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为一个中国人,就要对祖国作出贡献,这是人生的第一要义。 ”
“所谓好好先生,只是不愿与人争的一种表现,并非软弱的代名词,更不能视为傻子。 ” ——师昌绪
人物素描
师昌绪
1920年11月出生于河北徐水,曾留学美国获博士学位,1955年回国。1980年当选中国科学院院士,1994年当选中国工程院院士,获2010年度国家最高科技奖。
多年致力于材料科学研究与工程应用工作,率先开展了航空发动机的核心材料——高温合金材料研发;率队研制出普遍用于战机发动机上的铸造九孔高温合金涡轮叶片,让中国成为继美国后第二个自主开发这一材料技术的国家;开发出多种节约镍铬的合金钢。
人们都说他是用“特殊材料”制成的。他和各种材料打了一辈子交道,并为我国创造了多项第一,90岁获得国家最高科技奖。
在学生眼中,他是北京的“心里美”萝卜,不嫉妒、不记仇,不怕别人超过自己,不欺上不瞒下。学生不知道该不该喊他“老师”,因为他姓师,害怕显得不尊重。他就是著名材料学家、两院院士师昌绪。随着2010年度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揭晓,曾在沈阳工作过29年的师昌绪老人进入公众视野。
并不聪明
小时背不出文章被罚站
师昌绪出生在河北省徐水县大营村一个“忠厚传家久,诗书继世长”的书香门第。
师昌绪有一个近40口人的大家庭,父亲师克是清末秀才,以教书为家业,既有浓厚的儒家思想,又有强烈的爱国意念;母亲出身于破落的官宦之家,知书达理、勤劳善良。在这样的家庭里,师昌绪养成了对人宽容、豁达乐观的性格。
师昌绪在自己80岁生日时写过一篇自述,其中谈到自己幼年时“智慧平平,绝非一个聪明人”。师昌绪在上小学二年级时,老师要求在一天一夜后背诵一篇文章,全班绝大多数同学背出来了,而他却因为背不出来而被罚站。
虽非聪明,师昌绪却深知勤奋是关键。 1929年,他自荆塘铺小学转入徐水县城模范小学读书,学习十分刻苦,最后四年级毕业在全县统考中名列第一。
1933年,师昌绪进入县里第一高小,毕业后考入著名的保定师范(即河北保定第二师范)。1937年,抗日战争爆发,他随家人到河南,进入冀绥平津联合中学学习,后来该校迁到豫西,改名国立第一中学。
1940年,他中学毕业,步行到陕南,考入西北工学院矿冶系。因学习成绩优异,成为全校5名“林森奖学金”获得者之一。
1945年大学毕业后,师昌绪以全班第一的成绩被推荐到支援委员会从事炼铜工作。 1947年,他调到鞍山钢铁公司任科技秘书。
归国之路
充满了曲折像一场战争
1948年9月师昌绪来到美国密苏里大学矿冶学院开始留学生涯,主要从事的是真空冶金的研究。
在美国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北洋大学邀请他回国任教,他欣然同意了。但1950年,朝鲜战争爆发。到了1951年9月,美国司令部明令禁止学习理工、医学科的中国留学生离开美国回国,师昌绪是被明令禁止回到中国的35名中国学者之一。在高压政策下,有人被突击搜查,有人被长期审讯,有人甚至被关押起来。这其间,抱有坚定回国信念的师昌绪便与志同道合者开始了同美国当局的坚决斗争。
他们做的第一件事就是要把美国扣留中国留学生的情况向祖国回报,为祖国提供确切的证据。在美国当局禁止中国留学生回国后,师昌绪曾和印度孟加拉工学院联系想去做一名研究学者,这是他为曲线回国而想出的办法。
但随着中国在朝鲜战场上的胜利,美国当局便限制中国留学生离镜,一律视其出境为回国。师昌绪就利用和印度大使馆的旧交,通过一位富有同情心的印度青年外交官把信件转交给了中国政府。
1954年5月在日内瓦国际会议上,这封信成为中国抗议美国政府无理扣留中国留学生回国的重要依据,周恩来总理向美国政府提出了严正抗议。美国新闻媒体将此事炒得沸沸扬扬,《波士顿环球报》还以通栏大标题报道“在美的中国学生要求回国”,随文刊登了师昌绪等3名中国留学生的照片。
当时《波士顿环球报》的一位记者采访了他,师昌绪和记者谈笑风生,谈话内容却东拉西扯。他说自己想回家,而且必须回去奉养父母。他的哥哥在电信单位工作,薪金只够勉强养活自己的妻子和三个孩子,他总是被哥哥责怪说不想回家尽孝。师昌绪和记者的谈话真真假假,朋友们知道后无不忍俊不禁,但无论怎样,都掩盖不了他骨子里“要回国”的信念。
为了造声势,赢得美国人民的同情,师昌绪等人又写信给美国总统艾森豪威尔,申诉美国不应阻挠中国留学生回国,并将这封信向美国人民散发。
1954年夏天,师昌绪等人白天在实验室工作,晚上就用花50美元买来的滚筒式油印机油印控诉艾森豪威尔的信件。师昌绪将装得满满的两大皮箱信从波士顿运到纽约去散发。
1955年春,美国在各方的压力下被迫公布同意一些中国留学生回国名单,其中就有师昌绪。他的导师柯恩对他说:“如果因为职务低,挣钱少的话,我可以帮忙。 ”
师昌绪谢绝了导师的热情挽留,说:“都不是。在美国我无关紧要,但我的祖国需要我!我是中国人,中国需要我! ”这年六月,他乘船离开美国,投入祖国的怀抱。
晚年,每当忆起这些,师昌绪总是感慨道:“回国的历程简直就像一场战争! ”
擅解难题
“材料医生”破解“无头案”
回国后,师昌绪心花怒放地从火车站扛着行李前往组织分配的工作单位——中科院沈阳金属研究所。
1960年冬,正是国家经济困难时期,为了使中国高温合金的生产立足国内,师昌绪率队与抚顺钢厂共同攻关。在几年的时间里,为了高温合金的推广与生产,他几乎跑遍了全国的特殊钢厂和航空发动机厂,以解决生产中出现的实际问题。
20世纪60年代初,国内发生了一起飞机坠机事故。分析原因认为是轴承中混有空心滚珠造成的,从而导致数百架飞机不敢起飞,成为当时的“无头案”。师昌绪对此进行冷静地分析研究。师昌绪提出滚珠是受到高速挤压造成局部熔化而失效的,而引起上述现象是由于冷却油不洁净所致,为此,只要加强油的过滤就可以把问题解决。厂方接受了他的处理方案,使大批飞机得以重上蓝天。
又一次,航空发动机厂因故要报废数以千计的涡轮盘,工厂请求金属所协助处理,师昌绪毫不犹豫地接受了这项风险较大的任务。
他与同事经过计算与分析,将已报废的涡轮盘根据他们指定的暂行标准,逐个筛选,使多数涡轮盘又重新投入使用。因师昌绪“随叫随到”,又能解决问题,人们亲切地称他为“材料医生”。
如今,师昌绪虽然年事已高,但仍在为我国的科技事业呕心沥血并不遗余力地奋斗着,对国家科技发展中存在的问题表现出强烈的责任心。
生活之事
孙子“不会说汉语”挑战了他的底线
被誉为“中国高温合金之父”的师昌绪,生活中是怎样的,九旬高龄如何每天坚持8小时工作?记者近日带着疑问采访了他的旧同事、弟子、邻居,通过他们还原了一个“平民版”的师昌绪。
今年77岁的朱耀霄是师昌绪带的第一批学生。跟师昌绪奋斗了一辈子的朱耀霄说,师昌绪对那些第三代、第四代的学生非常照顾,那些徒子徒孙们也很敬仰他。朱耀霄认为,“老人之所以长寿、精力旺盛是因为他生活得很随意。据我所知,师先生基本不忌口。除了痛风病不让吃的,他啥都吃,尤其爱吃大肥肉。 ”朱耀霄称,师昌绪的作息时间也很有规律:每天晚上9点半上床,半夜12点必醒。他习惯那时候看书、想事、写文章。
他90岁了还坚持工作,每天九点准时到单位。徒孙小王说,现在在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工作的师昌绪每天坚持8小时办公。
旧同事、老邻居都知道,师昌绪只有一个宝贝“疙瘩”——长居国外的儿子。朱耀霄称,现在师昌绪的儿子已在国外成家立业,师昌绪的孙子都十多岁了。“老两口最高兴的事,就是每周一次的越洋电话。 ”
而就是这么随意的一位老人,对孙子却很“苛刻”。“他总督促着孩子背唐诗、写汉字。 ”邻居张阿姨说,她不止一次看到师昌绪在家板着脸教育回国度假的孙子。“小男孩也就10多岁,还从小在国外长大,一时半会儿哪能学得会。 ”张阿姨分析,对于有着强烈爱国心的师昌绪来说,孙子“不会说汉语”已经挑战了他的底线。 据《京华时报》、《华商晨报》、《新京报》报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