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美留学(微博)生日报讯,在中国的一个小城市里,帆帆(化名)在思考着她的人生。而对于眼前所能预见的未来,她并不满意。
作为这个中国东部城市460万高中生中的一员,帆帆梦想着有一天能进入理想的大学学习教育。但帆帆说,国内绝大多数的大学生活并不令人期待。(真的么……?)大家都说,在大学里作弊现象非常普遍,逃课更是家常便饭。而且大学生是一定要学习“毛概”的。
为了大学的入学考试——高考(微博),中国的每个学生都经历了近十年的寒窗苦读。这样的考试制度在中国有着非常悠久的历史,可以追溯到公元7世纪。古时候中国的“考生”们,从那时起就依靠背诵各种诗词文章来通过考试。如今,在中国每年数以百万计的考生中,只有很少一部分可以进入国内顶尖的大学。而这样声势浩大的竞争,在帆帆家乡所在的省份尤为激烈。
这样漫长的学习和竞争过程,对许多学生来说都是身心的煎熬。20岁的帆帆说:“我觉得我根本就没有学到任何东西。学校里好像没有什么让你感到真正有意义的事情。”
而如今,除了这样残酷的考试竞争之外,帆帆却有了另一种新的选择:赴美留学。
帆帆的父母曾经强烈反对她出国留学。“我以前听说美国挺危险的,我还想过是不是出门都需要随身带一把小刀防身。”帆帆说。
然而,在一次短暂的美国之旅之后,帆帆被深深的吸引了。美国大学的校园四处充满了多元的文化气息且有着极高的学术自由。帆帆于是着手开始申请美国大学,并最终被加州大学加利福尼亚大学尔湾分校分校录取。
很多人都认为,在美国读大学的中国学生们都家境优越。这些养尊处优的年轻人在国外过着潇洒的日子,回国以后也还能享受到各种特权。我们不得不承认,有一部分人确实是过着这样的生活。
随着近年来美国校园中留学生数量的激增(去年一年就有将近一百万学生赴美留学,对比五年前增长了40%),更多的学生其实都来自中产阶级背景的家庭中。帆帆就是这类学生中的一员。他们渴望着摆脱国内不完善的教育系统。
目前,中国学生已经成了成为了赴美留学的最大主力军。许多国内的学生都把自己的大学看作是生产文凭的工厂,不断地培养出毫无潜力的毕业生。
政府的统计数据显示,大专以上的本科毕业生在毕业后半年之后的平均月薪只有3487元,约等于539美金。而这个数字,甚至低于工地里临时工的平均月收入。
鉴于这样的现象,中国的教育制度一度遭到质疑。一些中国家庭开始将目光转向国外,放在了让孩子出国深造的这条路上。
在北京,政府已经为完善国内的高等教育系统投入了更多的资金,努力让国内的大学更具国际竞争力。在对于学生出国留学的项目中,权威部门也加强了监管。
中国教育部在回答提问时,在一份书面答复中提到:教育部支持学生们出国留学,并且也正在努力提升国内大学的国际竞争力。
在这份文件中还提到,“我们也积极鼓励海外留学生们,在学成之后,回来报效祖国”。而由于许多毕业生都存在着就业困难的挑战,文件中还提及,他们会鼓励更多的学生自主创业。
在中国,高等教育机构的数量已经增至2529所,自2000年以来已经翻了一倍。去年夏天,有大约750万的毕业生走出校园,这个数字是2000年的八倍。相比之下,美国去年仅有380万学生被授予了学士学位。
尽管北京已经成功树立了许多国际排名很高、很有声誉的名校。但遗憾的是,政府在排名靠前的一百所学校中投入了大量的心血,这导致了其他一些普通的大学只能拿到很少的补助。
中国南方一所大学的校长最近被推到了风口浪尖上。因为他指出,排名第一的浙江大学(微博)在短短三个月中得到的政府补助,比他们学校(贵州大学)在过去63年中所获得的全部资助还要多。
“这就像中国和奥林匹克的关系一样,”北大(微博)教授陈平原说:“我们获得了许多的金牌,但是国民的身体素质仍是很差。体育精神不应该是为了赢得奖牌,而应该是让全民都健健康康热爱运动。教育也应该是同样的道理。”
对于中国的大学生来说,他们的大学生活往往都有着严格的管制。每一所公立学校都有一个党委员会,负责学生的思想政治和道德教育。在国外常用的Facebook和谷歌学术网站,在中国都是被限制访问的。
相比之下,国内一些大学的设施也相对简陋:寒冷的教室,书目不全的图书馆。在2014年,在微博上曾出现过一个热门话题:#12个学生挤在一个宿舍#,引发了学生们对脏乱拥挤的宿舍的怨声载道。
与帆帆不同,在距离她的家乡不远的另外一个中国城镇里,另一个叫玉玉(化名)的女孩儿却由于各种原因无法选择出国留学。而等待她们的似乎是完全不同的境遇。
“对我来说出国留学实在是太贵了。” 这个21岁的女孩儿说。
玉玉的父母是工人和房地产经纪人,家境并不富裕。国内大学的学费相对留学来说要便宜得多。每年只需要6000元左右,大约是926美金。
玉玉考入了中国扬州大学(微博)。在她的大学课程中,马克思主义和军事理论都是必修课。玉玉说,她感觉这些课程好像是为了让学生们知道祖国有多么的强大一样。“但是大家并不是很感兴趣。”
作为英语专业的大三学生,玉玉表示,国内的学习更多的是靠死记硬背,没有什么新意。中国学生对高考的感受都只有一个:焦虑。相比于SAT考试中对阅读、数学和写作的测试,中国的大学入学考试更多的是凭借对相关知识的记忆。
在美国,学生们可以选择提交几次考试中最好的一次成绩,并且需要老师的推荐信,还需要参加各种课外活动。而在中国,高考每年仅有一次,因而竞争异常激烈。去年夏天,有一位母亲向女儿隐瞒了父亲已经去世的消息将近两个月,直到女儿高考结束。原因是害怕女儿知道消息之后影响考试的结果。
在中国,高考得分最高的学生会被称作状元,会受到人们的赞扬追捧。和其他许多同学一样,玉玉花了好几年的时间恶补学习,每天六点起床,晚上一两点才能写完作业。
由于压力过大,作弊的现象一直难以杜绝。有些学生曾被抓到在钢笔或者手表中装了无线设备接收答案。许多考场都会使用干扰信号来防止学生作弊。
而生活在北京上海等大城市的本地学生,比外地的学生拥有更多的机会进入当地的名牌大学。这也是一种压倒性的优势。
高考分数的高低决定了学生们所就读大学的好坏。像玉玉那样,她的成绩没有达到名校的录取线,所以她选择去了扬州大学。
2008,全国高考人数曾达到峰值,有1050万考生参加高考。去年有940万。与此同时,在2014-2015年期间,赴美留学的学生翻了几乎三倍,达到了304040人。
帆帆在被加利福尼亚大学尔湾分校录取后获得了全新的探索机会。她说,以前对美国的了解都是源于电视剧和电影,而现在完全不同了。
帆帆的父母出身贫寒,自从家里开了一个画笔工厂之后,日子开始逐渐好了起来。他们希望自己的女儿可以接受更好的教育。之前,他们并不觉得去美国读书能够帮助帆帆找到一份更好的工作,因为随着越来越多的“海归”回国,留学生的优势正在减弱。而且他们还担心美国不够安全,担心会发生枪击案件。
而帆帆对此的看法有所不同,在跟随学校经历了一趟为期两周的美国之旅后,她心动了。她觉得在美国,学生们可以学到更多他们真正感兴趣的东西。帆帆说:“那里似乎很自由。”
在她的坚持下,帆帆的父母最后还是让步了。在准备出国申请的期间,为了通过语言考试,帆帆背下了几千个不熟悉的英文单词。在临走之前,因为担心会不习惯国外的饭菜,她还特意向外婆学习了如何做地道的家乡菜。
然而在加利福尼亚大学的尔湾分校开始上课之后,帆帆忽然意识到自己很难跟上课程的进度,因为美国老师的英文都说得太快了。她也意识到了美国学习方式的不同:仅仅靠记忆,是无法在考试中取得高分的。
目前,帆帆还没有确定自己究竟打算选哪个专业来进行学习,在她看来:“数学很简单,但是人类学超难,我都看不懂那些阅读书目里的文章。”
帆帆在学校里也发现了很多有趣的不同。例如,学生们可以随意的坐在草地上。各种穿着嬉皮士打扮的人也随意的在街上走着。“如果在中国,别人会觉得这样很奇怪的。”她说。
在课堂里,她还遇到了称自己是“Taiwanese”的台湾同学。她第一次知道,原来台湾在外国人眼里看来是独立的一个小岛,而并非中国大陆的一部分。
这样的差异让她觉得很新鲜,如果不出国留学,她很难接触到如此不同的观点。(来自公众号北美留学生日报 原文:华尔街日报 原作者:Te-Ping Chen, Miriam Jordan. 编译:陈思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