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者语:哈佛大学的一位官员谈到,学习成绩为A+的学生今后在学术研究中成为杰出人才的概率更大,领袖型人才和商界人才则一般出自于学习成绩为B-或C+的学生。所以,学校应该容忍不同成绩档次的学生。
主持人:本报记者 柳森
嘉宾:叶德磊 (华东师范大学商学院副院长、教授、博导)
柳森:伴随着经济全球化的潮流,一场教育全球化的浪潮正为越来越多的国人感同身受。尤其,到了每年金秋,越来越多的世界知名高校来到中国展开招生巡演,吸引了众多学子和家长的目光。但是,究竟用怎样一把尺子去衡量这些高等教育的提供者们?选择他们,是否就意味着能获得当前最优秀的高等教育?前不久,您随华东师范大学本科教育考察团访问考察了哈佛大学、耶鲁大学、斯坦福大学、哥伦比亚大学、加州大学洛杉矶分校、纽约大学等多所美国名校。这次为时不短的考察活动带给您什么新的感悟?
叶德磊:高等教育在美国,应该说已经很普及了。所以,他们的大学本科教育早已不是定位于精英教育,而是定位于面向现代人的基本知识与素养的培育。可能正是在这种理念的主导下,美国高校普遍非常重视本科生通识课的开发、设计和教育实践。不管什么专业,在具体的培养方案或教学计划中,几乎都有通识课这个必不可少的环节。
通识课的覆盖面很广,涉及到哲学、逻辑、历史、语言(包括英语和外语)、艺术、数学等。不同学院的学生可以相互选课。因为,在美国的大学看来,培养专门的学术研究人才是研究生教育而非本科生教育的任务。而对于本科教育而言,更应使学生具备现代的思考方式和基本竞争技能,使学生拥有独立的思考能力以及获取、处理多方面知识和信息的能力。即使,这些知识从表面上看来可能与学生的专业并不直接“相关”。
其实,这背后的理念并不复杂。首先,在一些包括美国在内的成熟的知识型社会,很多学生在本科毕业后从事的工作未必与自己的本科专业直接 “对口”。这就决定了,本科教育必须重视通识教育框架的搭建以及对学生知识面的拓展。即使学生今后选择继续从事纯粹的学术研究,知识面的拓展也是有益无害的。其次,对于一个现代人而言,要在今后的社会生活和竞争中独当一面,需要有多方面的知识和素养。而在其人生打基础的阶段,也只有当他对众多知识领域的内容和特点有了大致的了解与体悟以后,才能确立自己的真正兴趣所在。
柳森:那么,这样的教育理念和定位,如何体现在具体的课堂教学组织中呢?
叶德磊:据我观察,在美国大学的本科教学中,老师们好像不太注意课程内容的完整性和体系化,而是更注重对学生思考能力的培养,以及对他们的学习兴趣的激发。
以哥伦比亚大学的 “重演历史”课为例。教师搜集了大量的影像、图片资料。然后,要求学生通过充分的课前准备,在课堂上,根据自己的理解去重现某个具体的历史场景。可以想象,由于课时的制约,这样的教学方式势必将在一定程度上牺牲课程内容的完整性和体系化。我们也与有关老师和学校管理层就此进行过交流。但他们认为,要求学生在课外搜集和阅读大量的资料,会在一定程度上补充和实现课程内容的完整性和体系化。再说,教学内容的完整性和体系化永远是一个相对意义上的概念。具体到一本历史教材而言,内容再 “完整”,真的涵盖得了所有的历史事实和历史演进线索吗?内容再 “完整”的经济学教材,真的能包括所有的经济学原理和典型案例吗?
所以,在这个问题上,要相信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并给他们一定的“创作”空间。至于对那些今后希望从事专门的学术研究的学生来讲,这样的教学也应该不会影响对他们学术能力的培养。毕竟,还有研究生阶段的学习呢。
柳森:听说你们这次也把美国高等教育的 “国际化”作为一个考察重点。在这方面有什么感受和收获呢?
叶德磊:在美国的大学里,随处可见各种肤色的教师和学生。在斯坦福大学,我们遇到了几个来自上海、广东和香港的学习经济学的留学生。他们谈到,在准备课堂讨论的案例时,来自不同国家的学生大都喜欢选用来自本国的工商管理方面的案例。这样既可让别国的学生较为充分地了解来自自己国家的案例的背景、内容和自己对它们的剖析,又可以较为充分地了解来自其他国家的案例,从而既大大节省了案例搜集方面的学习成本,又拓展了自己的国际视野和跨文化的交流与沟通能力。不少学生都提到,跨文化的学养积累,锻炼了自己对差异性与复杂性的识别与体认能力,这对增进自己在相关领域的思考有很大帮助。
给我印象较深的一件事情是,曾到耶鲁大学留学的墨西哥籍学生赛迪略后来担任了墨西哥总统。而卸任后,他又回到了耶鲁大学,现在正担任该校全球化研究中心的主任,着力于进一步推进学校的国际化教育及交流。
柳森:在学生们的课外生活中,您有什么有意思的发现吗?
叶德磊:美国的大学在学生管理方面,可谓于散漫中有精细。譬如在耶鲁大学,一年级的新生都被安排在几幢历史悠久、条件并不够好的老式学生宿舍居住,以便他们能更好地感受曾涌现过众多杰出人才的学长们的住宿环境,更好地传承学校的优良传统。二年级开始,学生们则被安排到类似于北京四合院的宿舍居住。但院院相通,以便学生之间的交流和学习组织。学校将此称为 “住宿学院制”。
在耶鲁大学的毕业生中,产生了福特、老布什、小布什、克林顿等多位美国总统,也产生了其他各领域的众多领袖人物。我们曾开玩笑般地问耶鲁大学的官员,在培养领袖人物方面有什么诀窍?他们回答说,学校很注意鼓励学生建立各种各样的社团,开展丰富多彩的课外活动,以培养学生的组织能力和对社会的感悟能力。
哈佛大学的一位官员则谈到,学习成绩为A+的学生今后在学术研究中成为杰出人才的概率更大,领袖型人才和商界人才则一般出自于学习成绩为B-或C+的学生。所以,他认为,学校应该容忍不同成绩档次的学生,但对于那些成绩很差的学生,还是应该给予帮助。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