。

  刚到纽约两周后就遇到了“911”,我还没来的急体会美国人的乐观,就切身感受到了这个民族的大悲痛以及因此带来的大团结。美国人民的爱国热情在911后空前高涨,同时民众也更加珍惜“美国”这个名字对于大众的意义。然而,那个时候,虽然美国经历着百余年来的一次巨大创伤,她仍然是傲视全球的,对中国的了解更可以说是非常少或者出现在公众面前的信息,往往带有某些偏见或政治因素,很难实事求是的反映关于中国的客观的发展。我在纽约大学的交流课上,竟然还有学生问我中国人真的不留辫子和裹小脚了吗?虽然我很客气的解释了那些事实早已成为历史,心里还是受到了很大的冲击。然而,我一个人的声音可以改变一个美国人对中国的看法,却无法影响更多的人。美国大众从骨子里还没有关注中国的习惯和必要性,而且那时的美国经济正一片繁荣,双塔倒塌给她带来的冲击微乎其微,加之那时的中国,经济开始加速,但还没有上高速,不引人关注也是必然的。

  命运何其有意思,归国后的我,基于自己的英语优势和美国留学的经验,我得以进入当时国内刚刚兴起的一个全新的行业——留学行业。于是,更频繁的访问美国,更多的接触美国大学,更大量的帮助中国学生申请到美国的院校、签证,这些工作都给了我切身体验10年来中国留学生待遇改变的机会及趋势。

网友评论

登录名: 密码: 快速注册新用户
Powered By Google

相关链接

新浪简介About Sina广告服务联系我们招聘信息网站律师SINA English会员注册产品答疑┊Copyright © 1996-2009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