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普通居民为啥不愿承认自己中产了

2016年11月16日 08:19 中国青年报 微博
微博 微信 空间 分享 添加喜爱

  衡量一个人、一个家庭是否属于“中产阶层”,需要多重评价指标,并非简单的数字叠加。由于不同地区的经济发展不平衡,中产阶层的生活水平也不可同日而语。

  ------------------------------------------------------------

  11月2日,经济学人智库发布的报告显示,作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中国将在2030年前迈入中等收入国家的行列,3/4的中国人将成为中产阶层,让“中产阶层”再度成为焦点。中国劳动学会副会长苏海南接受《中国经济周刊》记者采访时表示,我国目前已经迈入中等偏上收入国家的行列,但是我国中等收入群体占社会总人口的比重不到20%,明显低于与我国处在相同发展阶段国家的水平。

  “中产阶层”究竟是一个什么概念?官方并没有给出明确定义,而社会上对“中产阶层”的界定一直颇有争议,其中不乏“被中产”“伪中产”和“超中产”等令人啼笑皆非的概念。比如,从拥有财富总量看,按照目前的房价水平,在“北上广深”等大城市有房者普遍有数百万元乃至上千万元的资产,但是很多人不得不为日常生活精打细算,着实难言“中产阶层”带来了多少快感。

  有机构预测未来几年中国还将有数亿人跻身中产阶层,固然令人欣喜。但是,这个数字恐怕还是大有“水分”。比如,用什么来衡量和评估“中产阶层”,是固定资产,还是金融资产,是按年收入,还是按消费力能力。

  今年7月,《经济学人》杂志指出:中国的中产阶层有2.25亿人,他们是目前全球最焦虑的人。该文对中国中产阶层的定义是:“家庭年收入在1.15万到4.3万美元,即家庭年收入8万到30万元人民币之间的群体。”显然,按照这个“公式”来计算,我国中产阶层群体很庞大。但是,这个结论让人感到被“中产”。要知道家庭年收入8万元,在一些城市并不属于高收入。即便是年收入30万元,要买房、买车、生儿育女,赡养老人,保障日常医疗、教育、生活消费等,也只能说是“凑合”。

  衡量一个人、一个家庭是否属于“中产阶层”,需要多重评价指标,而不能是简单的数字叠加。由于不同地区的经济发展不平衡,中产阶层的生活水平也不可同日而语。这是目前我们的国情。所以,对于我国中产阶层群体的评估,还是要慎重和科学一些,不可轻易下结论,一旦结果相差较大,就很容易误导公众。很多普通人不愿意承认自己属于中产阶层,因为大家自认“中产”的底气不足,害怕引来围观。

  由此来看,争论有多少人进入中产阶层没有多大意义,也没有必要为此陷入无休止的纠结。等我国经济发展到更理想的阶段后,中产阶层的“分水岭”就会自然形成,届时,大家不妨再对号入座。

标签: 中国中产

高考志愿通(收录2595所大学、506个专业分数线信息、提供29省专家服务)

三步报志愿

1
专业定位
适合专业测评
42690人已测试
2
海选学校
录取可能性报告
87804人已测试

分数线查询

北京

  • 北京
  • 天津
  • 上海
  • 重庆
  • 河北
  • 河南
  • 山东
  • 山西
  • 安徽
  • 江西
  • 江苏
  • 浙江
  • 湖北
  • 湖南
  • 广东
  • 广西
  • 云南
  • 贵州
  • 四川
  • 陕西
  • 青海
  • 宁夏
  • 黑龙江
  • 吉林
  • 辽宁
  • 西藏
  • 新疆
  • 内蒙古
  • 海南
  • 福建
  • 甘肃
  • 港澳台

2015

  • 2015
  • 2014
  • 2013
  • 2012
  • 2011

北京

  • 北京
  • 天津
  • 上海
  • 重庆
  • 河北
  • 河南
  • 山东
  • 山西
  • 安徽
  • 江西
  • 江苏
  • 浙江
  • 湖北
  • 湖南
  • 广东
  • 广西
  • 云南
  • 贵州
  • 四川
  • 陕西
  • 青海
  • 宁夏
  • 黑龙江
  • 吉林
  • 辽宁
  • 西藏
  • 新疆
  • 内蒙古
  • 海南
  • 福建
  • 甘肃
  • 港澳台

理科

  • 文科
  • 理科

找专家报志愿

一对一服务
咨询电话:
01058983379
推荐阅读
聚焦
关闭评论
高清美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