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归”找不到工作,被称为“海待”,意思是从国外回来后长期待业在家。
王芬芬从高中起就到澳大利亚留学,一学就是8年,两年前为了终身大事回到沈阳,期间婚虽然结了,工作却一直没着落。朋友前几天还介绍她到一家证券公司谋取一个月薪5000元的职位,可芬芬又嫌没什么意思。“回沈阳这两年,基本靠父母养我了。本来留学就花了家里不少钱,其实我也有强烈的工作愿望,想摆脱‘啃老族’的帽子。”10月18日,芬芬对记者说。
“海归”求职受挫原因大致有二
芬芬的故事,听着挺特例,其实在“海归”群体中,这经历不算什么,更曲折离奇的求职故事多的是!这反映出“海归”要在国内顺利就业,找一份薪水满意、专业对口、符合兴趣要求的工作并不容易——虽然头顶着光环,却因为不了解国内就业情况,或是没有充分认识自身优势劣势,导致求职难以如愿。
记者了解到,“海归”就业难大致有如下两个方面的原因。首先,相关信息的缺失阻碍“海归”获得合适的职位。有些“海归”在海外留学时间较长,对国内情况缺乏了解。即使是有相关海外工作经验的求职者,由于对国内的环境不熟悉,不能准确完成岗位职责,因此求职时也容易碰壁。其次,薪酬也是“海归”求职的拦路虎。对国内物价水平不了解,更别提国内不同行业不同岗位的薪酬水平了。他们在面试过程中,常常在薪酬待遇问题上卡壳,最后与工作失之交臂。
“海归”不就业人群分六类
根据调查,“海归”不就业有六种类型:
第一类:学成归来的“海归”。他们对就业岗位期望值过高,过于挑剔,最后索性不就业。目前这类“海归”数量在增长,且格外引人注目。这一类人的特点是心气高,认为低收入岗位让自己“屈才”。
第二类:他们总是用过去的工作与新工作做比较,新工作如果比不上原来的工作就不就业。这一类人的特点是“恋旧情结”始终解不开,导致高不成、低不就。
第三类:以工作太紧张、不适应工作环境、人际关系不好和希望再学习等理由自动离职的人。这一类人的特点是放弃了原有的工作,离职后以“休养”或“读书”为主。
第四类:“创业幻想型”的年轻人。他们有强烈的创业愿望,但没有确定目标,没有具体项目,什么都想干。这一类人的特点是,创业不成功,也不愿意给别人“打工”。
第五类:不停地变换工作岗位的人。他们形成习惯性跳槽,跳来跳去,最后“漂”在社会上。这一类人的特点是,自恃学历高,能力强,频繁换工作,但往往因“一眼之差”,最后把工作弄丢了。
第六类:父母甘愿供养的人。这一类人的特点是,独生子女,父母有能力供养他们,所以不急于就业,是典型的“啃老族”。
不同“海归”求职策略有异
劳动部门的调查分析显示,一个人失业越久,重新就业的难度就越大,成功的可能性就越小。长时间的赋闲生活,让“海归”们脱离社会,几乎失去了走出家门、走出社区的能力。有专家指出,现在二三十岁青年共同的特征是:生于上世纪80年代,大多数为家中的独生子女,一直受到“小皇帝”般的呵护。而其中的“海归”承受的心理压力还要大一些。另外,不工作的时间越长,他们与社会的交流越少,适应能力下降,更难适应工作的要求。还有,随着时间的推移,很多人缺乏就业危机感,不愿意吃苦受累,最终变为失业族。
“海归”刚回来时水土不服是难免的,关键是经过一段迷茫期之后,要尽快熟悉国内的就业市场,调整自己的求职心态,懂得寻找合适的位置,才能得到市场的认可。
皇姑区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就业指导专家张庆余指出:不同的“海归”需要有不同的求职策略。像那些在国外读完本科或硕士,没有工作经验的85后“海归”,竞争力不是很强,因此在专业对口、薪酬水平上要求也不能太高。就业策略是放低姿态,先积累工作经验,通过继续提升学历,逐步跻身高薪行列。而获硕士以上学位,拥有几年工作经验的“海归”,找工作不是问题,但是薪水差距是其求职的最大阻碍。目前在猎头库中,这类“海归”人数很多。对于他们来说,找一份名企的对口工作最为关键,只要在工作中体现自己的能力,还怕今后企业不拿高薪留人?这类“海归”不必急于求成,不妨通过猎头普遍撒网。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