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路径导航栏
跳转到正文内容

九成留学推荐信有作假嫌疑 美国高校警觉造假风

http://www.sina.com.cn   2012年03月19日 17:26   新民晚报

  美国名牌大学招生官告诫中国学生及家长——

  最反感“编出来”的社会实践经历

  昨天(18日)在上海图书馆举行的一场美国名牌大学招生宣讲会上,招生官在现场多次告诫家长,孩子的申请材料切莫造假,尤其是社会实践经历,参加过就参加过,没有参加过也务必不能编造。据悉,名校作出这样的提醒,也多半是出于无奈。

  家长来求“秘诀”

  在这场名为“我是如何被康奈尔、芝加哥大学录取的”经验交流会上,多位刚刚被美国名校录取的高三学生担当演讲嘉宾,与学弟学妹们分享他们的成功体会。按事先的广告,听众对象为高中生及其家长,但却吸引了许多初中生家长,甚至还有小学生家长拥到签到台前,希望能够“尽早多了解一些如何把孩子培养成常春藤学子的秘诀”。但刚拿到华盛顿圣路易斯大学通知书的上外附中小俞同学则对家长们说,他是去年升高三前的暑假才有了留学(微博)的念头,所做的最多的准备,就是把自己的各项基础知识打扎实,而不是刻意早早地就按照所谓的国外大学的录取“标准”规划自己哪些该重点学,哪些可以有所忽略。

  克隆他人经历

  一般来说,英美等国的大学在招生时都会要求学生提交一份个人说明,也可叫“研究报告”,即要向大学说明你为什么要申请这所学校、这个专业,你有哪些特长,有哪些课题研究或社会实践经历。然而,在说到这个“经验”时,不少嘉宾同学语焉不详。主持活动的凯斯国际教育有关负责人说出了其中的“隐情”。几年前,英美高校十分看重高中生参加“模拟联合国”活动的经历,认为经此锻炼的学生,综合素质特别是组织协调、语言表达、逻辑思维能力会更强些,不料,现在国内不少“重点”高中纷纷开设了“模联”社团,大家一窝蜂地参与其中,都想为留学申请“加分”。这位负责人还说起了另一件“怪事”。曾有一位中国学生因为对天文特别感兴趣,还发现了一颗无名小行星,并获得有关国际组织的认可,以该同学的名字命名了这颗星星,结果,这名学生如愿进入了一所美国名校。不料,他的成功竟被许多学弟学妹“克隆”,甚至出现了有专门的“穴头”可以帮中国孩子获得小行星的命名。

  美国高校警觉

  上外附中的小倪和七宝中学的小王,已被芝加哥大学和康奈尔大学录取。两名女生在谈及申请名校时,不约而同地说到了他们高中阶段的特长,一个是漫画,一个是工程学,而且都是出自她们的亲身实践,完全经得起面试官的考问。但在活动现场,主办单位提供的一份材料却显示,中国学生“经历”造假的情况,已经引起了美国高校的高度警觉。

  据某大学申请咨询公司对250名高中生申请人及其父母的调查显示,90%的推荐信有作假嫌疑,70%的学生找人代写个人陈述,50%学生伪造高中成绩单,10%的学生列举了他们没有获得过的奖项。该调查报告还预测,这股“造假风”很可能会有增无减。(记者:王蔚)

分享到:
留言板电话:010-62675178

更多关于 留学 造假 的新闻

@nick:@words 含图片 含视频 含投票

新浪简介About Sina广告服务联系我们招聘信息网站律师SINA English会员注册产品答疑┊Copyright © 1996-2012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