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四中校长:学生为什么要去日本修学

2012年12月23日12:12  新浪教育 微博   

  本文选自《刘长铭[微博]》的博客,点击此处查看原文

  在生活中,我们常常听得老年人这样问小孩子:“孩子!在哪儿念书呢?念的什么书呀?”意思是问小孩在哪个学校上学,学些什么。在我们古老的语言习惯中,上学就等同于念书或读书。过去人们以为,知识是写在书本里的,或者说只有写进书本的才是知识,所以人们常认为,上学就是读书,读书就是学习的全部。今天,我们对学习概念的理解已经大大拓展。书本中的内容绝不是知识的全部,还有许许多多的知识没有甚至不可能写进书本。原因很简单。人类的语言和文字表达方式有很大的局限性,有许多事情无法描述,至少无法清晰地描述。比如说一道美食,不论你用多少语言或文字来描述,也无法使读者体会其中的味道。要想知道美食的味道,只有品尝。

  学习何尝不是如此!有些知识可以从书本中获得,可以从教师的讲课中获得,但有些知识,确切地说,对生活的体验和对社会的认知,以及在此基础上所形成的态度和观念,就难以仅从课堂上获得。态度和观念的形成,或者说人生观、价值观的形成需要特殊的环境,需要特殊的“场”,只有置身于这样的“场”中,才能获得这部分知识,才能获得真实的体验和有益的经验,这是形成态度、观念和人生观、价值观的基础。人只有在适合的环境或者“场”中,才可以激发和产生更加深层次的智力活动和精神活动。几年来,北京四中开展了人文游学、赴日主题修学、农村义务支教以及多种形式的社会公益活动,我们将这些活动称为实践性教育或体验式教育,就是为了营造这样的环境或者“场”。体验式教育是学校课堂教育的拓展和延伸,也可以说,是对真实的社会生活的品尝。

  赴日主题修学是北京四中组织的一项大型境外学习考察活动。每次活动都对学生产生深刻的触动。为什么要选择去日本修学?因为日本是一个与中国有着特殊关系的国家。中国现代的进步和苦难都与这个国家相关。今天没有一个日本人不认识汉字,没有一个日本人不曾从对华贸易中获益;今天也没有一个中国人不知道日本商品品牌的,日本的技术或产品几乎渗透到了中国城市的每一个家庭。然而,我们对日本的了解是不够的,甚至是很不了解。此外,我也必须坦言,日本有许多方面值得我们学习,不仅仅是技术。

  北京四中2012年赴日修学的主题是“见微知著”,意在通过对一些生活细节的考察来认识日本的社会与文化,并发现值得我们学习的东西。凡去过日本的四中学生,都会对日本人的国民精神、职业精神留有深刻印象,都会为日本人一丝不苟、注重细节、追求完美的精神所打动。一位学生在感言中写到,

  “通过体验日本服务业每个工作人员的每一个微笑与问候,通过日本人民在灾难过后的深刻反省,我领悟到这一岛国之所以能够在狭小的国土上创造奇迹的原因:以微建著。日本人通过将每一个细节都做到最好并将这些细节汇聚在一起形成自己的民族精神,实现了综合国力的提高与人文素养的提升。”

  这些精神的养成无疑与学校教育密切相关。

  我曾在一年的冬天去日本,在大街上看到一群小学生穿着短裤短裙。我问身边的日本老师,他们会不会冷?老师回答说,不会的,如果冷,他们就会运动。这样的观念在中国是很难被家长[微博]和教师接受的。日本学生的礼貌和服务精神是值得我们学习的。我们这个曾被称为礼仪之邦的民族,今天要向日本民族学习礼仪了。日本地震后井然有序的社会秩序令全世界震惊和钦佩。我曾看过一组照片,内容是日本小学生在食堂劳动的情景,而我们绝大多数城市中的孩子是很少劳动的,而我们总希望孩子能得到别人对他们的无微不至的照顾,不论是在学校还是在家里。日本能够创造出许多方便生活的产品,很可能与他们从小就参与各种劳动实践有关。劳动能激发人的创造欲望,没有劳动就没有创造,这是一个简单的道理。日本是一个科技发达的国家,同时又很好地保持了民族的传统,这也值得我们借鉴。古人说,知耻而后勇。敢于承认自己不足的民族才是最终能够强大起来的民族。我们过去曾经辉煌过,但现在落后了。我们承认落后,承认不足,我们要向先进的国家学习。

  学生到农村支教是北京四中开展的另一项体验式教育。如果说学生赴日修学是为了开拓眼界,农村支教则是为了了解国情,用四中老师的话来讲,“到农村去,那里更中国”。四中学生能为农村做些什么呢?他们能给农村带来变化么?也许他们不能改变什么,而能改变的是他们自身。个体的变化是微不足道的,但是,千千万万个变化了的个体汇聚在一起,就是社会的巨大变化。与在课堂上听教师的说教相比,与伸手向家长要钱要物捐助相比,也许支教给别人带去的实惠更少。然而,支教对于学生来说是一次深刻而难忘的人生体验。这种体验是一颗埋藏于内心的种子,是一种聚集于内心的潜能,终有一天种子要发芽,能量要迸发,为社会增添一片绿色,为社会的发展注入一份动能。这里的种子和能量,就是一个人的社会理想和信念,就是人生观和价值观。一个学生曾讲述过一个令许多人动容的故事。在一个班的支教活动中,全班同学决定集体资助一个农村孩子上学,完成他或她所希望的全部教育。挑选这个学生的工作就责成她来完成。她后来写到:

  真正挑选起来却是我平生经历过最痛苦的过程。看着那些还对自己未来充满信心的孩子们,我实在狠不下心选择他们中的一个。我觉得自己是在作孽。当支教的最后一天到来,我把董子滕单独叫出教室时,我的心像刀割一样。我放弃了剩下那些同样鲜活的生命,让他们只能留在原地看每天的太阳升起。这一切,只因为我的一个完全个人的判断!当子滕知道了我们的资助计划,扑倒在我怀里大哭的时候,我也哭了,我特别想对她说,孩子你知道你有多幸运么?我这一生都对不起剩下的那200多个和你一样的孩子啊!……从此以后,消除贫困成了我一生的追求。

  如果问,学生从修学和支教活动中收获了什么?我认为是目标和责任。我从不相信这些都能从课堂上或书本里获得,从不相信能从无休无止的听课、测验和演练习题的过程中得到。真正的教育无所谓课堂内外和书本内外。如果认为只有课堂上的活动才是学习、只有手捧书本才是学习的话,那我只能说,这是对教育本质和学习本质理解的浅陋。这就好比一个人想通过背诵菜谱来知道美食的味道一样荒唐。我相信,将学生带进一个更为广阔的天地,使他们亲身感知更为真实的世界和社会,使他们获得更为丰富的经历,让他们获得服务与付出的体验,并从中获得愉悦,那才是一种真正的、能使他们获得幸福与快乐的生活体验与生命历程,那才是实实在在的成长,那才是真实的教育。

分享到:
意见反馈 电话:010-62675178保存  |  打印  |  关闭

猜你喜欢

换一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