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大学生扎堆二三线城市 “弃城”变“酷城”

2015年02月27日11:33  新华网    收藏本文     

  近年来,美国新毕业的大学生开始扎堆前往巴尔的摩、克利夫兰、底特律等二三线城市就业。在他们眼里,这些昔日的“弃城”很酷,有一种触手可及的“真实感”,便于实现自我价值。

资料资料

  【年轻人扎堆】

  24岁的克拉拉·古斯塔夫森刚从华盛顿特区的乔治敦大学毕业,准备前往巴尔的摩安家落户。朋友都以为她疯了,那可是美剧《火线重案组》中那个充斥着毒品交易的罪恶之城啊。

  古斯塔夫森通过一个名叫“冒险美国”的组织在巴尔的摩网络安全公司ZeroFOX谋得一职。“冒险美国”致力于为青年才俊和位于底特律、普罗维登斯等城市的新创企业牵线搭桥,大都不是传统意义上大学毕业生的向往之地。就说巴尔的摩吧,看好者称之为“魅力之城”,唱衰者则称之为“凶杀之地”。

  古斯塔夫森来到巴尔的摩后,发现这里并不荒凉,职业人士随处可见,更多年轻人正不断涌进。市中心的酒吧、饭店生意很火,社交性体育赛事也很多,年轻人经常聚在一起踢足球,每个月还举行一次环城自行车赛,旨在倡导减少对汽车的依赖。

  对古斯塔夫森来说,在这里安家挺好,不仅生活成本相对较低,而且有不少新创企业,看起来前景不错。更重要的是,这座城市人口结构很“潮”,“年轻人扎堆”。

  如今,旧金山、纽约、波士顿、西雅图仍是美国大学毕业生趋之若鹜的地方,但“热门”城市正在扩散。房地产追踪公司数据显示,在克利夫兰,20来岁的小年轻蜂拥而来,市中心的公寓楼被抢租一空;在圣路易斯,2000年至2012年间,25至34岁受过良好教育的人口增加了138%;在纳什维尔,2007年至2013年间,22至37岁的人口增加了37%。甚至连破产了的“汽车城”底特律,在2010年至2013年间,千禧一代的人口数量也增加了近7%。

  巴尔的摩市中心是城市居民人口增长最快的地区之一,持有本科学历的年轻人数量在2000年至2010年间增加了92%。非营利机构“巴尔的摩市中心合伙人”负责人柯比·福勒说:“上世纪80年代,你在布拉特大街上开炮都不会伤着人。可现在,满眼都是跑步的人,越来越多。”

  【追求“真实感”】

  珍·霍顿最近搬入巴尔的摩的汉普顿社区,附近有药店、果蔬店、唱片店、酒吧等,生活非常方便。其中一家小店出售各种稀奇古怪的小玩意,如古老的香精瓶、义眼项链、塔罗牌等,它们恰恰体现了巴尔的摩的城市风格,令霍顿深深着迷。

  与古斯塔夫森不同,霍顿及其男友马克·温菲尔德是主动选择了这座城市。霍顿来自华盛顿特区,温菲尔德来自北卡罗莱纳州,两人相识前都曾来巴尔的摩访友,且都爱上了这座城市,于是决定迁来定居。当霍顿得知自己上班可以乘坐通勤火车时,简直乐坏了。

  “特区和巴尔的摩的整体风格不同,巴尔的摩更合我的口味,”霍顿说,“我没法说清楚它的气质,但每次面对它,我都感到活力四射。我爱它的艺术景观,我爱这里的文化。”

  当然,它的生活成本也低得多。霍顿在特区租一间小公寓的钱,在巴尔的摩不仅能住上一套独立屋,还能节省600到700美元租金和物业费。价格便宜只是她搬来巴尔的摩的一个小小原因,更重要的是,她觉得自己在这里能融入社区,发挥作用,而不似在旧金山或纽约成为一个被动的人。“直至搬到这里,我才有一种真实感,”霍顿说。

  多个调查报告表明,“真实感”是年轻人的普遍追求。德勤会计师事务所去年一项调查显示,千禧一代渴望因为自己的存在而令世界改变。他们中63%向慈善机构捐过款,43%做过志愿者或参加过社区活动,52%签过请愿书。

  皮尤研究中心去年一项调查显示,千禧一代越来越不愿依附于某一机构,无论是政治、宗教还是其他社团机构。这一点使得非传统城市变得更加具有吸引力。

  25岁来自德克萨斯州的前高盛公司雇员肖恩·温说:“我决定来巴尔的摩的主要因为觉得我可以对这座城市施加正面影响。在我看来,迈阿密和新奥尔良这些城市都已成熟,拥有自己丰富的内涵。我的理想城市是底特律或巴尔的摩,我觉得这些城市尚未得到足够关爱。”

  23岁来自佛蒙特州的福里斯特·米勒是温的室友,通过“冒险美国”来到巴尔的摩,在一家生物技术公司工作。他深信“冒险美国”能够给巴尔的摩这样的城市带来人才,进而改变城市面貌。如今,他已被这里的建筑和文化深深吸引。他喜欢这座城市的谦逊,人们不会炫耀各自的学历。

  “我还喜欢它不那么大,”温说,“我不喜欢纽约那种巨无霸的风格,像一只巨兽将你吞没。”

  【城市“中兴”】

  诚然,任何年代的大学毕业生都比其他年龄段的人更乐于住在城市里,与室友合租房子,而不是买房子,但千禧一代表现出更强烈的“都市情结”。美国《基督教科学箴言报》报道,美国25至34岁大学本科毕业生中,约三分之二生活在全美最大的51个都市带,其中不少人住在市中心,可以步行或搭乘公共交通工具上下班,参加娱乐活动。

  智库“城市观察家”负责人、城市经济学家乔·科特赖特在2014年的一份报告中写道:“人们喜欢人口密集、生活丰富的地方,能够步行、骑车到达目的地,交通便捷。”

  年轻职业人士希望在哪儿工作就在哪儿生活,对于到郊区上班不太感冒。汽车文化正在走向衰落,2011年一份调查显示,美国16至24岁年轻人中,只有三分之二持有驾照,创50年来新低。

  为了迎合这一趋势,从田纳西州的新创企业到加州的科技巨头公司,纷纷将办公地点从郊区迁往市区。推特和Pinterest最近将总部从硅谷迁往旧金山,就是为了贴近年轻雇员的生活圈子。

  这一趋势加速了美国人口分布变化。在2010年前后,美国城市人口不再持续萎缩,而是扭头上升,这在数十年来还是头一次。

  “毫无疑问,现在是城市发展相对美好的时光,”哈佛大学城市经济学家爱德华·格莱泽说。较之上世纪70年代,眼下似乎正在经历城市“中兴”。

  不过,他也承认,尽管千禧一代正不断迁往底特律或巴尔的摩等地,但这些城市的一些老毛病依然存在。“城市观察家”的另一份报告指出,许多美国城市有集中贫困的问题,且日益严重,教育力量不足,失业率远高于全国平均水平。“底特律和西雅图还是没法比,”格莱泽说。

  确实,西雅图等传统大都市比底特律和辛辛那提之类二三线城市吸引了更多千禧一代。美国人口普查局数字显示,纽约、洛杉矶、芝加哥和华盛顿拥有的千禧一代大学毕业生人数最多,旧金山和波士顿紧随其后。房地产跟踪公司数据显示,位于华盛顿附近的阿灵顿,千禧一代人口占比居全美城市之首,接近40%。华盛顿的千禧一代人口自2007年以来也增加了近30%。

  尽管如此,年轻人的涌入还是给二三线城市带来了起色和希望。巴尔的摩在一片废弃了20多年的空地上兴建了码头,并逐渐发展成市区最繁华的区域之一,写字楼商铺林立。观察人士称,千禧一代重塑了美国城市新景观。(唐昀)(新华社特稿)

 

文章关键词: 美国大学生

分享到:
收藏  |  保存  |  打印  |  关闭

已收藏!

您可通过新浪首页(www.sina.com.cn)顶部 “我的收藏”, 查看所有收藏过的文章。

知道了

0
收藏成功 查看我的收藏
猜你喜欢

看过本文的人还看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