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留学生喜欢抱团:语言问题还是文化差异

2017年03月11日 06:30 新浪教育 微博
微博 微信 空间 分享 添加喜爱

  为什么我们老说“中国人喜欢聚在一起” 是因为到了美帝要抱团共进还是因为不能融入当地社会? 中国的“含蓄” “谦虚” “不麻烦别人” 在美国的课堂上被留学生变成了“缄默”,在教授的眼里变成了“不积极”。 主页君今天就来给小伙伴们细细讲讲究竟我们留学党为什么那么喜欢抱团。

  这有什么奇怪的,人类本能嘛。到了一个陌生的环境,跳出了自己的舒适区,当然会倾向于跟自己有共同点的群体混在一起。

  不要说生活在国外会跟本国人抱团,有一次与一位女士(她是迈阿密人)讲起这个话题,她是这样说滴:

  哦别说你们外国人了,以前我去纽约上大学,发现迈阿密人在纽约也抱团的——大家在一起开party说:“艾玛纽约好冷!”

  ……

  我:“……- -b……”

  以上说的是人类的共同存在的对不确定性的不安和对安全感需求。

  事实上,之前我曾经回答过一个类似的问题:维吾尔族大学生喜欢和汉族同学交朋友吗? 这两个问题其实非常有异曲同工之妙,在某种程度上简直是perfect match。

  另一个问题的题主感觉(一些)维吾尔族大学生‘很难交往……想说话却总觉得对方跟你保持心理上的距离,他们总是喜欢和自己族的朋友来往’,其实往往也是外国人对中国留学生的看法。

  然而恐怕也不仅仅是中国留学生中才存在这样的现象。几年前,我还在国内上大学之时,我们大学留学生人数最多的就是韩国人。那时候我对韩国留学生也抱有同样的疑惑——‘为什么他们不愿意与当地人交往?’、‘为什么只跟韩国留学生交流?’、‘为什么整天说韩语(既然都来中国了,来都来了)?’等等。

  再后来去了美国……感同身受,逐渐理解了上述疑惑产生的原因。

  所以除了人类共有那些跳出comfort zone之后的感受以外,还有什么原因会让某些国家或者民族在这一问题上表现的更明显呢?我个人总结了以下几个原因,排名不分先后:

  中国人(乃至亚洲人)由于文化的影响,普遍比较含蓄,尤其是会担心对别人提出要求/寻求帮助是‘麻烦别人’(尽管这并不代表他/她不会坑你)

  这种‘担心麻烦别人/让别人讨厌’的潜在心理,在来到另外一个国家的时候简直达到了顶峰。

  比如说,课业上遇到了困难(尤其是在因为语言有障碍的情况下),许多中国学生的第一反应不是去跟老师聊聊或者写邮件给老师,问问老师可不可以帮助他们,而是选择默不作声得忍受,或者跟同班的中国学生吐槽(如果彼此熟了的话);

  再比如,听到当地学生之间聊得流行话题/词汇自己不太懂,许多中国学生是不会主动问的(尽管在内心深处ta可能很想加入对话),因为担心‘这样问多了会不会令别人讨厌?’(虽然ta其实根本一个问题都没问过)——这其中甚至还有一个潜在的心理,希望对方能照顾到自己是歪果仁,get到自己听不懂的眼神/脑电波,而主动跟自己作出解释,把自己拉倒对话中。

  ——是的,这个‘希望对方主动get并主动帮助(否则会被认为可能对方根本不想帮忙/对话,也就不要提出要求自取其辱)’是一个跟美国社会非常不同的文化现象。这一点甚至从知乎和Quora (国外问答网站)上本国网友对待歪果网友回答的做法中就可以看出来。在知乎上,如果网友们对待受欢迎的外国用户,譬如一些回答中出现错字或不妥当的措辞,会踊跃的主动前来修改(主动提供帮助尽管当事人没有提出要求);而我在Quora上的回答(我自信上面一定有很多类似的大小错误)几乎从来没有人主动修改,更不要说被人在评论里指出。

  上述对比诚然有我在Quora上关注者不多的缘故,但是更重要的是,(据我观察)美国社会似乎更倾向于认为,如果当事人没有提出要求或很明显得做出需要帮助的举动,有时候主动提供帮助(如改正外国人说话时语音/语法的错误)是对对方的不尊重。对于美国人而言,如果你没有主动提出加入对话/纠正(我的)发音语法错误etc。,那说明你可能对他们聊的话题不感兴趣、不希望别人纠正自己的错误。

  这可能是两国社会中最大的文化差距之一。而这一社交文化上的不同,尽管我们可能知道,却也很难改变潜意识对自己行为的支配。

  我在来到美国很长一段时间以后,才逐渐习惯在遇到困难或者问题的时候,第一反应是选择主动与人交流、找出双方都能接受的方案来解决问题,而不是自以为是的想着‘不要麻烦别人,还是自己忍一忍到受不了的时候在寻求帮助吧’。

  (即便我还算是个活泼大方脸皮厚的人但是)在我刚来美国的时候,我没有车,所以去超市买重的东西是个难题(比如大米)——那一个月里我从来没有主动询问过房东(我跟房东住在一起)是不是可以带我去超市,这一切都是因为觉得‘实在太麻烦别人了,跟房东也没有那么熟’。甚至有时候房东对我说,‘你要去超市吗?我可以带你去’,也会连忙的说‘不必了’(尽管确实需要去)——这一切都是出于认为‘这样太麻烦别人’的缘故(但是美国人会倾向于认为你真的不需要,被拒绝多了说不定认为你根本不想跟ta接触)。唯有一次,房东的妹妹从加州来,房东指示她妹妹带我去超市:‘你带她去超市买个大米’——于是我乐颠颠的去了。

  也就是在这一天,房东的妹妹对我说了一番很重要的话,我在日后的生活中逐渐悟道,走上了没羞没臊的不归路——她是这样说的:

  我知道或许亚洲的很多国家认为这样是不礼貌的,但是在美国,如果你想要什么,你一定要说出来。如果你觉得不满意,你要告诉对方;如果你认为你收到不公正的待遇,你不要不好意思抗议。总而言之,这就是美国做事情的方式:如果是你想要的,你一定要勇于争取;而如果你不争取,人们就不会意识到或在意你的想法。(大意)

  尽管她谈的是权利方面的问题,但是社交上其实也是一样的。中美两国人对待与陌生人交往的预期可能存在很大的不同,从而可能会在刚一结识之时,就造成了误会——本地人会觉得中国学生似乎有些冷漠;中国学生则觉得不知道怎样与本地人相处才恰当,如果当地存在中国学生的圈子,可能呆在其中更容易应对人际关系。

  有这样一个笑话,在中国学生学习TOEFL(尤其是听力部分)的课程上,几乎每一个老师都会讲给学生听。老师说:美国人的思维是直线式的,有什么就问什么——你们答题的时候一定要注意了——而中国人的思维则是弯弯绕绕的,很多话不能直说。接下来,老师们会列举那个著名而又真实的‘中美儿童是如何借橡皮的’笑话——

  典型的中国儿童式借橡皮对话:

  A: 同桌,今天的天色好蓝啊……

  B: 是啊……

  A: (尽管可能明明看到同桌带了橡皮但依然要假装很不经意的) 诶对了,你带橡皮了吗?我没带诶……

  B: (默默掏出橡皮递过去) (主动get到对方是想借橡皮)

  (如果这时候B很呆萌的说‘带了啊’却没有主动递上橡皮的话……A大概会难受很久,然后艰难的问出最重要的那句话‘那能借我你的橡皮吗?’……遇上个羞涩点的说不定只能伤心的说一声‘哦’觉得同桌是讨厌自己才故意不主动借橡皮过两天就哭着要换座表示友尽了呢!)

  Typical conversation when American kids want to borrow eraser:

  A: Can I borrow your eraser?

  B: Yeah。

  这个场景太太太真实了。哪怕是中国成年人,在绝大多数情况下,借东西的时候也是这样预期的对话:‘你带橡皮/透明胶/格尺/剪刀了吗?’(并期待对方主动递上自己需要的东西)。

  有一个发生在我高中时代的真实故事。有一天有个老师C没带办公室钥匙,于是就去另一个班级,询问正给学生上课的同办公室的另一位老师D,于是他们当着全班学生面发生了如下的对话:

  C:D啊,你带办公室钥匙了没?

  D:带了啊~~~~

  C:(默默看着D,等着D把钥匙扔过来……)

  D:(大概是上课上傻了,也纯情的默默凝视着A……)

  ————无语凝噎了半晌后的分割线————

  C:(无奈地)那你倒是给我啊!

  D:噢噢噢……(丢)

  学生:哇哈哈哈哈哈哈哈~~~~~

  中国人与人交往之时,一方面是含蓄的(不熟的情况下不主动提出要求);另一方面可能又是过于热情的(会多想一步,主动替人解决问题)。身处国外的时候,很多中国学生其实不一定是不想与当地人交朋友,可能只是不知道怎样做才是恰当的社交模式,从而在相识的一开始就错过了。

  中国学生相比美国学生,更担心自己会‘丢脸’

  噢是的,这当然是非常重要的一个缘故——不仅仅会造成许多中国留学生不喜欢在课堂上公开发言,也会造成社交障碍。原因很简单,留学生多多少少都是有语言障碍的,我们很担心在跟歪果仁(不对这里我们才是歪果仁,恩,本地人,本地人)交流时说错话——因此我们干脆选择尽可能减少跟本地人说话的机会……

  中美两国人对‘丢脸’的定义,我想的确是有程度上的差别的。也许美国人觉得,作为一个歪果仁,说不好中文/用错词汇是很正常的,也很愿意跟中国人练习口语——但是多数中国人只在本国的时候才愿意跟歪果仁练习英语(因为身为本地人有一种自然安全感,鉴于周围的本地人英语可能都不好)。但是出国之后,很多人就会觉得,在一个英语国家、多数人英语说得那么好(这是当然的)、一旦自己犯了错误这是多么令人尴尬啊……如果对方的交谈中有什么文化梗不知道/不懂,过去询问又显得多蠢啊(我又不是小学生!),所以就不太愿意主动跟本地人交流。

  关于中美学生在这一点上的不同应对方式,我的一位日本教授也曾发表类似的感慨。有那么一次课,日本老教授问我们是不是都听懂了——大家用一种‘亚洲人都懂’的神交方式看着老教授,默默无语。这时候老教授看着我们的样子,忽然就呵呵呵呵得乐了,然后说:

  我在日本、中国和美国都教过学生(*他是芝加哥大学的博士、蒙代尔的学生,在美国也教过大学生经济学),我发现日本和中国的学生,每当问到他们‘懂不懂’的时候,大家明明都懂,看起来却也像是不懂的样子;而美国学生可能根本不懂,但是人人看起来都是一副‘完全明白’的表情。

  于是我们也笑了。事实上中国学生们默不作声(不主动跳出来表示自己懂了),完全是本着‘明哲保身’的哲学思想——反正老师问的是‘大家’,又没有问‘我’,我为什么要跟其他人不一样,表示懂了呢?万一老师问到我我又出了错(尽管回答可能完全不会出现错误但依然担心),那在众人面前该多丢脸啊?

  局限在课堂上,很多中国学生的心理会是如此;放大到社交上(尤其是使用另一种语言、在陌生的国家中),就会出现抗拒与本地人主动交流的行为。而碰巧美国人可能不是很理解中国人/亚洲人的这种心理(因为他们完全没有这种困扰),也自然不会主动拉着羞涩的亚洲人一起玩(美国人大概认为这个人根本不想跟我们一起出去玩)——事实上如果美国人主动拉住你的中国同学然后说‘走吧我们一起出去high?你不喜欢吗?喜欢的话一起来吧!’(老师指着一个特定的学生说‘你说!你听懂了没有?’),你会发现他/她还是会做出正面的回应的。当你们熟了或者他/她喝多了时候,你会惊讶的发祥那个羞涩的中国人居然是个话唠……(不我不是说我……)

  写到这里,我忽然觉得可能大部分中国学生在小时候都有这样那样的心理阴影(一般都是父母造成的)……不然为什么潜意识里如此怕丢脸。

  中美民间文化差别太大,与本地人的社交中可能没有太多的共同兴趣(或中国学生认为双方没有共同兴趣)

  在中国,最常见的夜生活模式是撸串(路边摊吃烧烤喝啤酒)+KTV——很不幸,这两样活动在美国都不常见。美国绝大多数城市似乎不可以在马路上喝酒,也很少见KTV(美国的KTV建的都像红灯区一样……)

  而多数留学的中国研究生/博士,并不太喜欢club(个人观察的结论)(因为我们不擅长跳舞、又太担心过去现学现卖会‘丢脸’),恰恰美国人比较喜欢这种娱乐方式。所以双方想要一起过晚间正常的娱乐生活,这恐怕有点困难。

  再说说球类。美国流行的棒球和橄榄球,中国人干脆不玩,国内也没有转播。这么久了,我都没搞清楚橄榄球规则到底是什么……跟别说球队了(是的我只负责在我校Hurricane赢了的时候跟校友比一下U的手势而已,更多的我什么都不知道……)可能唯一能聊一聊的就是NBA(其实我对棒球还是挺有兴趣的)。难道要相约Sports bar 天天看NBA吗?可能中国学生宁可相约打三国杀or麻将——这又是没法跟本地人玩的游戏(除非对方懂中文)。

  再说到House Party——如果是正经的那种,中国学生往往会担心自己搞不清楚社交礼仪(如应该带什么东西去?应该穿什么样子?遇到不认识的人舌头打结怎么办?)而拒绝,或者去了之后纯是吃一顿零食干脆不跟人说话。以我的经验,最好先从出席‘大多数人都认识你’的那种House Party,慢慢体会过这种赶脚、认识到House Party没什么可怕的之后,再出席有很多陌生人的House Party——很多中国学生可能没有这类的经验,第一次去心灵受到了很大的伤害(木有人理我!),之后索性就不去了,还不如跟中国学生抱团打麻将……

  这也是中美社交文化的不同。中国很少有House Party这种社交形式——反正我小时候别说邀请多个,就是邀请一个好朋友去我家,都得小心翼翼问清楚父母同不同意,慢慢得觉得很麻烦,干脆就都约出去玩了。

  如果是狂欢放浪型House Party……恩……我没去过……只听别的MM说过……年纪大了不比他们年轻人啊(唏嘘脸)~ 这种类型的趴踢我没兴趣,所以是不会去的。

  至于美国其他的民间文化,比如万圣节装扮、爱尔兰日绿帽子等等,其实都是很有趣的文化。中国留学生对于这一类的活动,其实还是挺愿意的参与的(尽管自己可能不会装扮一下自己)——反正我在万圣节的时候,看着大家那么角色扮演的那么拼命,心中也是非常敬佩的,并开心得给他们拍了照……

  我能想到的、比较与众不同的缘由,大概就是以上几点了。我所说的现象,主要是针对大多数年龄在20+的中国留学生——如果是初高中就出国留学,尤其是中国学生比较少的学校的中国少年,通常不在此列。这个原因,很大程度上也是他们面临的社交环境,逼迫着他们不得不努力融入当地人的圈子(因为中国学生太少形不成圈子);另一方面,也是少年人往往比较容易受到peer pressure的影响,可能会为了交朋友而努力了解本地文化——年纪大一些(20+)的留学生,则往往没有这方面的顾虑。

  至于题主问到‘各位主观觉得这种行为好吗?好处或不好处在哪?’——我认为只要自己觉得okay就是好的。很多中国留学生出国的种种目的中,可能并没有‘了解并融入当地文化’这一项(可能很多中国学生只是想好好学习、好好吃好吃的、好好出去旅游、好好购物买包包等),如果是这样的话,可能这些学生会觉得没有必要花费成本让自己了解本地的文化、结交本地的朋友。

  相反,如果你来到美国就是希望看一看不同的世界,认识不同的人,那么就勇敢一点,多跟当地人交流、交朋友并且保持联系吧!(来自公众号insightChina 作者:Hasuran Li)

高考志愿通(收录2595所大学、506个专业分数线信息、提供29省专家服务)

三步报志愿

1
专业定位
适合专业测评
42873人已测试
2
海选学校
录取可能性报告
87904人已测试

分数线查询

北京

  • 北京
  • 天津
  • 上海
  • 重庆
  • 河北
  • 河南
  • 山东
  • 山西
  • 安徽
  • 江西
  • 江苏
  • 浙江
  • 湖北
  • 湖南
  • 广东
  • 广西
  • 云南
  • 贵州
  • 四川
  • 陕西
  • 青海
  • 宁夏
  • 黑龙江
  • 吉林
  • 辽宁
  • 西藏
  • 新疆
  • 内蒙古
  • 海南
  • 福建
  • 甘肃
  • 港澳台

2015

  • 2015
  • 2014
  • 2013
  • 2012
  • 2011

北京

  • 北京
  • 天津
  • 上海
  • 重庆
  • 河北
  • 河南
  • 山东
  • 山西
  • 安徽
  • 江西
  • 江苏
  • 浙江
  • 湖北
  • 湖南
  • 广东
  • 广西
  • 云南
  • 贵州
  • 四川
  • 陕西
  • 青海
  • 宁夏
  • 黑龙江
  • 吉林
  • 辽宁
  • 西藏
  • 新疆
  • 内蒙古
  • 海南
  • 福建
  • 甘肃
  • 港澳台

理科

  • 文科
  • 理科

找专家报志愿

一对一服务
咨询电话:
01058983379
推荐阅读
聚焦
关闭评论
高清美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