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路径导航栏
跳转到正文内容

孩子留海外 “中年空巢”家庭生活失重

http://www.sina.com.cn   2010年10月18日 17:08   申江服务导报

  国庆长假的第一天,上午九点,46岁的赵希虹伸了个懒腰正式起床,丈夫朱震川已经在厨房准备好了早饭。这又是一个只有两人的长假。这套四室两厅大约有两百平方米的复式公寓,自从儿子3年前去了国外念书,就只有这对中年夫妇两人居住了。

  在刚过去不久的中秋、国庆长假中,“中年空巢”家庭里总是弥漫着一股淡淡的离愁。

  伴随着中国第一代独生子女走出家庭,以往出现在老年人群的“空巢现象”正呈现“中年化”趋势,被称之为“中年空巢”现象。有专家指出,随着现代社会城市化的不断推进,家庭结构不断向“三口之家”的模式发展,“中年空巢”家庭将成为社会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而上海将是最先的见证者。

  上海政法学院女性研究中心主任陈晓敏曾撰文指出,传统意义上的“空巢家庭”多指“老年空巢”,进入“空巢”阶段的父母大多接近或进入老年阶段,“空巢期”相对较短。然而,随着独生子女求学和谋职,相当一部分中年夫妇提前进入“空巢期”,这一阶段相应延长。陈晓敏认为,以城镇平均初婚年龄女性为25岁、男性为 27岁为参照,假设初婚与初育平均间隔为2年,且这些夫妻的独生子女若18岁离家。那么,他们进入“中年空巢”期的平均年龄通常为45岁至47岁。如此一来,这类夫妻将提前近15年进入“空巢期”,在“空巢”中生活15年后才会进入老年阶段。如果按照预期寿命为80岁计算,他们将在“中年空巢”阶段生活 35年左右。

  这些“中年空巢”家庭是不是充斥着孤独失落感,抑或也别有情趣?远隔重洋的两代人,在沟通交流中遇到了哪些新矛盾?“中年空巢”是暂时性的社会现象,还是新一代青年独立的标志?

  “中年空巢”家庭的种种不适令人担忧,也引起了许多中年网友的共鸣。那么面对既定的事实,他们将如何度过,尤其是一个又一个的节日?《申》报记者为此展开了调查。

  家长篇

  李进:时钟倒拨16小时

  早晨8点,李进打扮梳理好,走进儿子Herny的房间,她抬起手腕看表:下午4点——指针倒拨16小时,是李进的习惯,因为美国时间是儿子的习惯。儿子正忙论文吧?别又耽误吃饭……

  今年中秋前一晚,李进给远在美国密歇根州立大学的儿子打了个电话:“我们马上要过中秋了,外公、奶奶都来了。你要好好照顾自己啊!生活上要帮助别闷着啊,费用别担心,爸爸在美国的朋友都会帮你的。要好好读研啊!要……”

  Herny不在身边,李进总觉得心里空荡荡的,她每天要走进儿子的房间亲自打扫一下,她总是穿着十分正规,“帮儿子整理房间是很严肃的事情。”尽管儿子已经近两个月没睡过这张床,但李进还是要重新铺上。“床上放着两只玩具狗,这是儿子从小就抱着睡的。”

  走到楼下客厅里,李进用起了早餐,儿子的一副奖状挂在墙上,她抬头就能看见。“儿子是2004年8月到美国读高中的,才一年就拿到了总统奖学金,是总统夫人颁发的呢!”

  要说“空巢”,李进的感受已经有6年了。“其实最不能忍受的是第一年。”原来,Herny第一年过去就遇到了诸多麻烦事儿,信用卡密码被盗、开私家车违规被警察跟踪……每天和儿子电话中听到这些“事故”,李进焦急万分,有时甚至责怪自己以前怎么没和儿子交待这种事情如何处理……

  1年,2年,3年……儿子错过了6个国庆、5个母亲节、4个春节、2个父亲节……Herny一走,李进就把时钟倒拨16小时,进入儿子的状态。“妈,放心,我圣诞节会回来的,把女朋友一起带来!”挂了电话,李进和丈夫又拿出了日历:1天, 2天, 3天……

  蒋海:时刻盯着MSN

  蒋海反复刷新页面,看到的只是女儿开心网上昨天的帖子。他略感焦躁,不停地瞟MSN。MSN是女儿出国前交会她的。为了及时和女儿交流,蒋海开始“触电”。

  此时正是加拿大的凌晨,女儿依然挂在MSN上,在抓紧备考。蒋海原本想告诉女儿,在异国他乡生活要加倍注意身体,可终究,蒋海没有输入这些唠叨话,因为国庆长假里,他几乎每天都会唠叨一次。46岁的他怕女儿觉得他像个老太婆喋喋不休,于是保持沉默,怕打搅女儿,更怕女儿没空回应。作为离异家庭,蒋海一直兼着母亲的角色,平时生活起居都由他来打理。去年将女儿送到加拿大去留学,可这一年里他过得并不好。他总担心女儿的生活会有问题:“女儿第一次来例假的时候很害怕,这些年,我都知道她的生活习惯。暑假里我陪她去超市,叮嘱她买××牌的卫生棉,她竟然开始嫌我烦。估计是女儿怕旁人看笑话吧。”

  女儿走后,蒋海就每天趴在电脑桌前,即便在单位上班时,他的MSN也是一直开着。为了能和女儿多聊几句,他练起了打字,还时常光顾各种论坛看别的留守父母如何度过长假。

  蒋海又觉得空落落的。他克制着不去看MSN,却希望对话框主动弹出。可弹出来的未必是好消息,有一次女儿曾说喝了变质牛奶拉肚子,蒋海非常心疼。不过至少,这代表女儿大体安康。“爸,我睡了,晚安。”MSN终于跳出。蒋海兴奋极了,他刚要回复,却见女儿已经下线……“女儿成绩还行,她一直想出国移民,那样以后更不太可能见面了。”蒋海摇了摇头。

  子女篇

  家长“骚扰”过多  外国同学嘲笑

  今年长假七天,远在法国留学的EMMA没能回家过节,为此她和母亲争执了很长时间。“我老妈一个越洋电话让我回家过节,还牛气得不得了,说来回飞机票她全包。但是拜托她想想,法国人又不过国庆长假,我拿什么假回家?我还要考试呢!”起初父母并不相信她的话,后来她将自己在哈佛大学同学的晚自习照片挂到了开心网上:“看看,哈佛大学凌晨四点,图书馆里都是在上自习的。”父母才将信将疑。

  本科毕业后,EMMA远赴法国读奢侈品管理学的研究生,在离家的一年间,EMMA坦言最怕就是跟家里打电话。“每次一打电话就怎么也挂不掉了,老爸老妈抢着说,都是一样的话,烦死了。”

  其实,EMMA并非不想和父母多交流,只是怕周围朋友笑话。“我妈给我打电话,第一句话肯定是‘你怎么这么长时间不给我打电话啊?’其实,距离上次电话不过一天半而已。”EMMA说完笑了,“一个电话起码半个多钟头,这些话费且不去计算,关键是寝室里的同学都笑了,尤其考试期间,别人都很厌恶地看着我。”

  EMMA 告诉《申》记者:“我与两个新加坡、印度的留学生同住一个寝室,每次她们看到我没完没了地跟爸妈通电话,就笑我是个长不大的中国孩子。但实际上,我觉得爸妈更像长不大的孩子,成天软磨硬泡地问我什么时候回家,还经常威胁说我不回去他们就过来,而事实上,一年里他们已经来法国旅游了三次了。和我拍的照片和视频我已经存了一个移动硬盘了。”

  前不久,有媒体做了一份《“中年空巢”调查问卷》在几所高校进行随机调查。

  “父母篇”答卷中,10名大一新生家长里有9名选择了“自己即将步入空巢”期,其中8名的年龄在“40岁至55岁”之间。这8名中年家长,又有6名对“孩子离家后,你觉得自己心理状况是什么”一项的回答是“变化大,被负面情绪影响。”这9名家长处理“度过中年空巢期”的方式,多为“顺其自然,会慢慢缓解”;10名家长,都表示“中年空巢”是“社会发展的结果,但可能会带来一些新的社会问题。”

  在“子女篇”答卷中,10名大二大三学生里有5名第一次听说“中年空巢”,有5名表示“一直在关注这个问题”。关于解决父母“中年空巢”问题的办法,有4位同学选择“是客观现实,不知道怎么办”,6名同学表示会“尽量打电话、写信、视频”,但在“你多久打一次电话(或其他沟通方式)回家”中,只有3名同学选择了“定期,一周一次”,其余的为“不定期”。

  上午九点,赵希虹伸了个懒腰正式起床,丈夫朱震川已经在厨房准备好了早饭,长假的第一天,他们俩一起在家里度过。这套四室两厅外加一整个阁楼的三层复式房大约有两百平方米,自从儿子去了新加坡后,就只有这对中年夫妇两人居住了。日前,《申》报记者在这户典型的“空巢人家”家里,体验了中年夫妇平淡略带哀愁、寂寞倒也自由的生活。

  早饭:“70%的大学生不吃早饭!”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留言板电话:010-62675178

相关链接

新浪简介About Sina广告服务联系我们招聘信息网站律师SINA English会员注册产品答疑┊Copyright © 1996-2010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