留法女艺术家谈留学:从艺术开始跨界

2014年01月08日11:25  《留学》杂志    

  留学[微博]对人最大的影响,

  是经历过生活的磨难,

  经历过不容易的日子,

  你会更有分寸感,

  更懂得平等和付出。

  —肖戈

  肖戈只看这硬朗的名字,完全想象不到对方是一位柔软、天真、稍微有些词不达意的女性艺术家。

  上海老水泥厂油罐房,最近变成了一个看起来光怪陆离的艺术展区——西岸2013:建筑与当代艺术双年展,“亚洲首个跨媒介国际大展”刚刚在这里闭幕。在一众“身着黑色礼服的建筑师们和身形懒散的艺术家们”之间,肖戈的身份显得有些特别:毕业于巴黎艺术学院、毕业全票获得“评审团亲和奖”的当代艺术家,在这次双年展当中却并非扮演艺术家的角色,而是本次活动的新闻官。“是朋友拉我去帮忙,因为之前也做过类似活动的新闻官,可能是做得还不错吧!”肖戈的声音听上去是腼腆的。

  追溯之前的人生,肖戈的履历包括:油画家、当代艺术家、国际文化交流工作者、策展人、新闻官,跨界意味十足;她还因“暖冬计划”而在圈子里小有名气——为了对抗对艺术区的拆迁,肖戈通过举办艺术展的方式,最终赢得了2000万的赔款。“说白了,这就像是朋友被人欺负了,我去帮忙打架。”

  70后的肖戈出生于艺术世家,在留学法国之前,生活在安稳舒适的氛围里。她的母亲也是一位画家,在肖戈16岁的时候,母亲作为巴黎驻地艺术家,在那边生活了6个月。这些日子,让母亲深深爱上了这座艺术之都,并埋下一颗种子:以后一定要送女儿到巴黎去留学。

  从中央美院毕业之后,肖戈很乖地参加了4个月法语语音培训,然后就这样出发了。“我并没有像很多其他留学生同学一样,对自己未来有清晰的规划、非常有计划性地去融入圈子或提升学业,反而比较随性,加上语言不太通,就一直活在自己的小世界里,每天除了画画,很少和同学出去玩。”这个状态,在肖戈的回忆中,感受是灰暗的、压抑的,但对艺术却有重要的激发。“整天和法国同学老师在一起,却完全听不懂他们说话;每天看到的都是法语文字,却什么都看不懂。这很像一个隔离层,世界很安静,很少打扰,而人的直觉变得更敏锐了。”

  在这样的心境中,肖戈画出了许多“日后不可能再画得出来”的笔触,从现在的眼光看,这或许是留学带来的一件意外之物。但更重要的影响在于,从一个乖乖女到成年人,彻底的独立和蜕变。在法国,肖戈懂得了这世界上没有什么是白白拥有的,一切都要靠自己的劳动去获得,这一点,是她对海归这一人群的整体评价:“在合作中,海归们通常都更为单纯,也更有做人做事的分寸感,他们是经历过生活的磨难的,更懂礼数。”在法国,肖戈还亲眼见识到政治上自由、人格上平等的社会文化,为艺术带来怎样的影响。“我的同学里,有前总统的女儿,有大商人的孩子,有很多来自其他国家,家庭地位很高的孩子。但他们从来没有什么明显的特权痕迹在身上。他们反而比很多在巴黎的中国学生更热爱艺术,愿意为艺术付出和投入。你看得出来那是一种发自内心的热情。”

  这些因素对人的影响,在很多年后才显现出来。肖戈的“暖冬”计划,被媒体誉为“艺术介入社会”的典型案例。许多艺术家面临过被驱赶的尴尬,在肖戈之前,还没有人用艺术展览的方式,成功地捍卫自己 、自己所属的群体,争取到权益。肖戈用一个柔软的女性形象,专业的策展和宣传,维护了艺术家的尊严,更维护了一份社会公正。“有时候,越是单纯的初衷,越容易为你带来意想不到的结果,我的人生从来没有设计,却充满了戏剧性,可能就是这个原因。

  肖戈

  又名肖歌,艺术家,策展人。出生于上海,现生活工作于北京、巴黎。先后就读或毕业于中国美术学院[微博]附中;中央美术学院[微博]版画专业;埃克斯-普罗旺斯美术学院;巴黎美术学院油画、多媒体综合艺术专业;巴黎服装工会高级服装学院;巴黎八大DESS国际文化艺术交流与合作专业等。

 

分享到:
分享到:
意见反馈 电话:010-62675178保存  |  打印  |  关闭

留学信息查询

(共有550家机构,924位留学顾问)

留学机构搜索

留学顾问搜索

猜你喜欢

看过本文的人还看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