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久前,世界大学排名高于清华、北大的澳大利亚悉尼大学在官网上宣布,认可中国高考成绩,而且该校在国内很多省市的录取线仅相当于“一本”。此举不光使得各大留学中介咨询电话激增,也引起了民间和教育界热议———
悉尼大学这一举动会否加剧中国学生出国留学的“低龄化”趋势?中国高校如何留住优质生源?新一轮留学潮将给中国带来怎样的未来?
A 低龄留学是无奈?是逃避?
2011年,国内一项针对计划出国留学学生学历的调查显示,高中生占22.6%,本科生占62%,研究生占近10%;在有出国意向的被调查高中生中,70%计划高中毕业后出国读大学,24%计划出国后继续高中的学习。有专家认为,虽然目前我国本科生申请出境学习仍是主体,但高中生的比例在不断增大。
此外,教育部公布的数据显示,2009年高考全国弃考人数达84万人,2010年则接近100万,其中因出国留学而弃考者的比例达到21.1%。与此同时,参加“美国高考”SAT考试的学生近年来成倍增加。据新东方SAT培训班提供的数据,2004年仅几十人参加培训,2011年变成了4000人。
与前几年略有不同的是,近年来,优秀高中学生在留学生中所占比例不断扩大,“在国内考不上大学才出国”已成了“老皇历”。在上海市一所知名中学,300名毕业生中,有180多人选择出国深造。其中不少人手握3所以上国外名校录取通知书。而在广州,如华附“A—Level班”,学生从高一起就将目标瞄准了 “国际高考”,备战美国SAT考试和英国A—Level考试。
近年来,我国高考生源总体上正在并将持续呈现递减趋势,尽管高考录取率在逐步提高,但学生接受高等教育的选择日趋多样化,新一轮留学潮依然来到。
这一轮留学热始于1999年。似乎是突然间,那一年的留学人数比上年增长了近30%。从那时起,越来越多家长及学生发现,除了公派、考奖学金,还有另一条路可以“走”,越来越多的家长愿意拿出几十万元送孩子出去。
如果说中国此前几轮留学热反映的是对先进知识的渴望、对改变国家民族或个人命运的渴求,那么,这一轮留学潮则多了一样东西,那就是对中国现行教育制度的一种无奈和一种逃避。
很早就把女儿送到英国读私立学校的韩女士说,英国高中的三十多门课程中,只要修完三门就可以毕业,这些课程里,“总有一门是孩子感兴趣的”,因此学得很快乐。学校注重日常的学习,而不是“一考定终生”。
21世纪教育研究院副院长熊丙奇直言:优秀高中生扎堆留学,折射出社会对我国高等教育的一种“失望情绪”。只有优秀的学生和优质的师资互相推动,加上一流的学术研究,才能使大学成其为一流。很多大学的科研,要依托于学生资源,一旦这种氛围和资源消失,这些“顶尖大学”很快就会失去光彩。高校竞争力进一步削弱,反过来又导致对高中生吸引力不足。如此循环,发展前景堪忧。
生源是决定大学学术水平和科研质量的重要因素,相当多教育学者为大学改革招生制度呼吁多年。这次悉尼大学的“抢夺生源”之举,也反映出海外高校录取学生的多元化趋势。有网友在微博上评论说:人家很聪明,你们中国的青年才俊,自己带着巨款,去他家受教育,发现好的给个绿卡留下,欠佳的自谋生路。最终人财两不误!
B 小留学生,身处文化“夹缝”
1999年以来掀起的这一轮留学热,一个显著趋势就是低龄化。过早出国,会不会造成这一代留学生的文化迷茫,使他们成为“无根的一代”?这样的担心并非杞人忧天。
记者在广州某留学培训机构遇到了多位出国数年又回国参加培训的“小留学生”,大部分是初中或者初中毕业后就被送到海外接受高中教育,可在国外却没能通过当地的“高考”,只好又回国参加培训,希望能通过SAT或者“雅思”考试。
阿祥的父亲是广州某企业高管,他15岁时就被父母送到新西兰的私立学校读书,四年过去,他却考不上新西兰的大学。他的英文一开腔便听出很浓重的中国口音,很难想象他在国外上过四年学。培训机构的老师对他英文单词词汇量的评估在2000个左右,与国内高中生水平相当,却还不足以在中国高考的英语考试中获得好成绩。他的英文的学术类阅读、语法、写作,基本都难以过关,与此同时,他的中文也只停留在初中水平甚至有所倒退,除了中文口语比较流利,其中文阅读和写作都力不从心,据说基本上无法用中文写一封完整的家书或者电子邮件。英文没学好,中文也丢了,即使在一个月以后就要参加“雅思”考试了,他依然在课间津津有味地用iPad打游戏,一点也不着急。
阿MAY则是另一个典型。她来自珠三角某城镇,小学毕业即被送到新加坡接受中学教育。六年后的阿MAY,在英文写作上经常犯低级语法错误,有老师分析,这是因为新加坡学生在小学阶段已学完英文语法,而中国则在中学阶段才学。阿MAY的“错位学习”使得她错失学习语法的机会。她承认自己在国外基本上还是在华人圈子里打转。中英文皆不出色的事实,令她对两种文化都没有很强的认同感与归属感……
持续了十年的低龄留学生潮,使得有一批“90后”留学生处于中西文化的“夹缝层”。他们在异国难以立足,在祖国却又显示出诸多不适应。
如网上走红的求职“海归”刘俐俐,有学者称其不是个案,只是在电视节目上被放大了而已。刘俐俐在十几岁时出国接受西方教育,几年后又回来“深造”,但无法通过高考。因为出国太早,使她原有的文化根基不牢固,成长欠缺连贯性。
很多留学专家认为,关于什么时候出国这个问题,其实因人而异。我国近代史上的“留美幼童”,平均年龄只有12岁,但出了不少人才甚至大师,而当代的杨致远、李开复等人也是小留学生。他们的成功说明成才与否与何时出国留学并没有直接联系。不过,就目前许多活生生的教训来看,至少以下几种情况不宜低龄出国,一是家庭经济条件不理想,债台高筑供孩子出国完全没有必要;二是孩子在国内“教不好”,寄望出国能“教好”也并不现实。
C“海归”能否成为“储备人才”
回顾中国百年留学史,留学生与中国社会的发展进步紧密相连。很多早期的留学生,都成为中国各领域的开拓者、奠基人,也不乏对国家和民族有卓越贡献的功勋人物。相比之下,如今的留学生素质则令人感觉“打了折”。
有一种观点认为,现实社会环境的变化是留学生难以真正学有所成的关键原因。第一、第二轮的留学潮(清末以及民国期间),留学生学的大都是基础学科,如胡适学的是哲学、钱学森学的是航空工程、钱钟书在剑桥读英国文学、竺可桢在哈佛学气象……这样的专业放在今天的中国,回国后变成“海带”的几率相当大。因此,现在的留学生多是选择金融、管理类“实用型”学科,调查显示,有近六成的“海归”选择的是此类专业。
从1978年到2011年,中国用30年时间积累了200多万名留学(归国)人才;而下一个30年,这个数字可能累计超过5000万人,这个庞大的群体,能否对中国社会各方面的发展真正起到积极作用?
相当多的“海归”并不以“人才”自居。“海归”冯大树目前就职于一家“雅思”培训学校,谈到这一代“海归”的影响力时,他对记者表示,民国时期能出去的都是国内的精英,如考取英国庚子赔款的公费留学生,是经过层层选拔、综合素质都是出类拔萃的。“现在不一样了,家里有个几十万元就可以送孩子去。而且很多孩子也确实是在国内读不上好大学,才选择出国的。” 冯大树说,留学生没有了筛选过程,更像是一种自发行为。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