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路径导航栏
跳转到正文内容

海外学子群像:智斗“摇滚男”房东(组图)

http://www.sina.com.cn   2010年12月21日 16:28   《课堂内外》杂志社

  刚到英国的那一天,短暂的热闹之后,到机场接我的朋友便匆匆返回了自己就读学校的城市。我的Studio(英国一种单间配套的宿舍,包含卧室、厨房、个人洗浴设备)里面,没有舍友,没有平时在家爸妈做好的饭菜,只有朋友们给我提前买好的生活用品和足够我吃上一个星期的食材。要知道,英国的大学是没有食堂的,想要填饱肚子,除了自己动手做没有第二个选择。初到英国,我就收到了生活给我的第一个研究课题:做饭。

  在那个环境下,我也只能拿起新鲜的食材,开始模仿妈妈的样子开始做。那是我到英国的第一顿饭,我的战果是肉咬开里面还是鲜红的,蔬菜也依旧脆爽如初。

  好在,我天性乐观开朗,虽然吃了一顿“生”饭,并没有因此就被生活所打倒,因为我知道,在今后的学术研究中,还有更多更难的课题等待着我,煮饭只是这一切的起头。第二天再做饭的时候,我就提前把在网络上搜寻到的菜谱打印出来,贴在厨房的墙上,照着菜谱上的程序依样画葫芦。尤其在起锅之前,每一道菜,我都尝过,熟了,才装到碗里。

  按照这个方法,我的厨艺进步得很快,从最开始的炒青菜、炒土豆,到后来的糖醋排骨、红烧肉、水煮鱼,我都弄得像模像样。到后来,做饭甚至成了我排解学习压力的方式,在被论文压得喘不过气来的时候,给自己做一个Cheese Cake,或者烤点Cookies,一边揉面粉一边还能在脑海里梳理思路,比一直坐在图书馆里来得有效得多。

  承受孤独是留学的必修课

  留学,对于很多人来说,最大的课题其实不是学术研究,也不是做饭,而是日复一日的生活里,如何面对那些一个人的时光,面对孤独。

  在很多人眼里,留学生的生活,该是五彩斑斓的。随便翻看一个留学生的博客,或者个人主页,都可以看到一大叠周游列国,或者和留学生朋友一起聚会的欢乐照片,孤独又从何谈起?其实真正经历过留学的人都知道,我们习惯了,报喜不报忧,所以,博客、个人主页展示的永远只是那些开心的片段,而不是生活的全部。

  在学校,我们还能和同学们在一起,可是一回到宿舍,除了自己,连个说话的人都没有。没有舍友,更没有亲人,手机也几乎从不响起。这个陌生的国度里,没有人对我们挂念,也没有人对我们关怀。唯一与外界的联系,就是一根网线,只有在网络里,我们才可以跟国内的朋友、亲人对话。

  每年的圣诞节,这种孤独的情绪会大规模地爆发。圣诞,在西方人的眼中犹如我们的春节,每个人都赶着回家过节,只剩下留学生,孤独地无处可去。去年圣诞,我还倒霉地碰到家里的下水道堵塞。圣诞节,连超市都是不开门的,更别妄想会有工人上门维修。在冰天雪地的后花园,工具怎么都撬不开构造复杂的管道,我只得脱了羽绒服穿着短袖T恤,手上裹了塑料袋在满是淤泥的沟渠里摸索。那个时候,觉得这种“叫天天不应,叫地地不灵”的无助,真是很难名状。

  现在回头去看曾经经历过的孤独,也小小佩服了一下自己的坚强、独立。原来,孤独练就的是独立的本领,是内心的强大,还有面对困难不服输的勇气。这是留学生活教会我的重要的一课。

  留英小记:专业选择与文化差异

  文/李晓欣   英国莱斯特大学艺术博物馆与美术馆学大二

李晓欣在莱斯特大学校园内李晓欣在莱斯特大学校园内

  写给《课堂内外》高中版读者的感言:面对文化差异,解决的方法没有其他,只有包容与体谅。一年过去了,我的留学生活很顺利,我不仅以一级荣誉毕业,还在杜伦东方博物馆获得了一个收藏助理的职位。专业,不怕冷门,只要符合自己的优势和兴趣,面对困难,多一点包容、体谅和沟通,就会有新的思路。

  从广州美院毕业的时候,我只是一心想着要去英国和远距离恋爱的男友团聚,所以我几乎是毫不犹豫地选择了出国留学。尽管当初留学的动机十分“不纯”,但在这看似冲动的决定背后,我的每一个小步骤都经过了深思熟虑——我很清楚,出国留学只是一个契机,而之后的专业定位和心态适应却会改变我一生的轨迹。

  专业选择

  去英国留学,我给自己选择的专业是博物馆学。这个专业不仅在国内非常冷门,在国际留学市场中也是稀有品种,以致出国前参加某大学的见面会时,连校方招生人员都不知道这个学科的存在(即便该校的博物馆学专业也不错)。但对于我,博物馆学却是心心念念的不二选择。

  2007年年初,我跟随学校的一个考察项目去了西安。那时候汉阳陵博物馆刚刚落成,里面的丰富馆藏和别出心裁的展览设计给我留下了很深的印象。我惊叹着那些被人遗忘千百年的上古遗物,在工作人员的精心安排下竟然会变得简单有趣,两个多小时的参观,让我对西汉时期的历史人文有了栩栩如生的了解。从此,我对博物馆和展览设计就像着了魔一样,一发不可收拾。

  那年年底我第一次去英国,在伦敦我看遍了大大小小的所有博物馆,还买了一本博物馆学的论著,这本专著就是后来我的老师Sheila Watson所写。也正是这一本书,为我启蒙了博物馆学并诱导着我在本科毕业论文里做了博物馆展览与身份认同的研究。

  当然,单单对于一个学科的喜欢还不足以让我贸然赌上终身,发誓要把一生贡献给这个专业。在做决定的时候,我还分析过自己的“Special Selling Point”(核心竞争力)。我自己曾亲身到访过英国,了解英国的博物馆有很多中国收藏。在现今这种全球化的形势下,英国博物馆来中国办展览,或者与中国机构合作也是常有的事儿。这样一来,我在本科期间的中国文化与美术史背景不但没有白费,还会帮助我更容易地在英国找到一份工作。

  文化差异

  因为在选择专业时,我就对各种因素进行了综合评测,再加上我自己有相对较强的英语能力和研究能力,留学期间,我几乎没有为写论文或者小组作业而烦恼过。但即使如此,我也没能躲过文化差异的冲击。

  在一个小组作业的项目里,老师特地安排每个小组都由不同文化背景的学生组成。在合作中,欧洲学生们常常把他们的过份自信和特有的批判精神(Critical thinking)发挥得淋漓尽致,每提出一个创意,欧洲学生都要进行一番批判,给人一种“唯我独尊”的感觉,难以亲近。而亚洲学生,却大多性格内敛,不擅长小组讨论,常常被欧洲学生认为是置身事外、没贡献。有不少的小组就是因为这样的情况,非但合作不成,还造成了同学间的反目。

  我在心里暗暗着急,因为小组的成绩关系到每一个人,一荣俱荣,一损俱损。在一番冷静思考之后,我在课下给小组的每一位同学发了一封邮件,详述了这种东西方差异。读过邮件之后,小组的对峙僵局一下子缓解了。欧洲同学多了份耐心,总是听完全盘设想之后再提出一些批判性或者补充性的意见,而亚洲同学也尽量在讨论前就将自己的想法整理成册,以便小组同学都能在最短时间内了解自己的意图。我们的策展“战争与冲突”在全班同学和老师面前,也获得了很高的评价。

  这就是我的留学生活,没有太多的惊天动地,不过是两点一线、柴米油盐,但它却切切实实地改变了我的生活轨迹,开启了我不一样的人生。

  智斗“摇滚男”房东:生活是一种智慧

  文/孙炜琪   加拿大卡尔顿大学旅游与酒店管理专业大三

孙炜琪在马更些河边散步,对面就是学校的实验楼孙炜琪在马更些河边散步,对面就是学校的实验楼

  写给《课堂内外》高中版读者的感言:渐渐地我变得主动了许多,不再像最初一样安分和忍让,而是坦率地提出问题,积极而灵活地解决问题,我的朋友圈子也越来越大。这让我意识到,很多时候加强交流才是解决问题的最好方法,如果一味忍着,别人就会忽略你的感觉和要求,你也就无法和周围的圈子真正接轨。

  时间过得真快。转眼之间,我已经在加拿大待了三年。日子过得十分规律,每天上课,做论文,登MSN,买菜煮饭,洗澡睡觉都有一定的时间,也不大会像刚来时那样偷偷躲在被子里哭了。

  我在加拿大首都渥太华的卡尔顿大学读酒店管理专业,每周上三四次课,一月交一次小论文,比起隔壁学精算的西班牙女生,课程还是比较轻松的。加国地广人稀,周围的人也大多礼貌而冷淡,鲜见国内那种熙熙攘攘的场面,日子不免过得冷清,和房东帕森的“斗争”倒成了我生活里的调味剂。

分享到:
留言板电话:010-62675178

新浪简介About Sina广告服务联系我们招聘信息网站律师SINA English会员注册产品答疑┊Copyright © 1996-2010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