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网长3月12日电(记者段续、吴昊)随着越来越多中国学子开始放眼全球,由此而生的“留学[微博]热”催生了留学中介市场的繁荣。然而面对机构的“忽悠”和虚假宣传,消费者频频“受伤”。专家认为,新修订的《消费者权益保护法》启用在即,监管部门应加强资质审核认定,提高对留学服务欺诈的打击力度。
留学中介:申请高校好帮手
耿亮亮在长春读高二,家人打算让其高考[微博]后出国深造,联系中介后为其选择了几所意大利高校。“艺术类专业那边相对更有优势,中介给出的选择让我们不至于一头雾水。”他的母亲说,“花些钱还是很方便。”
而在许多高校中,努力复习托福[微博]、雅思[微博]的学子分身乏术,找个中介办理各项业务也成了不错的选择。
即将从美国宾夕法尼亚大学毕业的房媛告诉记者,早在进入南开大学[微博]的第一天就开始准备出国留学,一心要出国的她放弃了本校的“保研”资格。
时间紧张且精力有限的她经同学介绍,委托北京一家知名留学服务公司,自己则全心备战考试,最终如愿拿到录取通知。“由于我的留学目标学校和专业明确,留学中介根据实习和科研经历设计的个人简历发挥了很大作用。”
“正规的留学中介公司一般和境外高校有一定的联系,了解其招生录取流程和要求。能为大多数申请者提供简介实用的信息和建议,帮其实现最优选择。”金吉列留学的郝玉玺老师告诉记者,“尤其是没有精力和能力从事具体申请工作时,留学服务公司是个好选择。”
留学服务:鱼龙混杂水太深
然而,留学中介却也并非净土。
“中介说得天花乱坠,推荐的大学质量参差不齐。”英国爱丁堡大学毕业生童梓明说,“不了解学校的话很容易被忽悠。”他选择自己申请,花费不到一万元,比中介划算许多。
与童梓明相比,王梓朝就没有那么幸运了。2010年,当时还在天津一所“985”高校读书的他委托北京一家留学服务公司申请美国排名前50的名校。
起初签4.6万元的VIP服务合同时,对方承诺如申请不到可退款1万。后来他改为申请英国高校,中介人员也承诺可为其办理退款,而他在入学一年后申请退款时却被拒绝。
事实上,这种现象普遍存在。许多消费者对法律条款和合同内容了解不多,加之在签约时被中介的热情“忽悠”,很容易就范。在发生纠纷时才发现,合同并没包含当时的承诺。空头支票和“霸王条款”,让消费者有苦说不出。
“许多黑中介编造出一些与国外著名高校合作的留学项目”,从事多年中介工作的王阳说,“再者冒充国外高校或国内著名中介机构的资质骗取信任”。在她看来,信息不对称是消费者被“忽悠”最主要的原因。
黑中介帮助留学者做的都是一些在国外高校网站上可以自己完成的资料申请。“美国高校众多,想要申请几家‘野鸡’和社区学校非常容易。”王阳说,“只要申请成功就有了收费理由,即使不满意也得缴纳不等的成本费”。
在一些专家看来,英国、澳大利亚等国的教育高度产业化,一些海外高校还与国内留学机构合作。中介公司将学生送往海外,学校按比例返还中介公司佣金,如此利益链条催生诸多不正规行为。
擦亮眼不扎堆 勤问询防忽悠
国人对留学服务的需求与日俱增。教育部教育涉外监管信息网上显示,我国具备自费出国留学服务资格的机构共452家。而各种“黑中介”远超这一数字,由于缺乏有效的留学中介服务的评估监管体系,由此产生的消费纠纷不断增加。
中央财经大学[微博]民生经济研究中心主任李永壮认为,消费者在与留学中介签订相应合同时处于弱势。他建议在行业内推行“格式合同”,将必须遵守的、保护消费者权益的条款标准化,避免霸王合同出现。
同时,李永壮认为可以在留学中介行业引入类似“支付宝”的第三方保障制度,完成服务之前由第三方的公司进行担保。“消费者还应多了解相关信息,最大限度了解行业内的情况。提高个人风险意识。”
“根据新修订的《消费者权益保护法》中相关规定,合同中的‘霸王条款’无效”,中国消费者协会律师团团长邱宝昌说,“应适当提高留学中介行业准入门槛,加强监督和对相关机构资质的认定。”
专家认为,留学者不能将中介作为救命稻草。“是否能申请到心仪高校最终要看个人素质。”王阳说,“申请者一定要在教育部涉外监管网上查询中介公司资质,避免上当”
“一些国家把大力接收中国留学生当做创收手段,甚至不设应有门槛,值得警惕。”吉林大学[微博]高等教育研究所所长赵俊芳说,“留学不是儿戏,中介也不是万能,打算走这条路的学子一定要三思而后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