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坛:中美高中如何在互联网+时代发展

2016年04月15日 15:09 新浪教育 微博
微博 微信 空间 分享 添加喜爱

  新浪教育(微博)讯 来自美国加州的OESIS组织(Online and Blended Education Symposium,在线与混合教育学术研讨会组织)主办的“中美未来教育模式研讨会”4月9日在上海举行。来自美国、中国、英国等世界各地的近250余 名知名中学校长共聚一堂,探讨“互联网+”、云课堂概念下,未来的创新教育模式。

  活动现场,来自碧岳十一中学的校长Melinda Skrade、枫叶教育集团研究院院长任鸿鸽、深圳桃源居实验学校校长刘凯、北京王府学校董事长、校长王广发与赛尔教育集团副总裁孙丽共同探讨“中美高中如何在互联网+时代发展”。

  以下为论坛实录:

  主持人:我是赛尔教育集团副总裁孙丽,今天非常荣幸参加OESIS上海会议,并主持这个环节的论坛。请我们的几位校长上台就坐。先请几位校长介绍一下自己。

  任院长:我简单介绍一下枫叶教育集团,枫叶教育集团是1995年大连枫叶国际学校开始的,发展了21年,我们现在在全国11个城市拥有近50所学校,从幼儿园到小学,我们14年10月28日枫叶成为了香港主板首家学历教育的上市公司,目前整个集团人数是接近2万人,今天很荣幸有这个机会和大家做一个交流,谢谢。

  刘恺:各位校长好,我是来自深圳桃源居实验学校,学校在2002年成立,我们今天参加这样一个会议并不是说我们只想要分享经验,因为我们也算是刚刚开始,在赛尔教育集团和我们合作以后带来了很多互联网+教育的理念和实践,在我们那里也开设了云课堂,主要是美国高中项目。我们学校在今后的一年里面会加足马力,全力投入到互联网+教育当中。所以今天来是向大家学习的,特别是向我们美国的同行学习。

  Melinda Skrade:各位下午好,我叫Melinda Skrade,我来自碧岳十一中学,我们所在的威斯康星属于密西根州,这个地方非常吸引学生,我也是参与了数字云的项目,同时也是在5年的国际项目中和威斯康星国际学术项目一起合作,非常荣幸能够来到这里。

  王广发:我叫王广发,北京王府学校董事长、校长,从投身教育20年到经营管理学校近10年,又到我们改革中外合作办学,王府学校又做了10年。我们的理念,应该说是创造了今天国际接轨教育的引领者,当然今天和大家也是一种经验的分享,所有的课程比如国际课程都包含。师资队伍分布基本上是40%,40%,20%,也就是40%的外教,40%的海归,20%的中教双语老师,大概就是这么个情况,详细的一会会和大家分享。谢谢。

  孙丽:今天这个会议可以说是国际教育工作者的盛宴,研究互联网+时代国际教育的发展,在座几位校长所代表的学校也是在国际教育领域做出了很多的探索和成绩。下面我想问一下几位学校的校长,在你们眼中什么样的学校才称得上国际教育的学校?

  王广发:刚才孙总提的问题对我们在座的大家都是一种挑战,或者说是一种变革,国际学校我们应当具备与国际接轨的理念,在中国的国际学校应当把国际先进的元素引进到国内,作为与中国传统教育进行接轨,或者元素融合,去满足市场、家 长、学生多元需求的具有培养未来有国际视野、国际游戏规则、国际复合型人才。根据我们国家未来培养人才的标准,我们的教育必须要适应这种国际人才培养的标准,否则中国融入世界、世界包容中国的时候就会有重大的障碍。从硬件来讲,起码要具备互联互通的功能,老师要具备国际视野、国际元素的职能,学生要具备家庭条件和自身走向国际化的需求,我认为这样打造一个国际学校的基本素质应当能够达到。但是老师转型是我们每一位在座的人极度关注关心的问题,老师转型,教学质量、教学教法等等标准化的转型,是我们学生实现未来国际人才的标准,也是一个学校实现国际化接轨的基本标准,但是都离不开移动学习、互联互通、互联网、赛尔。

  孙丽:请我们刘校长谈谈您的观点。

  刘恺:我的年龄和王校长比较接近,但是从教育来讲应该不是很有资历,过去几年里面我们的前任校长和董事长给了我任务,搞好并研究清楚什么是国际教育,那我就谈谈我的感受。我看到国际教育的时候我所得到的感悟,一开始说的时候我们想的是开设英国课程、IB课程、APE课程等等,都是谈到教育国际化和国际学校里面必不可少的名词。如果我给我自己一个任务,用一句话形容什么是国际教育,我得到的答案是一切为了学生的教育,为了把发展学生作为你教育的根本使命的教育,它就是国际教育。为什么这样讲呢?当你看欧洲教育的追求,特别是谈到了现在很多教育理论和脑科学、神经科学、心理学、教育心理学等等发展,聚焦到一点就是人的发展、学生的发展,再回到我们谈国际教育,是不是国外的伊顿公学之类的就是国际学校,我们向他学就是国际化就能算作是国际学校了,这又是一个问题。另外我也想到了一个命题,民族的才是世界的,我们自己有没有一些国际元素的东西呢?过去一年当中我又开始关注我们中国古代的教育传统,从1000多年前中国古代书院的教育传统和教育精髓当中我找到了现代国际教育的元素,也就是在1000多年前我们孔子讲有教无类、因材施教,也就是现在西方教育里面很多教育科学给我们提供的方法,怎么去有教无类,如何去因材施教提供了很多科学的方法。教学策略,我为什么说在中国要翻开中国历史上的教育史呢?1000多年前白鹿洞的书院里面就非常强调批判思维,强调思辨,强调知行合一,强调探究、合作学习,有很多的形式,现在看到美国上世纪80年代以后和今天很多的教育方法、教育策略研发出来的东西其实就是要推动我们的思维力的发展,推动我们知行合一,强调的是要把知识在陌生的环境里面有一种应用的能力,我们不要去求形,我们要求它的实,你的教育要真正地有利于学生的发展,从一个国际的视野角度有利于我们学生成为一个国际公民,一个有能力有创造精神的国际公民的发展,这样的教育才是真正的国际教育,这是我的理解。

  孙丽:刘校长提到了非常重要的一点,民族的才是世界的才是国际的,不单提到了教育理解,也谈到了教学法,更重要的提到了以学生为中心的教育这样的理念。下面请Melinda Skrade校长讲讲她对国际教育的看法。

  Melinda Skrade:当你谈到国际化教育的时候,在20年前的美国我们会想到有很多中国的学生,就会浮现这样的影像,有很多美国的领导人他们会考虑我们怎么从学生的交流当中得到例子。交流生,当学校有交流生的时候,他们其实有很少的机会去交朋友,他们感觉自己就像是一个客人,会觉得自己的身份和其他的学生不太一样。但是在最近一些年,这些情况已经开始改变了,2015年有几十所美国学校有很多交流生,我们会看到中国的学生会告诉我们他们已经在国际化教育当中做得更好,有很多学生领袖也会考虑到这个问题,所以我们会在课堂里面承担一些角色,同时也会有很好的学业成绩。我们怎么样更好地完成学业的教育。从小的方面和大的方面来说我们都有这样的战略性的进步,已经取得了很多成绩,我们也从中国的交流生身上学到了很多,我觉得我们现在已经是一个国际化的学校了,因为我们的学生是需要参与我们到这些过程当中,我们的学生有这样的需求,我们的学生也需要接受到国际化的教育,他们需要能够更好地和别人交流,也需要有一个国际化的视野。

  这是我的观点。

  孙丽:谢谢,碧岳十一中学是一个非常具有国际化视野的学校,在Melinda女士的倡导下,这个学校也给所有的在校学生提供了多元的国际化的氛围,请枫叶集团的任主任您也谈一下您的看法。

  任主任:我非常认同刚才三位校长提到的对于国际化教育的理解,可以说三位校长都是我的前辈,这里面我肯定是资历最浅的。但是就什么样是真正的国际化教育话题来讲,我有一个独特的背景,我是枫叶的毕业生,是枫叶教育体系成长起来的学生,相当于我是“产品”。因为枫叶是全国第一家中外合作办学基础教育阶段的国际学校,所以我对国际教育这块,并且我是1999年到枫叶,以高一学生身份进入到枫叶的,这块我有这样的理解,我认为国际教育要从三个方面去判定。

  第一,理念和使命,一个真正的国际学校在从理念和使命上说一定是国际化的。大家可以参考一下枫叶的理念,从办学之初就定为中西教育、优化结合,全面实施素质教育。这个理念在一开始就确定了,所以我们一开始的定位就不参加高考(微博),使命是不分种族、肤色、国籍,为所有的受教育者提供一流的教育服务,这是我们的使命。我们的定位也不仅仅定位于中国学生,现在中国有来自52个国家和地区的学生,这是第一个层面。

  第二,在理念和使命之下,就要有相应配套的课程体系和育人体系,我们引入了加拿大BC省高中的课程,同时我们枫叶的高中学生也学习中国的文科,语文、历史、地理、政治,最后拿到中国和加拿大两国的毕业证书,也就是双语双学历的模式。育人体系,从小学是快乐教育,初中是三好习惯养成教育,高中是理想教育,理想教育因为我们学生以后要面临出国留学(微博),这一块有意识地就要强化他的国际视野,提高他的理想内涵。这是第二个层面。

  第三,能使前两个层面有所依托,可以实施的,就要上升到人的层面。人的层面既包括教师的层面,也包括学生的层面。提供真正国际化教育的学校在教师上它的教师队伍一定是中外相结合的,以枫叶的高中为例,枫叶的高中每天学生上课80%课程是由加拿大的老师全英文授课,另外20%时间是中方老师教刚才所说的中国的文科。学生层面,学生肯定也一定是国际化的,目前枫叶学生构成大概有10%左右是来自52个国家和地区。

  理念、使命、课程、育人、体系、人,这是我对国际化教育的理解。谢谢。

  孙丽:任院长从各个角度讲了一些大连枫叶学校国际教育的理念,在这里我也简单地对几位校长的国际教育的说法做一个概括,也引用我们国家教育部2010—2020年关于中长期发展纲要当中对国际教育、国际人才的定义。说白了国际教育的目的是培养国际人才,怎么样的人才是国际化的人才呢?我记得中间有这么三个要素,具有国际视野、了解国际规则、参与国际竞争事务,这几位坐在台上的教育工作者肯定也是在饯行着这样的理论,在培养着我们国家的国际化人才。讲起国际教育一定是一个世界范围的教育它存在时空上的限制,可以说互联网时代打破了这样的界限,给我们带来了时间上和空间上的便利,我想请问一下我们在座的几位校长包括任主任,在我们学校是怎么样利用互联网来发展我们国际教育的?

  王广发:大家知道互联网时代或者说移动学习时代,我们与其说它是时尚的、现代的,不如说它是未来具有颠覆性教育教法最好的一种模式和手段。我们知道各个区域经济的发展不均衡,人才建设也不均衡,师资队伍就更不均衡,怎么来解决?信息化建设,王府学校的光纤线上线下、ipad、手机等等,都列为了孩子使用的不可缺少的工具。第一,加大了他自身学习的空间,实现了自己利用这样的工具用好自己的空间,包括他在乘车和到任何地方去,听说读写完全都可以在这样的信息化时代、互联网时代、移动教学时代实现,因此我代表王府学校在联合国教科文巴黎连续6年向全球的专家学者在那里介绍了我们的经验,也确实获得了专家的认可。我们同仁在信息化建设上必须要实现这一步,当然我又过来讲了,赛尔应当说给我们提供了这样的平台,它的信息化建设应当说是由教育部甚至8所大学积极参与的网络现代化,我们已经在2年前搭上了这个车,但是我们是互为搭车。卫星、赛尔网络等等这些我们是共同把这些资源让大家分享,所以信息化建设的时代、动态移动教学时代是未来不管你是什么教育都不可缺失的,而且必须加强建设的一个新时代,也正是迎合了我们习近平主席提出的互联互通,没有这个,确实解决不了未来教育发展的问题。只有未来移动教学在于改变世界教育,才能改变中国教育,才能改变各类教育机构的教育。

  谢谢。

  孙丽:Melinda。

  Melinda Skrade:我们有一个说法,在我们学校里面我们认为学生是课堂的中心,而不是教科书是课堂的中心,很多时候人们讲到老师或者课程是中心,其实学生才是中心。我不教历史,我教的是学生,这个挑战在过去10年当中技术是教师为中心,有时候技术不好有些人不想用过程有的人告诉学生不要用手机,在5年之前我也是看到这个情况,我们一直在观察,有些人说把你的手机拿出来收好,把它静音,学生赶紧把手机收起来,今天我们会说把你的手机拿出来,我们来看一下在东京或者香港发生了什么,所有人把你的手机拿出来来应用,老的技术是有问题的,现在包括像电话等等,可能响起来会影响课堂秩序,但是现在我们的科技已经为学生提供了更好的学习经验和体验。同时这也是非常有挑战的,我们现在50多岁,对于这些老的老师来说可能就有一些影响或者挑战,但是我是觉得正因为是很好的工具提供给大家。这是非常简单的,我们有这么多的工具供大家使用,所以这些是未来的技术,如果说你不能教这个人,你要教的是这些学生能够创造更好的未来,同时作为教育家、教育者,他们需要利用不同的技术,你如果无法操纵这些技术学生就希望由其他老师来教。

  孙丽:北京师达的张校长,Melinda女士和张校长有很多沟通。

  Melinda Skrade:他在见到我的时候跟我讲,我们可以打开这扇门,打开了就不要再关上了。我们有非常棒的体验给学生,在教育当中,这是全球的教育,这是未来。这个技术是在不断颠覆老的东西,我很高兴这扇门打开了。

  孙丽:刘校长。

  刘恺:我谈这个话题感受特别复杂,我所在的学校在互联网+引入方面1年半以前赛尔教育集团进入我们学校以后才开始真正起步的。但是我本人应该说从88年调到深圳以后就在深圳经济特区中心工作,负责深圳市整个政府的信息系统建设以及深圳市信息建设的指导工作,可是这么多年我们当时没有搞培训和硬盘的机制到现在技术如此发达,我们的教育走得这么快,但是我们学校没有引入。我们是一个8000多人的大校,公办部,3500人,小学一年级到初三。有一个民办部,1—12年级。还有一个海外部,有800多人,主要是负责对想要出国和海外来留学的人。这个部门我们在一年半以前赛尔进入了以后开办美国高中班的时候觉得需要引进国外的课程资源,把他们非常先进的光纤网络引入了学校,同时也架设了云课堂。但是我们中小学(微博)、民办部、公办部还没有引入,不是我们没有钱,我们不需要政府给我们任何一分钱就可以干成很多事情,我们在过去几年每年都要花几千万去翻新我们的校舍,但是还是我们对待互联网技术的认识,对待教育发展的趋势认识。现在学校理事会理事长感觉到了差异,决定现在要在这个方面投入很多。我记得乔布斯有一个最大的遗憾,他的技术没有进入教育,如果再给他时间,他最想做的是让他的IT技术能够促进教育的发展,促进学校学生的学习方便。我们现在在这条路上走,技术不是问题,问题是我们的态度,我们传统教育对待现代技术、互联网时代的畏惧,这是第一个我要说的,我们现在正在做。

  第二,我这么多年做过销售管理的系统和业绩评估的系统,我们怎么样用一个合适的东西,我们要选择适合的技术,有时候非常先进的东西可能用不上,老师跟不上。不管他能达到什么样的目的,所以有一个阶段性。还有今天我看到今天参会有一个协作单位,下面有一个代理产品,世界上首屈一指的教育互联网平台,我本人在两年前曾经参加加州一个课程的学习,我学习了4个课程,我亲身经历了互联网学习是一个什么概念,收获非常大。我现在就是把这样的个人需要的体验结合如何逐步地让我们老师接受这样一种新的互联网的教学文化,而不是简单地技术的引进、平台的引进,这个方面我们在构思,我们还要在中国寻找价格合适的真正有效的,还有在中国民办教育协会去年在山东也召开了一个会议,推荐了一大批互联网+教育产品,非常有利于我们教育的融合。所以我们要在一个适合的前提下去发展,我提醒我和我们的团队,我们做互联网+促进学校教育的发展,目的是促进教育的发展,不是让我们的教育要去促进互联网的发展或者证明互联网+在我们学校的成功,处理好这样的关系,牢牢记住逐步地推进,适合地进行发展,队伍带不好随时会翻船,我们也告诫我们自己,今后一两年里面我们会非常大地力度去推进,但是我们一定会记住,稳步地推进,选择适合的技术,这就是我的理解。谢谢。

  孙丽:任主任您谈一下。

  任主任:选择适合的技术,刘校长这句话我非常有认同感,2012年3月对于我个人来讲是一个重要的月份,因为在这个月我收到了哈佛教育学院的录取通知书,很兴奋地要去哈佛学习科技创新与教育。我去哈佛之前以为哈佛会更多地教我what和how的问题,就是什么和怎么做的问题,可能有一个非常新奇的技术,告诉我应该怎么去用它,学生成绩就提高了或者学生发展去好了。我以为我会学更多的这些问题,经过一段时间的学习我发现我们和教授、同学之间探讨更多的是way和who的问题,就是为什么和谁,为什么要使用这个技术,谁来使用这个技术,使用这个技术的过程当中会涉及到哪些人,利益的相关人。回到刚才刘校长提到的问题,在枫叶我们也是有一个理念,一切以学生为本,一切从人的角度出发,真正考虑学生的实际需求。虽然在硬件设施上我们做了很大的投入,比如所有校园的无线网络的覆盖,比如3D打印,比如我们所有高中学生一入学要配备笔记本电脑以及相关的软件,虽然我们也投入,但是我们总体的对于教育技术是持审慎态度的,或者说希望它能走得更稳,因为我们知道如果仅仅解决what的问题,而没有人的配合,尤其是学生、老师、家长(微博),没有他们的配合,如果他们反对,是不会有预期效果的。这次我们很高兴和赛尔教育有所接触,包括其他的提供教育技术的公司,我们也是希望能和这样的平台和机构更多地探讨如何从学生的实际需求和家长老师的实际需求出发,给他们提供适合的技术。

  谢谢。

  孙丽:非常感谢各位的精采观点,先进的国际教育离不开先进的技术手段作为支持,先进的技术手段一定是以支持服务于我们的教和学为目的,所以对于技术的应用有一个度的问题,在1994年我们清华(微博)大学在任的常务副校长梁校长组建了中国教育科研计算机网,后来随着互联网的迅速发展,他也希望能够借助于这个网络把先进的教育资源做到最大化的共享,所以又组建了赛尔教育公司,在赛尔教育公司10多年探索过程当中也发现并不是一个纯粹的在线教育或者纯粹的线下教育是最优质的教育,今天OESIS的主题也提出了混合式教育,也提到了未来的教育模式,所以这里给我们在座的每一位国际工作者、教育工作者都提出了问题,什么样的教学方式是最先进的教学方式,什么样的教学方式是最合适的教学方式,到底什么样的教学方式是未来的教学方式,这里我想也提出了这样的一些问题,请在座的几位给我们做一个解答。

  任主任:您刚才问的主题可能是我们所理解的未来的互联网+教育的趋势,或者我们眼中未来的教育会是什么样的。其实这样的畅想很多关注教育的人都做过,我记得在哈佛教育学院的时候有一个机会,和克翰学院的创始人有一个近距离地交流,他写过一本书,大家可能也都了解克翰学院是做翻转课堂的,也许我们之前所熟悉的传统的老师来教学生、学生来学单向的学习模式会被颠覆,如果拿翻转课堂做例子,首先学生去学然后才是老师教,这个变化绝不仅仅是一个顺序的变化,这个变化它的根本性质上的变化是角色的变化,是真正地从学生需求的角度发生变化。换句话说,如果回到2000年前孔老夫子的话就是因材施教了,真正做到因材施教了。我所想象的未来的,无论用什么技术实现,未来的教育一定是更贴近于因材施教的。现在我们传统的课堂实际上是工业时代的产物,他讲求的是性价比,用最少的投入达到学习知识的目的,而随着社会的发展,进入到互联网时代、知识经济时代,一定是更多的量身定做,更多地因材施教。所有的这些技术都应该服务于这个主题的,这是我的理解。谢谢。

  王广发:刚才我们的主持人提出这个问题,这是一个师生角色转换最主要的中心问题,那就是把课堂交给谁的问题,过去可能是40、45分钟由老师主导,现在从我们的学校来看,完全交给学生,为什么有时候我们一说引进先进的教育理念仍然包括课堂的驾驭能力,谁驾驭能力?学生驾驭的能力,我们引进的领导力的学习也是通过领导力,当时我们一提领导力可能就是当官,不是这样的。组织能力、协调能力,学生在课堂上学习自身的驾驭能力,应当说这也是他的领导力。我们把课堂交给学生的时候,我们就提出因材施教,怎么才能叫因材施教,王府学校的因材施教,全校1400个学生打破班级走班上课,一般学校做不出来。初三可以到高一、高二去听课,为什么我要这么做?因为初三他的英语成绩非常优秀,往往可能超过了高一、高二的学生,因为他拿到了80分的托福(微博),拿到了7.5的雅思(微博),你不给他分级教学是不能满足他需求的,你让他在这里等于压抑了他的学习。课堂交给学生,怎么交给也是另一方面。不光是英语教学,我们的专业教学,各个专业课程,数学、物理、化学、微积分、宏观经济、历史所有的课程一律分级。第一,学校要有重大的资源支撑。第二,要有重大的教师队伍支撑。第三,你的信息化建设要支撑。这就是我的理念,一拍脑门就做,无需协商。当然我们公立学校有时候做不到,要政府审批财政,像我一拍脑门几千万、几个亿没有了,集团的财政作为支撑,只有这样才能大力地推进和改革我们现有传统的教学方式、教法以及课程设置、师资队伍整体来一个转型,否则你这个课堂交给学生是一句空话,你是解决不了的。王府学校一年要接待1000场次,境内外的,我要把这一套一定要让所有的公办、民办学校分享这种模式,才是未来我们国家乃至全球教育必须改革的模式,不然你就适应不了我们国家的双创:创新、创业。大家知道知识要迎合人才的需求,产业要适应人才对它的发展创新,GDP的数量,应当有人才,人才从教育来转型来,从这个意义上我们应当把教育真正要为培养人才服务,人才真正要为产业转型服务,产业转型要为我们经济发展服务,反过来经济发展再投入到4%太少了,应当投入8%,把更多地投入到教育,那我们上海应当达到13%以上。

  孙丽:王校长立脚点非常高,知道站到国家的立场上思考国际教育,我们还是非常自豪。

  王广发:我们要走信息化建设移动教学的快车道,今天我们应当要走超车道,去引领推动我们国家的信息化教育的改革,实现人才的培养,按照最近中央组织部颁布的24条,这样我们今天每一个教育工作者、校长、老师才不辜负党的教育事业赋予每一个教育工作者的期待和期望。谢谢。

  孙丽:立脚点确实很高,讲到了很多的方面,基本上没有回答我的问题,您认为最理想的教育模式到底是在线教育模式还是线下的教育模式还是混合式的教育模式?用一句话回答一下。

  王广发:现在教育的新时代应该说是所有混合先进的元素教育进入各类教育机构的时代,你怎么优质怎么去选,也就是说选择优质教育教学教法课程考试以及国际化先进理念的新时代。

  刘恺:现在中国的变化非常快,淘宝马云(微博)的金融业务的发展已经打败了我们的银行和马化腾。我们现在不是说要不要接受融合教育,而是必须要走这条路。对我们未来的教育这是唯一的出路,我们必须走线上线下,离开了线下就没有人情味,所以我们是人,做人的工作你纯粹用机器去做肯定不行,线上线下是必须的,它能够极大地解决我们学生学习多样化的问题。教学因材施教欧美教育讲的是差异化教学,只有借助互联网技术,IT的信息技术,我们才能真正地多快好省地实现差异化教学,才能让我们个性化学习、差异化教育资源得到利用。

  Melinda Skrade:我想把视角带到我们美国这边,王校长如果在美国这边演讲的话他可以成为我们很好的领导,他的答案是我们教育的模式,要提高我们学习的经验,让这些学生成为独立的学习者,我们碧岳十一中学正是利用了这样一种差异化的学习理念,我们希望能够让他们成为他们能成为的最棒的人。在学校里面如果让这些老师不舒服或者学生不舒服,我们会停下来,我们会问三个问题。第一,我们今天是不是最棒的人。如果不是的话那这个学校必须要停止学习。第二个问题,我是不是做得最好。第三,我如何才能提高。作为个人我们将会成为未来的领导者,对于这些未来的领导者和学生来说是不是能影响他们的生活。出去回过去想,找到这些个体,回到你老师这里,找到大家个性的差异,成为一个负责的学习者,这三个模型每天都在我们学校进行着。一个是由老师来进行指导。第二,老师在课堂里面倾听这些学生,看他们设计的课程有什么可以提高。第二,和这些老师去聊这些项目,一起去担忧和喜悦。我们也是需要来应对现在最有挑战的这些部分。我们也是做了计划,要成为更好的人,能最好地实现学生的未来。是不是你也希望参与到这个过程当中,你是不是把你的名字记录在这个项目里面,你是不是想参与,学生会回答是或者否,我们怎么样才能帮助到你们。这样的成功并不完全是内心的感受。另外一个,新模式,其实是一个技术给我们生活带来的变化,我们不能忽视这样技术变化,我们不能忽视我们的手机给我们汽车带来的改变,我们是怎么样把我们社会变成更好的进步的社会,我认为我们是可以做到的。20年前一个斯坦福的老师曾经说过,学校是连接我们所有过程的中心,所有世界的一切都可以通过学校连接,我认为我们学校是可以成为一个革新的中心。今天学校对我们来说是学生取得学习的中心,也是他们生活取得进步的源泉,所以我认为参与是非常重要的,能够帮助他们取得成功,也是希望学生们能有这样的独立性的学习。谢谢。

  孙丽:非常感谢几位校长和任主任的分享,大家观点是比较一致的,不管是什么样的教学方式,是以学生和老师应用的便利、教与学的有效性为最终的评价标准,他们也间接地回答了这个问题,也从我们网络教育意义我们现在混合式教育发展的形式从中找到答案。我记得在2006年我们赛尔教育开始实践网络教育的时候,很多人对于网络教育或者通过网络来学习一定的技能、知识、学分持怀疑的态度,但是今天大家看看,那么多的慕课课程,那么多的翻转课堂,那么多人通过网络的形式来进行各种各样的学习。以前我们中国有69家网校,大家通过网络教育获得大学的学历,后来我们又发展到了通过慕课学习国外大学的学分课程,包括今天越来越多的中学希望通过线上的方式学习国外中学优质的课程,从这些趋势当中我们可以看到互联网给大家带来的变革,给我们教育模式、教学模式带来的变革,不管什么样的变革,不管什么样的教学模式,都是最终要服务于教和学,我们教育始终围绕在这两个纬度和核心在开展,学学什么,教怎么较。这又回到了老话题,课程和师资。碧岳十一中学有将近1000位学生,但是它的课程非常丰富,有200多门课程,丰富程度令国内很多学校都望尘莫及,在这样的丰富课程体系当中是不是互联网能够给我们带来更大规模的优质共享,这个问题我想单独问一下我们Melinda校长。

  Melinda Skrade:我们正在学习,就像你们正在学习一样,学习的过程都在帮助我们更好地完善这样一个课程,当我在想象因特网的发展对我们教育的帮助,这个挑战是怎么样去建设这样一个课程体系以及怎么样进行一个课程互动,当你问学生的时候,例如他们来自清华实验学校,而我们在密尔沃基,他们是怎么样完成这个课后作业的。我们设计这个课程但是实际上我们也希望能够有更多的学生之间互动的参与,能够有一个实时的交流、测评、参与,这是非常重要的,这个可以帮助我们互相了解。我们希望能够让我们的项目帮助我们更好地发展,通过这些技术的发展能够更好地便利于我们的教育。我们认为这个是非常好的。因特网不仅仅帮助了我们,同时也是极大地改变了我们。

  孙丽:这是课程方面的问题,关于师资的问题想留给刘校长和王校长,开展国际教育在我的经历当中感受特别深的一点就是优秀的我国际师资难以找到的,或者长期稳定的。在我们王府学校和陶安居学校这个问题是怎么解决的?互联网给我们带来了什么样的便利?

  王广发:我先说一下,办学教师队伍的建设和培养、培训应该说是一个学校长期持续科学稳定发展的基础,我们的做法你要舍得,不舍不得,大舍大得,少舍少得。在我这里工作3年的老师必定要给一个老师的学位,美国的或者英国的,让他出去学习,三年给你一个学历,如果在座所有学校的领导都做到了,你的教育一定就能够办好了。从培养老师的角度出发。从选择标准的出发,要超越先进、优秀和杰出,让他们脱颖而出,大赛、竞赛,每一个季度每一个学期必须要有老师的正能量竞赛,我想你抓住这两条,优劣有一个淘汰的比例,还有从解决后顾之忧,孩子入学问题、住房问题等等,完全可以把师资队伍解决好、建设好,为教育发展好。

  孙丽:时间有限这个环节就到这里,非常感谢几位校长的积极参与、热烈讨论,也非常感谢大家的认真聆听,希望我们以后能有机会进行更深入地探讨。谢谢大家。

  更多信息请访问:新浪美国高中频道

扫描二维码关注“低龄留学家长帮”公众号,掌握第一手的美国高中留学信息。

扫描二维码关注“公考圈”微信,随时提醒报考动态

高考志愿通(收录2553所大学、506个专业分数线信息、57名专家为您服务)

三步报志愿

1
专业定位
适合专业测评
3806人已测试
2
海选学校
录取可能性报告
7252人已测试

分数线查询

北京

  • 北京
  • 天津
  • 上海
  • 重庆
  • 河北
  • 河南
  • 山东
  • 山西
  • 安徽
  • 江西
  • 江苏
  • 浙江
  • 湖北
  • 湖南
  • 广东
  • 广西
  • 云南
  • 贵州
  • 四川
  • 陕西
  • 青海
  • 宁夏
  • 黑龙江
  • 吉林
  • 辽宁
  • 西藏
  • 新疆
  • 内蒙古
  • 海南
  • 福建
  • 甘肃
  • 港澳台

2014

  • 2014
  • 2013
  • 2012
  • 2011
  • 2010
  • 2009
  • 2008

北京

  • 北京
  • 天津
  • 上海
  • 重庆
  • 河北
  • 河南
  • 山东
  • 山西
  • 安徽
  • 江西
  • 江苏
  • 浙江
  • 湖北
  • 湖南
  • 广东
  • 广西
  • 云南
  • 贵州
  • 四川
  • 陕西
  • 青海
  • 宁夏
  • 黑龙江
  • 吉林
  • 辽宁
  • 西藏
  • 新疆
  • 内蒙古
  • 海南
  • 福建
  • 甘肃
  • 港澳台

理科

  • 文科
  • 理科

找专家报志愿

一对一服务
咨询电话:
01058983379
推荐阅读
聚焦
关闭评论
高清美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