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路径导航栏
跳转到正文内容

聚焦阿根廷华人生活:商业成就突破语言障碍

http://www.sina.com.cn   2011年10月18日 16:11   中国新闻网微博

  中新网(微博)10月18日电 据阿根廷网报道,阿根廷《民族报》日前使用大量篇幅连续报道了华人在阿根廷的工作生活情况。在一篇关于华侨华人经营超市的报道中,民族报称,布市和布省是中国移民的麦加圣地,平均每4条街有一家华人超市。他们不说或几乎不会说西班牙语(大部分人只会说“是”或“否”)。但不管如何,商业的成就拆除了巨大的语言的城墙。

  报道中提及了一位在阿根廷首都布宜诺斯艾里斯经营超市的中国移民(微博)的故事。“我们在商业领域如鱼得水,但在这一领域之外,尽管我们花费了很大的精力,但无法融入……”,郑纪琮说,在阿根廷,他的名字是“奥斯卡”,他在上了两年学后学会了西班牙语。1992年,他的父母带着他和他的兄弟到阿根廷碰运气,并在ONCE开了家餐厅。

  郑在他首都的新家看着电视,这是最新交付给奥斯卡的一个奖品。当年他决定给自己起奥斯卡这个名字,简单的同时也有点复杂。因为中国到阿根廷的移民最先需要“洗礼”的就是起名,许多人给自己起名JUAN(类似黄HUANG)或者MATIN(因为TIN类似秦CHIN),而女性则起名LUISA(类似刘LIU)。

  郑解释,在福建省,移民家庭传统上选择那些为移民提供方便的国家。很多年前,美国是他们的首选,但是约在20年前,阿根廷成为一个选择。从2000年初,中国人只需3到6个月就可以获得阿根廷身份(这使得他们可以得到去其他国家旅行的签证),但这已经发生了变化:现在需要6个月到2年才能获得阿根廷身份,这导致了移民速度放慢。

  阿中商会理事米歇尔•卡尔韦特说:“大批中国移民到阿根廷来是在90年代。今天,由于中国为其人民提供了更多的机会,从2009年开始,这类移民开始减少。中国内需市场增长需要很多外国人为他们提供那里不具备的服务。为此,目前,拉美人,欧洲人甚至非洲人都去中国定居”。

  那些刚下飞机的中国人,通常会悄悄地住在工作场所,在超市楼上或者地下室,有的是住在仓库里。奥斯卡说:“在阿根廷的中国人用血汗(因为治安不良)打拼人生,工作日时间是8小时,但我们总不会停下来,因为总是有更多的事情要做”。

  郑纪琮记得,当年他刚到阿根廷时,在家里开的餐厅中当服务生,在他18岁的时候,认识了拉克尔,他的女人。“她是一个漂亮和害羞的、来自秘鲁的女孩,我的爸爸甚至都有点嫉妒,因为当我们结束工作,我烧饭给她吃”,已经35岁的他回忆道,现在他有两个孩子:杰克,12岁;凯文,7岁。两个孩子都在一家犹太学校读书。郑纪琮用一种首都人的腔调调笑说:“我是一个中国人,与一个秘鲁女人结婚,并将孩子送到犹太学校读书,哈哈”。他的家庭生活和所有家庭一样,“与我老婆经常发生文化冲突,因为我要让孩子们学习,而她在这方面很宽容;或者男人工作,而女人在家等问题,或者我们为了秘鲁餐是来自中国或者恰好相反而争吵”。

  令人奇怪的是,2001年阿根廷严重经济危机最让人动情的一刻,是由一个中国移民主演的,王兆和,在超市被抢后,在镜头前不停哭泣,他那张因哭泣而扭曲的脸颠覆了十年前12月份的那个世界,阿根廷人和他一起哭泣。“你们不太注意,阿根廷是一个非常开放的国家,机会对所有人都是平等的,如何把握是你自己的事情。我们增长是源于我们的劳动和存钱的文化,而且这也感染了和我们一起工作的人,入做菜摊的玻利维亚人,或者做肉摊的阿根廷人”。郑纪琮强调说。

  而业务分摊文化恰恰是华人超市的另一个特点,通常会转租菜摊给一个玻利维亚人或者秘鲁人,转租肉摊给一个阿根廷人。“我们称之为术业有专攻,这种结合也是我们在经过无数的实践和挫败后形成的。我们接纳所有人,因为这是一个很好的方法,如果你不会说西语,更不要说去了解每块肉的部位了……不是吗?”奥斯卡是纯粹的实用主义者,在这方面绝不会存在两种不同的思考,他补充说:“转租意味着店面的大部分成本,且规则是按日支付,是一件双赢的事情”。

  当被问及将来是否回中国时,奥斯卡沉思片刻后,拿了张纸,写下“Luo Ye Gui Gen”(落叶归根),这是一起运动的母体,出发并回归,然后再次开始。

分享到:
留言板电话:010-62675178

更多关于 移民海外 的新闻

@nick:@words 含图片 含视频 含投票

新浪简介About Sina广告服务联系我们招聘信息网站律师SINA English会员注册产品答疑┊Copyright © 1996-2011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