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路径导航栏
跳转到正文内容

新加坡华人分享微博故事:小江湖牵系大世界

http://www.sina.com.cn   2012年04月11日 13:36   中国新闻网微博
新加坡的新浪微博同城会博友相聚欢新加坡的新浪微博同城会博友相聚欢

  中新网(微博)4月11日电 据新加坡《联合早报》报道,很多在新加坡的中国新移民(微博),和能熟练使用华文的新加坡人,都已踏足红红火火的微博,在微博江湖中不亦乐乎。微博在中国的红火,也使得华文微博成为华人世界跨地理疆域互动的桥梁。无论是在新加坡的新移民,还是熟练使用华文的新加坡人,不少都已踏足微博江湖。有的通过微博建立联系,并通过举办活动在线下成为朋友,有的发布各类信息,为初来乍到的新移民提供方便,也有商家通过微博进行品牌宣传招揽生意,还有新加坡人借助微博,交了很多新移民朋友和在中国的朋友。记者近日采访了几位在微博上的活跃人士,分享他们的微博故事。

  神秘的“新加坡眼”

  “新加坡眼”是微博舞台比较神秘的一位舞者,他不会在微博中发布自己的照片,即便接受记者访问也不愿透露任何个人信息。“因为匿名所以敢说真话。而且也不想网络与现实交织得太紧密。”

  “新加坡眼”2011年8月开始注册微博,主要发布新加坡中文读者关心的信息,包括新闻、时事、留学、二手商品买卖或交换等实用信息。目前“新加坡眼”已有1万1200多个粉丝。“对于来到新加坡的中国人来说,新加坡是一门新的人生科目,须从头学起。微博可分享学习心得。相对英文信息对英文读者来说,中文信息对中文读者的紧缺性更强。在中文内容领域,更能找到一种‘被需要’的感觉。”

  “新加坡眼”认为,从中国来的新移民是新浪微博与新加坡的一个交集,一个相当典型的用户群体。他在选择信息时会侧重大家特别关心的话题,比如singlish,与本地人交往的苦与乐,永久居民的相关规定,来新如何申请驾照等。“同时,希望通过我的转发帮助大家分享经验,碰撞观点,引发更多思考。”

  为提高发布信息的准确度,“新加坡眼”有一套核准程序。“如果信息源不完全可靠就须加上常识判断。我明白自己不是官方媒体,所以发动群众的智慧一起核实补充信息,也正是互动媒体的精髓所在。”在讯息核准中他也会借助报纸和电视等传统媒体。  

  每个微博用户后面都是一个活生生消费者

  微博草根性更强,微博平台已成企业猎取品牌形象与产品销售的重要通道 。“每个微博用户后面都是一个活生生的消费者。”来自中国云南的余浩然深谙此道。他在中国从事餐饮服务工作10年,创立了昆明福照楼餐饮有限公司,刚在新加坡开了福照楼分店。

  2011年余浩然的女儿来新读书,他一同前来,并在此开拓餐饮事业。去年初他在新浪开设微博,介绍福照楼菜品,讲解菜品背后的文化,并展现食客们看不见的幕后故事。“现在‘微博控’们基本还很年轻,他们就是我的潜在客户,好的影响可提高我们的知名度。有了知名度我们就能更好地拉动消费。”

  去年底,余浩然在微博上征集福照楼的英文名,吸引数百条互动参与。最终他选择了台湾博友jean所取的“fu chiu house”的英译名。而另一个参与取名的博友海月,也成为福照楼新加坡分行的得力店员。

  小微博帮忙解决大问题的例子举不胜举。余浩然店里有一道名为木瓜水的菜须用生石灰捂制。可他找遍新加坡就是找不到生石灰,无奈之下通过微博求助。一位名为沙朵朵的博友找到化学系读书的博士帮忙,最终解了燃眉之急。

  余浩然的微博营销也取得一定影响力。现在店内每天有大约五分之一顾客来自于微博。有的博友会直接在微博中订位点菜。福照楼微博目前已有15万1800多个粉丝。他在中国的朋友都通过微博了解新加坡,和他异国创业的艰辛。

  还有许多博友通过微博相识,不定期线下相约,举办新加坡同城会。最近一次活动,短短两天就有40多人报名。志趣相投博友也相约一起摄影、出游、逛街或茶聚,其中就有相对活跃的“狮城太太团”。

  微博名花样百出,“新加坡坑爹餐厅大全”“新加坡旅游免费导游志愿者”“狮城offer”等等。小小微博无形中把在新移民的社交网络扩大许多。

  

许振义(站者)、何少雄在一次博友聚会上。 许振义(站者)、何少雄在一次博友聚会上。

  本地人通过微博结识新移民朋友

  许振义(43岁)是新加坡人,毕业于新加坡国立大学中文系,曾担任民防部队发言人、武吉知马消防局局长、新加坡驻上海商务领事、中国新加坡商会执行总监、通商中国总经理。现任新加坡国立大学中国事务处主任。他在北京工作期间结交了许多从事新媒体行业的朋友。朋友们一直建议他上微博,但他一直没太留心。直到2011年7月,通商中国举办慧眼中国论坛,许振义无意中发现受邀的几位来自中国的演讲者都在微博上,互动频繁。他这才开始注册使用微博。

  目前许振义的微博吸引了6700多粉丝关注。他发布的微博内容主要涉及个人生活感受,对新加坡以及中国政治社会的看法等,有时也会转发新闻。除新浪微博,许振义也注册了facebook、twitter等英文社交网站。相对而言他认为以英文为媒介语的社交网站更具国际性。“由于微博用中文,上面绝大多数是中国人或华人,谈论中心和课题也主要在中国。” 许振义表示,微博这概念在新加坡还比较新,短时间内应会有增加趋势。但新加坡华人掌握华文的能力差强人意而且每况愈下。同时微博上主要都是中国的时事、生活等信息和讨论,“长远来看,在新加坡使用微博的人不可能非常多。”

  许振义认为交友是他上微博的最大收获。他通过微博结识了许多新移民朋友,大家也时常通过微博组织同城聚会。“我通过华文微博与新移民的互动相当多,我觉得这是促进彼此了解的一个不错的交流方式。”

  微博帮助他提高华文水平

  与许振义“差强人意的华文水平或许成为阻碍新加坡人使用华文微博的桎梏”的看法不同,牙医何少雄却希望通过华文微博来帮助自己提高华文水平,以拓展在中国的事业。48岁的何少雄是新加坡人,美国加州大学生物化学和计算机双学士,哈佛大学公共卫生硕士和牙科博士,目前是牙科诊所执业者。他去年3月注册新浪微博。当时他到中国出差,到处都是微博的广告和标志,于是他也开始踏入华文的微博江湖。

  何少雄在美国20年,华文写作已荒废很久。最近几年因工作需要频繁使用华文与中国同行和合作伙伴书面沟通。于是抱着练习华文的心态使用微博。“从微博上不仅能了解最新热门话题,还能学到很‘潮’的时髦用语。”

  何少雄的微博主要发布与医学、牙科行业有关的内容,利用微博与同行建立进一步的学术交流,逐渐得到许多关心牙齿健康的博友们关注。大家在微博中就相关问题向他提问,他一一耐心回复,一些博友还成了他的病人。“初衷本是学华文,现在逐渐从学习演变成传授知识,还结交很多同行、朋友和病人。”

  何少雄说,微博最大特点是实现了一种双向传播,分享信息的同时也成为信息收获者。“我虽然是土生土长的新加坡人,少小离家老大回,更像新移民。例如万圣节服装在哪里买,女儿小一报名手续和时间等,这些信息都从微博中获得。”

  “微博140字的限制,要做到每次都言之有物,简短而丰富,并不容易。我还要不断地阅读和练习。”(记者:徐鑫)

分享到:
留言板电话:010-62675178

更多关于 新加坡 移民 的新闻

@nick:@words 含图片 含视频 含投票

新浪简介About Sina广告服务联系我们招聘信息网站律师SINA English会员注册产品答疑┊Copyright © 1996-2012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