瑞士达沃斯中餐厅“Zauberberg”总经理丽莎-王(Lisa Wang)讲述20年中国软实力变迁。
作为全球影响范围最广的菜系,中餐早已将独有的精致和美味传遍了七大洲五大洋。丽莎-王(LisaWang)经营的这家“Zauberberg”即是其中一员——作为瑞士达沃斯首屈一指的高档中餐厅,“Zauberberg”在经营20年间接待了无数中外贵宾——在觥筹交错、推杯换盏间,中国软实力版图的变迁也跃然纸上。
作为全球影响范围最广的菜系,中餐早已将独有的精致和美味传遍了七大洲五大洋。丽莎-王(LisaWang)经营的这家“Zauberberg”即是其中一员——作为瑞士达沃斯首屈一指的高档中餐厅,“Zauberberg”在经营20年间接待了无数中外贵宾——在觥筹交错、推杯换盏间,中国软实力版图的变迁也跃然纸上。
在达沃斯当地,有两样东西最为著名——滑雪、世界经济论坛(World Economic Forum)。而作为全球物价最高的小镇之一,达沃斯注定只欢迎少数人。一位当地司机告诉我:这儿面积小,人多物价又贵,要不是因为工作关系,没有人愿意来达沃斯。然而,正是这样一块弹丸之地,每年总能聚集全球最有影响力的一批人。
达沃斯世界经济论坛自1971年创办至今,已逾40年历史。论坛主席克劳斯-施瓦布每年都会邀请来自数十个国家的千余位政商界领袖参会。刚刚过去的2014年冬季达沃斯论坛一如既往地群星闪耀,包括联合国秘书长潘基文、美国国务卿约翰-克里、金融大鳄索罗斯、全球首富比尔-盖茨等政商名流均悉数登场。
2014年冬季达沃斯论坛群星璀璨,美国国务卿约翰-克里受邀出席并发表主题演讲。
随着时间的推移,中国经济总量不断攀升,中国的影响力也在潜移默化地发生改变。对于餐厅总经理丽莎来说,最直接的体现就是每年来用餐客人的构成变化:“我93年来到达沃斯,当时来餐厅吃饭的华人数量只有现在的十分之一;香港人来达沃斯的不少,新加坡、马来西亚、印度尼西亚的也很多,但来自中国大陆的就很少。”
除了人少,90年代初来达沃斯参会的中国客人,对于欧洲人的习惯也不甚了解。“当时的中国人,到了餐厅都是大呼小叫,高声呼喊服务员;欧洲这边的客人不习惯,中国人一嚷嚷,他们就以很奇怪的眼光看着,还以为发生了什么事。”丽莎笑道:“另外,中国人老是在餐厅里走来走去,不像当地客人都静静地坐着,也不怎么给小费。”
在丽莎看来,中国人海外形象的转变是从97年开始:“香港回归之后,来达沃斯的大陆人变多了,当时很多国内企业的老总来欧洲谈生意,我们餐厅也忙得不可开交。”在丽莎的记忆里,那时中国人都是来谈大型投资项目的,而欧洲人也希望中国企业家过来投资,所以他们开始结交中国朋友,尝试了解这个东方大国。
“来我们餐厅吃饭的有万达的王健林、海航的陈峰,SOHO中国的张欣和潘石屹也都是我们的座上客。”丽莎笑眯眯地回忆:“阿里巴巴[微博]的马云[微博]也来过很多次,他穿着很随意,没有架子,是很容易交流的客人;成思危在十多年前也光顾过,对他的印象就是学者,气质很好。”丽莎表示,现在来达沃斯的中国人素质越来越高,都很讲礼貌,不比老外们差。
王健林
随着中国软实力的提升,越来越多的中国面孔出现在达沃斯论坛,其中不乏中国首富王健林等重量级人物。
除了个人素质显著提升,中国人与外国人的相对地位也在发生倾斜。“以前外国客人与中国客人吃饭,中国客人买单的居多;可现在买单的都是老外,完 全倒过来了。”丽莎觉得没什么不妥:“现在中国经济发展这么快,在国外的中国人腰板也挺直了;以前中国客人请老外吃饭都是为了交朋友、谈生意,可现在都是 外国客人主动找中国人谈生意。”
中国人海外地位的变化也体现在老外对学习中文的态度上。“以前中国与海外接触并不密切,但现在你看看,多少老外学中文,有的说得比我还好,我都 惭愧了。”丽莎讲到这里很自豪:“现在这些老外对中国都非常感兴趣,对于我们海外华人来说,只要祖国强大,我们这些华人都倍感光荣、有面子。”
丽莎是新中国最早一批海外移民[微博],家里亲戚在50年代初就去了英国。她73年抵达荷兰开始海外生活,20年后,她从荷兰搬到了瑞士达沃斯。作为酒 店管理专业的博士毕业生,丽莎在达沃斯的中餐厅“Zauberberg”一干就是20年。她吃苦耐劳、适应力强,在丽莎的带领下,餐厅营业额比之前翻了好 几倍,店面也完成了扩建。
40年移民海外的经历,让一个离家时还不到18岁的小女孩,变成年过半百、儿孙绕膝的老人。回眸40年来外国人对中国人态度的转变,丽莎仍然感 慨不已:“之前由于语言障碍、生活方式不同,外国人对中国人的态度总是不太一样;可现在他们对我的态度转变很大,我相信今天中国人出去,要比之前体面得多 了。”
也是由于达沃斯论坛的关系,丽莎从一开始不关心财经新闻,到现在定期浏览国内财经网站。“成思危、马云、王健林这些人的新闻、资料、照片都是我 从网上读到的,国内客人来得多了,我也开始关注这些信息。”丽莎表示:“在中国做生意的外国人也给了我不少国内的信息,一些老外朋友甚至说——我带你去国 内某某餐厅吃饭。对目前国内的情况,老外比我还熟,可见他们对中国挺有信心的。”
谈及“中国之后下一个超级大国是谁”的问题,政治、经济学家们往往要考虑诸多要素;面对同样问题,丽莎的回答却十分接地气:“我觉得印度发展得 挺不错的,他们在达沃斯的大型活动都办得很好。”而当话题重新回到中国,丽莎的言语里满是喜悦和自信:“在苏黎世、洛桑、日内瓦的中国客人挺多的,现在中 国人的数量是以前的6到7倍。”
作为中国经济奇迹的亲历者,我们恐怕无法完整体会中国大国崛起中那些微妙的起伏变化。而在达沃斯的会场上,在迎来送往的喧嚣里,戴着厚厚面具的高官巨贾们也很难读到彼此的真 情实感。可在达沃斯的这家中餐厅,丽莎以旁观者的身份见证了中国软实力20年来的沧桑巨变。比起在达沃斯与我侃侃而谈的政商名流们,丽莎的每个回答都显得 更加质朴、真诚、有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