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归热源于中国机遇 创业需“支持系统”

2014年03月03日16:00  中国新闻网    

  记者采访尹波的当天,他正在为第二天率团去加拿大举办专场招才引智活动做准备。26岁大龄留学[微博]日本,在那里赚到了人生的第一桶金之外,他还“意外”发掘了一个商机,并开始了自己真正的创业历程。说是意外,其实也不算。采访中记者发现,尹波属于真正的行动派。他在日本勤工俭学期间曾做过100多个行业,别人眼中一份份简单枯燥的工作,在他看来却是洞察市场商机的机会。

  尹波用亲身经历证明了一个真理:机会永远是留给准备好了的人。

  创业要善于发现商机

  记者:你的集团旗下有很多企业,业务范围不仅横跨了低碳环保、智能科技等高新技术行业,也有做粮油、物流以及产业链配套业务的传统行业,可以说是“多点开花”。对于发现和捕捉商机,你有什么 秘诀吗?

  尹波:这些企业的创立可以说都是有故事的。我成立的第一个公司是二十一世纪机械电子,公司的起源还要追溯到我在日本勤工俭学的时候。我26岁的时候去日本留学,比别的留学生年龄大一些,也比他们多个心眼。当时有个很苦的活儿,就是到码头去装集装箱,但待遇很高,3、4个小时的收入可以达到千把块人民币,其他留学生可能就冲这个来。但我在干的时候就琢磨,我装的这东西是干什么的,用到哪儿去。工作间隙的时候我就问老板,这些东西是干什么的?老板说这些是焊工废料,废旧电线电缆什么的。那这些东西是干什么用的?老板说这是原料。我就纳闷了,这哪是原料啊,就这些废电线,把外头包的皮子拉开留下里面的铜芯,能干什么用呢?老板说用处可大了,做电话线,做炮弹,做什么都需要这个。那我说这东西能不能运到天津去?对方说可以啊,给钱就能运。于是我就马上动脑子,跟家里联系,战战兢兢进了一箱回国,没想到利润还不错。之后就开始大批量进货,之后成立了公司,就这么做起来了。

  发现商机是一个企业经营者的必备素质。在国外读研[微博]究生的那些年,我给自己定下一个打工原则,同种类型的工作不做第二次,因此我做过的工作涉及100多个行业。别人眼中一份份简单枯燥的工作,在我看来却是洞察市场商机的机会。

  我是东北人,比较豪爽、讲义气,这么多年下来也结交了不少各行各业的朋友,一些企业的成立是因为一些因机缘巧合促成的合作。我经常说,不求回报,必有回报。要做事,先做人。

  记者:这么多不同领域的企业,在管理上有什么共通的方法或者经验吗?

  尹波:这些年有很多人跟我建议,说要走专业化道路,要做百年老店,做生产型企业等等。我跟他们说,这要因人而异。我本身是学经济管理、产业结构这方面的,我擅长的就是管理,我所要做的就是建立一支专业的管理团队。而至于各个领域内专业技术的活儿,自有专业的人去做,不用我操心。所以我的管理方法,就是让专业的人做专业的事。

  海归热缘于中国机遇

  记者:20多年前你到日本留学,勤工俭学赚到人生的第一桶金,也奠定了之后创业的基础。现在国内的大环境和那时候相比有哪些变化?

  尹波:那时刚刚改革开放,商机很多,但同时也存在着混乱无序的情况。现在整个市场越来越规范,经济也在飞速发展,变化很快。其实当时在日本时,就有很多有心人已经注意到了中国的发展,认为中国经济将迎来一个高速发展时期,机遇可能比日本更多,但在人的整个素质、精神方面要达到发达国家的文明程度还需要时间,现在看来果然是这样。

  记者:近年来形成的海归回国热,除了海外经济不景气,工作难找之外,还有其他的原因吗?

  尹波:就业难这是其中一个因素。我在日本、加拿大都有过经商经验,根据我的观察,在日本、加拿大等地,就业确实不那么容易。但海归回国潮的兴起,决不仅是因为这个,更重要的是中国机遇对大家的吸引力。

  加拿大前几年大搞技术移民[微博],把我们国家好多高层次的人才吸引过去了。大批人才聚集到当地后,却发现找不到自己合适的位置。很多高层次的专业人才只能到超市里当收银员,这真是人才的巨大浪费。当然这些国家发展得早,社会福利等方面非常好。有人选择了当地安逸、稳定的生活,但也有很多人回流了。为什么要回来?一个是感觉自己学了这么多年,应该有机会发挥自己的特长,这种机遇在处于高速发展的中国最多,他回来了就有用武之地。同时,中国的发展也造就了无数商机,这些才是吸引他们回国的根本原因。

  海归创业需“支持系统”

  记者:近几年针对海归回国创业,国家和地方都推出了一些优惠政策,你认为目前海归回国创业还存在着哪些困难和问题?

  尹波: 前年我曾做过小范围的调查,涉及59名海外高层次创业人才。调查显示,海归回国前担任大学教师的占5.2%,科研机构研究人员占29.2%,公司职员占19.8%,企业工程技术人员占27.1%。没有创业经验的留学人员占80.2%。

  这说明,大部分海归创业者没有创业经验,包括在国内的创业经验,因此,他们的创业之路一般会遭遇严重的水土不服。同时,海归回国创业还存在融资难的问题。他们长期生活在国外,在国内一般没有房产等不动产做抵押,加上过去在国内没有信用记录,造成融资困难。

  我建议,要建立对海外高层次创业人才全方位的支持系统,搭建创业交流平台,完善信息服务平台,定期举办归国留学生沙龙活动,进行创业指导,帮助了解国内外市场环境等相关动态。已经孵化成功的留学生企业,可现身说法指导新企业开拓市场。

  另外,一些华人加入外籍后,回国要办签证,程序麻烦。还有就是逗留期限的问题,我认为对这些抱着一片赤诚之心回国投资创业的华人,不应把他们拒之门外,对停留期限的设置可以根据情况,有所区分。

  记者:留学已经成为很多年轻人重点考虑的发展道路之一,你对他们有什么建议?

  尹波:首先,在国内的年轻人,有条件的话一定要走出去,不能做井底之蛙。出去之后才知道世界有多大,才能开阔视野。视野开阔了才能找出差距。但是我还要建议,出去了一定要回来。我感觉在国外长期待下去会很安稳。比如在加拿大,待久了太安逸了,人会变得没有斗志,也会错过很多国内的机遇。我感觉把国外学到的先进东西拿回来大展拳脚,这样是最好的。

  记者:我注意到你的企业大多开办在天津滨海新区内,对于投资环境,你认为最重要的是哪些条件?

  尹波:政策、资金、平台是科技型企业将产品推向市场的三把“利剑”。我现在在滨海新区落户,那里除了创新资金支持外,新区政府、高新区管委会等部门也为企业产品走向市场提供全面的信息、搭建良好的合作平台,帮助产品寻找“好婆家”。比如我们公司旗下的节能灯,就广泛应用到上海虹桥机场、天津各大高校等近20个单位中。同时“太阳能景观以及庭院系列节能灯”、 智能节水装置等智能环保设备也获得了诸多国内订单。未来我希望可以进一步抓住市场商机,继续设立产业链条上的配套公司,推动公司低碳、环保、智能领域等全产业链发展。(周佳)

分享到:
意见反馈 电话:010-62675178保存  |  打印  |  关闭
猜你喜欢

看过本文的人还看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