弃考留学热:文凭贬值读书无用折射高考之困

2013年06月09日10:58  半岛都市报    

  同样是寒窗苦读十余载,同样怀揣着人生梦想,可当大多数考生们端坐在考场努力拼搏时,却有一群同龄人选择了放弃,这就是高考[微博]弃考者。一边是高校扩招、生源减少,录取率年年攀升,一边是高考弃考人数在以每年接近 10万人的速度增加 ,今年全国高考预计约有百万左右学生选择弃考,即便是已经报名参加高考的考生,也有不少人最终没有走进考场。这些弃考生为何放弃号称能够改变命运的高考?高考与弃考生之间到底谁放弃了谁?

  30人考场里缺考17人

  6月7日上午8时50分,记者赶到位于青岛市招考办的高考考场电子监控中心,36块大小屏幕上显示30个考点的考生们开始陆续走进考场,可以网上巡查全部1254个高考考场。

  记者注意到,有一些考场考生人数明显偏少,莱西1中南校、青岛2中、胶州2中、青岛15中等考点的个别考场,4排座位只坐满了一排或一排半的考生。青岛9中、胶南1中的一个考场内还出现了只有1位考生单独考试情况,出现了偌大教室里面2位监控老师只监考 1名考生的局面。

  “这些考场应该都是‘尾考场’,每个考场是安排坐30名考生,尾考场安排的是多出来的零头,每个考点最后一个考场并不一定都是30人,可能20多个可能10多个,甚至是1个人。虽然这种考场的考生人数比较少,但监考老师不能少,还必须是2人。”市招考办有关负责人解释说,这些考场空出来的桌位并没有发试卷和草纸,显然是没有安排考生坐,空着的桌子并不代表缺考。

  按照桌子上只要发放试卷和草纸就算安排考生标准,记者发现,仍然有一些考场没有坐满,从两个到五六个不等,比如即墨市北中学一考场内就有2人缺考。而平度的一处考场内,30个座位只坐了13名考生,剩下17张桌子上面摆着试卷或草纸,当时时间是9点12分。“这应该属于缺考情况,老师是先把试卷和草纸按考生人数发下去,过了15分钟以后,考生如果不来就要把这些再回收上来。”市招考办这位负责人表示。

  越来越猛的“弃考潮”

  曾经放弃高考只是极个别的特例,但如今却是引来社会各界极大关注的一种趋势。

  对于大多数普通人来说,高考是迈向成功的主要途径,这才有了几十年来千军万马过独木桥的壮观景象,那时放弃高考基本都是无奈之举,高考人数逐年增加。但2009年成为一个分水岭,那一年是中国的“90后”第一次大规模出现在高考场上,伴随而来的便是越来越猛的“弃考潮”。2009年全国有1020万人报名参加高考,高考人数首次下降,之后又从2010年的957万人到2011年的 933万人、2012年的 915万人,今年则再减少了3万人,成为912万人。

  高考人数逐年减少背后就是高考弃考人数不断增加,据教育部发言人透露,近五年来全国高考弃考率基本稳定,约为10%,以每年接近10万人的速度在增加,照此计算,今年全国弃考学生大约为100万人。

  青岛乃至山东的招考部门每年并不会专门公布应届高中生弃考人数,这些年即使已经报名参加高考的考生,临到考前选择弃考的也不少。

  “2011年的时候,曾经摸过一次底,发现青岛有近一成的高中应届毕业生直接放弃高考报名,人数大约在三四千人左右,如今弃考人数可能还维持这个水平或略高。”市招考办一位负责人分析表示 ,青岛弃考学生大部分是由于成绩相对落后而对高考不抱希望,有意提前参加工作或参军的学生,还有一小部分是准备出国留学[微博]的学生。

  “高考这条路太窄了”

  这是萦绕在众多人心头的问题。千军万马不再去挤高考独木桥,城市孩子原因是出路多了,国内大学满足不了需求,只要家庭经济情况允许,就会踏上留学之路。

  青岛2中高三生孙睿瑶是今年高考应届生,然而与大部分在考场里奋笔疾书的考生们不同,孙睿瑶放弃了今年高考,通过参加美国大学入学考试——ACT考试被美国罗格斯大学录取,她决定毕业以后定居美国,在国外发展。

  6月6日,当多数同龄人为考前做着最后准备时,孙睿瑶在位于北京的美国驻华大使馆[微博]办了签证,一切都按照她自己计划的进行着,中国高考离她已经很遥远。“高考这条路太窄了,出国发展的空间更大。”孙睿瑶回答很直接,她最终决定放弃高考 、准备出国是在高二上学期的时候,之前从高一开始她一直处于犹豫、纠结的阶段。

  “我是一名体育生,当时通过特长考试上了2中。”孙睿瑶还告诉记者,同济大学[微博]的招生办的负责人曾告诉她,如果她坚持锻炼体育特长,同济大学愿意录取她。但是因为不能自由、优先地选择专业,孙睿瑶放弃了这次机会。7月底,孙睿瑶便会去美国读书。

  青岛15中学生穆天舒也放弃了这次的高考机会,将去美国华盛顿大学西雅图分校留学。“在国内,我成绩考不上好的大学,所以想出国寻找机会。”穆天舒告诉记者,她从初中时就萌生了出国留学的想法,高二、高三时这种想法更加强烈了,“ACT考试只要考数学、英语、阅读和自然科学四门就可以了,而且数学考试考的范围只涉及初中和高一的知识点,高考却考得很难了。”

  文凭不再意味着好前途

  1中副校长邢桂范表示,过去只是成绩不好的学生被动将留学当退路,如今却是成绩优异学生主动视留学为出路,不少人都是班里甚至全级部的尖子生。记者采访获悉,今年青岛1中、2中、9中、58中等高中就有400多名应届生放弃高考选择留学,美国高校成为首选,仅青岛大学ACT中心今年送往美国的留学生就有61个应届高三生。

  同样是弃考 ,作为弃考主力的农村学生,则是因为升学无望或只能上一般学校的情况下选择放弃,提前走向社会,两类人群呈现两极化趋势。将今年“史上最难就业季”与100万人放弃高考相联系,或许能够带来更多思考 。高考→上大学→国家分配工作这条脉络已经成为过去式,如今拿着文凭却找不到好工作的大学生大有人在。

  “高中对于这些尖子生流失虽然觉得可惜,但学校对于学生弃考选择留学的态度是既不支持也不反对,毕竟这是考生自己的权利。这是城市的情况,据我所知,读书无用论在农村比较流行,现在文凭含金量贬值,大学毕业并不代表能找到好工作,对于农村学生来说,早工作早挣钱更现实,觉得读大学的性价比低。”邢桂范表示 ,很多弃考生都觉得考不上重点大学还不如不上,上个大专甚至一般本科被认为得不偿失,直接证明是山东去年本科二批和专科录取出现大面积空缺。

  “以前多是家庭贫困的农村学生,近些年随着资助政策的不断完善,因贫困辍学学生大幅度减少,但这几年我们每年仍有已经录取的考生,不到学校报到情况,基本上都是被国外大学录取。”中国海洋大学[微博]招办主任刘贺认为,弃考不排除有小部分人因为高考压力过大或自觉高考无望而弃考 ,但更主要的原因是越来越多的考生选择出国读书,以及因无法负担大学学费和大学毕业后难就业而选择弃考。

  应创造多元成才渠道

  “在正常的教育环境中,弃考是很正常的现象——所谓‘弃考’,就是对高考以及未来求学的选择,有的学生在高中毕业时选择参加高考报考大学,有的学生则可选择直接参加工作,或者工作多年后再考虑上大学。然而高考弃考在我国,目前却是一个并不正常的现象。”21世纪教育研究院[微博]副院长熊丙奇[微博]分析表示,之所以出现这种不正常现象,是因为高考弃考更多是无奈的选择,这就出现一个令人困惑的景象:在面对高考焦虑时,不少人士希望大家有多元选择,不要走上大学一条路,而真有学生放弃高考时,却觉得很可惜。

  熊丙奇认为,面对高考弃考人数逐年增加的局面,我国教育部门和高校必须反思,反思的思路不是高考独尊,强调高考的权威性,而是应该努力推进教育多元发展和创造多元成才渠道。

  “如果教育多元发展,每所大学都按自身的定位,办出个性和特色,那么,大家就不会有所谓的‘名校情节’,也不会只要家庭经济条件允许,就去选择‘洋高考’。这需要我国教育部门取消一系列教育歧视性政策,落实学校办学自主权,促进各类学校平等发展。”熊丙奇表示,如果成才模式多元,高中毕业不参加高考 ,而是直接工作,也得到社会认可,且今后的人生发展空间不受局限,不会因没有大学学历而被另眼相看,也不会因为先工作再高考进入一般院校而受“第一学历”歧视,放弃高考直接工作之路,也就不会令人担忧,这需要我国打破“唯学历论”,建立全新的人才评价体系,并消除就业中的歧视。

  看看国外咋高考

  6月7日,记者采访了在美国、日本和法国的三位留学生,讲述他们眼中的国外高考。

  美国两种考试,一年多考

  刚从美国读研[微博]回国的岛城市民小贺告诉记者:“美国不实行全国入学考试,中学生申请大学可以参加两种考试,这两种考试就是美国的高考 。”小贺告诉记者,美国的“学业能力评估考试”(SAT)一年举行7次考试,而“美国大学测评考试(ACT)”一年举行5次考试。

  据介绍,这两种考试的内容分别有所侧重。“SAT考试内容很像是智力题,内容和高中所学知识没有多大关系,主要考的是学生的逻辑、分析、推理能力等。而ACT和国内的考试有点类似,只要选择最好的一次成绩来申请大学就可以。”小贺告诉记者。

  不过,记者了解到,美国学校录取的时候不单单是看成绩,分数只是录取的一个方面,他们更看重的是高中的成绩单、教师或者一些重要人士的推荐信、参加社会活动的情况等。

  日本要想进大学要过两关

  在国外工作的 25岁中国姑娘薛洁告诉记者,现在的日本学生要想进入大学一定要过两个关卡。日本学生首先需要参加“大学入学中心考试”,在每年1月下旬的星期六和星期天两天举行。记者了解到,这个考试主要测试基础性的知识,不像国内一样分为文理科。“过了这一关还要参加各大学的‘自主招生’考试,这个要根据大学入学中心考试的成绩来进行报考。”

  “日本高中生的用功程度也是很惊人的 ,我以前房东的孩子参加高考每天都要学到深夜,每天睡眠时间都只有四五个小时,而且日本有各种各样的补习班。”薛洁说。

  法国考[微博]试分三科,都要考哲学

  “法国的高考时间和中国的高考时间差不多,都是在六月份,而且作文题目也和国内一样都很受关注,而且很有意思。”毕业于中国海洋大学新闻系的丁鹿如今在法国巴黎三大学传播学,提起法国高考她印象最深刻的就是法国人对逻辑、伦理和哲学的重视。

  丁鹿告诉记者,法国的高等教育结构比较复杂,一般本科三年一年发一个文凭。“法国的高中生进入大学,首先一定要得到由学校统一颁发的高中毕业证书后,才能参加高中的会考。”丁鹿说,法国的高中会考属于全国性考试,每年举行一次,分普通类会考及技术类会考两大类。普通类会考分三组:文学组、经济社会学组和科学组。“很有意思的是,这三个科都要考哲学。”

  “法国的哲学题目也都很有意思,你可以去网上搜索一下,有的内容很好玩,有的也会让考生抓狂。”丁鹿告诉记者,去年的哲学题目包括“所有信仰都与理性相悖吗?”“工作,仅仅就是为了做个有用的人吗?”“评点卢梭《爱弥尔》中关于‘教育’的一段论述。”

  文/记者 单俊楠 实习生 王彩云

 

分享到:
意见反馈 电话:010-62675178保存  |  打印  |  关闭

留学信息查询

(共有550家机构,924位留学顾问)

留学机构搜索

留学顾问搜索

猜你喜欢

看过本文的人还看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