超级妈咪带孩子去留学:每天只睡3小时(图)

2015年02月22日12:32  青年参考    收藏本文     
带着孩子去留学 带着孩子去留学
带着孩子去留学 带着孩子去留学
带着孩子去留学 带着孩子去留学
带着孩子去留学 带着孩子去留学

  2013年9月,当30岁的邵洁辞去工作,带着不满3岁的儿子离开北京前往英国中部的拉夫堡时,并没有告诉儿子去干什么。小名叫熊太郎的儿子没有问,他的全部注意力都在坐飞机带来的兴奋中。

  如今,邵洁在英国的硕士生涯已经结束。回首一年的留学[微博]生活,她想告诉准备带着孩子去留学的家长[微博]:在出发前一定要慎重。

  每天只能睡3个小时

  被导师称为“超级妈咪”的邵洁,是所在专业唯一带着孩子来念书的学生。

  在英美,带着孩子读书不是新鲜事。伦敦政治经济学院、牛津大学等高校的网站上,有专门为带孩子的学生提供的服务和建议。在国内外的留学论坛上,对类似话题的讨论也越来越频繁。

  邵洁的朋友圈中不乏夫妻俩带着孩子做访问学者的,也有人在熟悉环境后,把孩子接到英国去。“但是像熊太郎这样一开始就跟着我来,应付所有事情的孩子,据我所知,没有。”看得出,邵洁为这个小小男子汉感到骄傲。

  最初决定带儿子到英国时,邵洁没有一丝犹豫。“把孩子留在国内,放在老人身边,担心他被溺爱,带他出来对他来说也是锻炼。”邵洁告诉《青年参考》,“当时可能是无知吧,无知者无畏。现在想想挺后怕的。”

  邵洁说,带着孩子读书对她的影响“非常大,简直是毁灭性的”。她每天只能睡3个小时,却要拿出足够的精力支持接下来的21小时。“真的非常难。如果有后来者,我建议他们不要这样做。”

  到英国的第二天,邵洁就发现计划赶不上变化。“原本以为幼儿园是免费的,来了才知道幼儿园不仅收费,而且一个月要600英镑(约合人民币5700元),钱一下就不够用了。”邵洁说,“这是来之前没有意识到的困难。”

  除了钱,孤独无依的感觉也是无形的负担。“夫妻俩带着孩子可能会好一些。像我这样独自带孩子,身边没有朋友,同学都比我小10岁以上,孤独的感觉会更加强烈。他们没办法体会你带着孩子念书的难处和感受。”

  “生活中不可能有社交生活,就是幼儿园、住所、学校、超市,几点一线。”邵洁说,经历了一个学期“地狱般的磨练”后,自己已经适应了这样的生活。

  独立、热情、有安全感的小男生

  熊太郎在国内没上过幼儿园,到英国的第二天就得离开妈妈,到幼儿园去。邵洁说那是“让他独立和发现自我的很好的机会”,但熊太郎为此哭了整整一个星期。

  由于担心孩子不适应,在刚到英国的那段时间,邵洁每天12点上课前将熊太郎送到幼儿园,两点半下课就去接他,保证孩子每天在幼儿园的时间不超过3小时。

  “事实上,孩子的适应能力比大人好得多,熊太郎第一天去幼儿园,英语都不会说,就交到了朋友。两个礼拜后,他已经完全适应、愿意去幼儿园了。”邵洁感慨,在英国的一年半,大人不会有太大的变化,变化最大的是小孩。

  如今的熊太郎已经成长为独立、热情、有安全感的小男生。

  “熊太郎是那家幼儿园里唯一的外国小孩。”邵洁说,当地的中国新移民[微博]不习惯幼儿园中老师教育孩子们的方式,把孩子送进镇中心昂贵的私立幼儿园。邵洁将那家幼儿园称为“中国教育模式的英国幼儿园”,超过2/3的小朋友是中国人,从穿衣到喝水,都有老师指引。

  而在普通的英国幼儿园里,熊太郎很快学会了自己穿衣、穿鞋。“现在他做自己的事的能力和国内五六岁的孩子差不多,我觉得这是西方教育模式的结果。”邵洁说。

  有一天,邵洁去接熊太郎,看到两岁多的小孩们自己整理玩具区,把玩具归类放好。邵洁认为,这种教育是值得借鉴的。“在家里,熊太郎会自觉把拿出来的书和玩具放回原处。”

  是好妈妈,也是好学生

  邵洁硕士阶段的第一篇论文拿了95分,导师告诉她,这是拉夫堡大学新闻专业历史上少有的高分。这给了她很大信心。“把自己逼到一个程度,就不想离那个程度太远。对自己的要求上去了,就下不来了。”她对自己的要求是以“优秀”毕业。“因为只有一年,希望有最好的结果。”

  以优秀成绩毕业后,邵洁收到了继续攻读博士学位的邀约。她的目标是在3年内完成学业,赶快回国。“都这个年纪了,赶快学完赶快撤吧,”邵洁笑着对《青年参考》说,“我比别人年龄大好多,在这读书很有压力。”

  更重要的原因是,在潮湿的天气下,熊太郎很容易生病。

  邵洁告诉《青年参考》,留在英国读书“不是艰难,是非常痛苦”。精力有限,做饭、带孩子就分去了很大一部分;离开学校10年后,重新找回学习的状态不容易,邵洁自称“老化的程度不能逆转”;最主要的是,作为母亲,邵洁的注意力大部分在孩子上,不像别人那样一心扑在学习上。

  邵洁坦言,留下来读博士是为了熊太郎。

  “上幼儿园一个多月时,他已经完全不一样了。我就想,真好,应该让他多接触这里的人、社会,我在这儿念书,让他多呆几年可能是很好的选择。”邵洁希望熊太郎打好语言基础,回国后学英语比较容易。

  若一定要在好学生和好妈妈中选择,邵洁会选择后者。因为孩子总生病,邵洁在第一学期缺了不少课,导致毕业时出勤率不够,平均成绩被扣了4分。

  不去上课,论文得交。邵洁第一个学期交了13篇论文。熊太郎不明白妈妈在英国干什么,但他意识到妈妈很忙,有些事他能自己做就自己做。

  但邵洁仍然全程参加熊太郎在幼儿园的活动。外国妈妈问她,小朋友的生日派对很多,为什么一定要参加?

  邵洁说:“对小孩来说,给小朋友送礼物是天大的事,不能让他失望。被邀请是‘受欢迎’的表现,他们会觉得自己很好,会有自信。”因此,只要收到邀请,邵洁就会带孩子参加。周末没有公交车,她就抱着儿子走40分钟,在寒冷的冬天里走得全身湿透。

  为孩子创造“肆无忌惮”的童年

  在英国已经生活了一年半的邵洁,并不认为未来的生活更容易。

  2014年3月拿到offer时,熊太郎跟妈妈说不想回国。爸爸问他想不想外公、外婆和在中国的朋友,熊太郎说他可以和外公外婆视频通话,他的朋友都在英国。“他对中国的印象已经非常模糊,就是‘我和妈妈都是中国人,妈妈和我说中国话’”。

  这让邵洁意识到,必须保住熊太郎的母语。“如果一定要帮熊太郎选择一种语言,我希望那是中文。在这里,会说英文不是什么稀奇事,会说中文才是。重新学中文是很难的。”邵洁说。

  她相信,对孩子来说,不管身边存在几种文化,只要家长配合,孩子都是可以接受的。在国内时,邵洁每次教熊太郎说英语,都会被拒绝:“妈妈我不要说外国话。”现在,邵洁开始强迫熊太郎说中文。“在家里,他说中文我才理他。”

  现在的熊太郎既用筷子也用刀叉,既说中文也说英语。“一次,我们走在路上,看到大写的I。熊太郎指着字母说,‘妈妈,你看那是I,也是个工字’。我当时觉得很有趣,也很有成就感。”邵洁说。

  熊太郎在英国很快乐,邵洁却没有考虑毕业后留在英国。“在这里有这里的活法,回国就要适应国内的节奏。”邵洁说,“我只是给他提供在英国多生活几年的机会,不想让他在一直这里生活。”

  “我不认为一定要为了孩子的教育在国外生活,我是在国内长大的,一点儿也不差啊。”

  说到对熊太郎的期望,邵洁用了“肆无忌惮”这个词。她说,回国后,熊太郎面对的将是非常严格的教育环境,所以想让他在英国享受快乐的童年。“他在家里到处乱涂乱画,我宁愿赔钱,也不会让他不要画。我希望他这几年‘肆无忌惮’地开心过好每一天。”

文章关键词: 超级妈咪带孩子

分享到:
收藏  |  保存  |  打印  |  关闭

已收藏!

您可通过新浪首页(www.sina.com.cn)顶部 “我的收藏”, 查看所有收藏过的文章。

知道了

0
收藏成功 查看我的收藏
猜你喜欢

看过本文的人还看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