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路径导航栏
跳转到正文内容

娃娃考察团走进西点军校:修学还是观光

http://www.sina.com.cn   2012年08月21日 08:32   东方网-文汇报

  市场上游学产品走俏,却无法让孩子们体验原汁原味的异国教育

  娃娃考察团:修学还是观光

  纽约市郊80里外,西点军校静卧于哈德逊河西岸。这座享誉全美的军校影响力不止战场,更在政界、商界,甚至波及好莱坞的制片人和编剧。如今,它又多了一群“跨国小粉丝”——每年暑假,一批批中国孩子走进西点小镇,跟着“中国游学团”的导游旗,打量着“美国教育”。

  这种“娃娃考察团”正以井喷的速度扩张着。“去年参观西点军校时,门前不过四五辆大巴,接待井然有序;但今年,学校门口停满了大巴,足有20多辆,都是中国的游学团!”这是上海华申留学(微博)中心总经理赵抗卫最近与员工交流最多的一个细节。

  “游学市场越来越大,但怎么做,是个大问题!”十多年的从业经历,让赵抗卫对“井喷”多了一份谨慎。

  “修学”渐少

  路线横跨美国东西海岸,囊括环球影城、迪士尼乐园、“赌城”拉斯韦加斯、大峡谷等老少皆宜的景点,这是一个典型的美国游学团线路——说是旅游,也未尝不可。这就是而今市场上最普遍的游学产品。

  赵抗卫对此忿忿,“没有教学体验的游学,和旅游有什么区别?”

  十年前,第一次带着中学生去澳大利亚游学,赵抗卫如同孩子般兴奋。“走进一间教室,只见一根巨大的钢条在机器上滑动,轰鸣不止。这是一节物理课,讲授波的传动原理,老师完全没有照本宣科。”

  和许多早期游学团类似,那批中国孩子被编入当地课堂,接受两周原汁原味的澳洲中学教育。孩子们必修“木工课”,每个人要做沙发、桌子,要知道领几号钻子、多少刨子;“家政课”,学会使用洗衣机、修理下水管;也可以选修飞行课,在操场上跟着教练学习驾驶直升飞机。

  “他们的目标很明确,让每个人拥有生存能力,并且接受人的发展方向应该不同这个现实。孩子们可以选择难易程度不同的数学课。”看着中国孩子从惴惴不安到满脸放光,赵抗卫觉得,游学会在若干年后成为一种时髦。

  赵抗卫的想法其实在欧洲早有实践。1965年,一个名叫贝蒂儿·豪特的瑞典人创办了一家私人教育机构。在简陋的工作环境下,它凭着一个简单的理念起步:在暑假里,将瑞典的中学生送去英国学习英语。没想到,这种修学式的游历反响热烈。

  “游学的奇妙之处在于,通过短暂的间隔,从一个熟悉的环境抽身而出,进入陌生的文化,锻炼更好的沟通方式、文化理解,以及自我安排生活的能力。”英孚(微博)教育海外游学留学部中国区总经理姜楠说,贝蒂儿的实践是英孚教育的雏形,也是欧洲游学的起点。经历40多年发展,在欧洲,暑假送孩子去其他国家学习,成为再平常不过的事情。

  在这股游学潮中,游学绝不是简单的“将课堂搬到国外”。事实上,课堂教学和文化游历丝丝相扣。“在游学的课堂上,即便是英语学习,也绝不是人们刻板印象中的英语语法、句式学习。比方说,如果安排了莎士比亚故居参观,老师会先在课堂上分析莎士比亚的戏剧、朗诵十四行诗,把大家带回中世纪;在美国,如果安排了观看NBA球赛,老师则会先在课堂上教授篮球专业英语、篮球规则,甚至篮球运动员的小名、俚语,这都是美国文化的一部分。”姜楠告诉记者。

  有人说,周游列国的孔子是古代游学的先行者,而在现代意义上,游学承载的文化沟通作用更为深远。“游学伴随二战后的世界和平潮流、全球化进程而发展,希望在孩子们心中播下文化理解的种子,是国际跨文化体验的一种模式。”这是欧美国家对“游学”的普遍认识。

  只是,这种“修学式游历”在眼下的国内市场上越来越少,或者说越来越不招人爱。赵抗卫直言,今年年初曾去本市一所著名中学推广游学项目,结果以景点参观为主的团爆满,课堂学习团没有一个人报名。

  “市场规律”

  当游学日渐与课堂“告别”,远渡重洋的孩子们被拉到了大街上。

  前不久,烈日照耀的纽约街头,一群中国小孩在一家品牌直销店外席地而坐,大汗淋漓地啃着汉堡。路过的网友拍下照片,传上互联网。“这是北京一所小学的游学团,老师们正在名牌店里购物。”网友的考据瞬间把“游学”推至风口浪尖。

  业内保守估计,过去3年,游学市场以每年20%-30%的速度扩张。但有人“刻薄”地说,这种增长大可纳入旅游市场。从游学主办方看,旅行社、留学机构、语言培训机构、国际学校、传媒机构等与游学相关或不相关的机构,竞相逐鹿。而“游大于学”、“走马观花”,成为游学难以摘掉的标签。

  是多头竞争,是价格战,还是别的什么,导致了游学产品的异化?

  “游学几乎成了中小学奖励教师的福利。”一位资深游学领队抱怨,“学校老师就是我们的上帝,游学项目必须博得他们的欢心,他们才会向学生推荐。结果,旅游景点不断加入游学计划中,那是老师喜欢的。我们就跟旅行社销售似的。”

  根据记者调查,为保证稳定的消费群,游学项目多与中小学合作。校方对此态度积极,希冀着通过派出教员走进国外课堂,带回先进的教学理念。但现实并不如此。

  “我们总想着孩子飞了十多小时到国外,得多看点,多学点,但当我们拼命设计好项目,却发现都是无用功。学校的随团教师只关注游学团是不是会路过Outlets(品牌折扣工厂)。”令这名领队气愤的是,她曾在纽约大都会博物馆前力劝老师和学生下车参观,未果。最终,她独自参观了4小时,老师和学生们则扎进了时代广场、第五大道、梅西百货……事实上,家长(微博)往往会布置孩子“代购任务”。

  当游学领队聚在一起,带团的“奇闻异事”成了他们的共鸣。一名领队称,今年行至华尔街,3个孩子心血来潮比赛“摔手机”——看谁家的手机最牢固。结果3分钟不到,摔坏两部苹果手机、一部三星手机。

  “游学产品发展成这样,大家各执一词,但别忘了最简单的市场逻辑:消费者喜欢什么,市场往往会提供什么。游学的异化,何尝不能理解为物质对教育的侵蚀?个别教师与家长的短视与肤浅,对孩子物质上的纵容,实在令人泄气。”一名资深游学领队为“游学”背负的争议抱不平。

  回归与洗牌

  赵抗卫一直有个强烈的感受,孩子们并不喜欢景点游历。

  “记得前两年带加拿大游学团,我们安排了进入当地课堂学习一周,孩子们学习得很快乐,课程结束后甚至与老师难舍难分,一度情绪低落。本以为此后一周的城市游历与景点参观能让他们兴奋起来,谁知道他们更不快乐,有的孩子甚至嚷嚷着,‘老师,我们还是回去上课吧!’”这些奇怪的情况在美国团、欧洲团反复上演,赵抗卫和同事们开始找原因。

  “随着家庭支付能力的提高,现在的孩子,尤其是生活在大城市的孩子,跟随父母出国拓宽眼界的机会越来越多,如果游学还仅仅只是景点游历,孩子们当然提不起兴致。”在赵抗卫看来,孩子们需要“差异化”。东西方课堂有极大的差异,孩子们好奇;而东西方城市之间实则没有太大差异,高架道路,钢筋丛林,光从硬件看,北京、上海、广州等城市甚至超过了纽约、东京、伦敦。

  在业内看来,游学,应该更像是“微缩的留学”,有教学体验、有寄宿家庭,最重要的是,有与当地文化的交集。

  1999年,当英孚把游学项目引入中国,在把一批批孩子送出国游学的同时,姜楠陆续接到家长的电话,或质问,或投诉——国外寄宿家庭做完早餐后会放入冰箱,以保证新鲜度,而他们对待孩子的方式几乎等同于成年人,强调独立性,“要吃就自己拿”。中国的孩子起初并不理解这一套,起床后发现厨房空空如也,又不太会沟通,以为“没早餐可吃”,忍。憋了两天后,饥饿难耐,揣着一肚子委屈拨通了越洋电话,“爸爸,妈妈,我都没有饭吃……”又比如,国内的孩子习惯了长时间泡澡,却被“洋爸妈”告知“洗澡时间过长”。孩子为此又是一肚子委屈,“怎么这么节约,澡都不让人好好洗?”孩子们并不清楚,在一部分西方人脑海中,洗澡也是贯彻环保理念的场所,超过15分钟的洗澡是“难以容忍的”。

  “文化本没有对错,碰撞之后互相理解,就是文化交流的奇妙过程。”姜楠坚信,以教学体验为主的游历,是需要坚持的游学方向。而在赵抗卫看来,游学行业未来很快会有洗牌,旅游的归旅游,游学的归游学。

  当然也有人说,游学只是一个反映我们教育现状的窗口,治病得治本。(唐闻佳)

分享到:
留言板电话:010-62675178
  • 新闻薄谷开来一审被判死缓
  • 体育英超-范佩西首秀 曼联遭绝杀0-1客负
  • 娱乐蔡明神秘丈夫身份曝光 100封情书赢芳心
  • 财经湖南地税局:征存量房产税尚无具体安排
  • 科技新一轮搜索战役打响 360搜索成全站默认
  • 博客专家:房价可能跌50% 马未都:不懂城管
  • 读书毛主席追悼会许世友带枪 日少女杀儿弃尸
  • 教育小学生4万元海外游学 发烧一周无人理
  • 育儿违规爽身粉或致中毒 保姆虐婴(图)
  • 健康炎症不用抗生素用什么 耳屎是怎样形成的
  • 女性洋品牌抢滩本土情人节 范爷早秋造型
  • 尚品十大钻戒品牌情定七夕 千金一杯的干邑
  • 星座12星座一周忠告 测如何吃定你男人
  • 收藏鉴宝闹剧:拍卖公司参与恶意炒作
  • 更多关于 游学 的新闻

    @nick:@words 含图片 含视频 含投票

    新浪简介About Sina广告服务联系我们招聘信息网站律师SINA English通行证注册产品答疑┊Copyright © 1996-2012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