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出国留学亲子关系变陌生 如何沟通成关键

2017年07月05日 12:36 新浪教育
微博 微信 空间 分享 添加喜爱

  (原标题:留学后,亲子沟通这些“陷阱”不要踩(上篇)

  导语

  今天分享给大家带来的内容是关于亲子沟通也就是家庭沟通,我会分三个模块来介绍。

  第一部分是家庭沟通的常见误区;

  第二部分是介绍四种家庭模式以及在这种家庭中成长的孩子的特点;

  第三部分是如何提升父母和孩子之间的沟通。

  作为一名心理学的专业人士,在我多年学习各种案例,以及提供专业心理咨询的一年中,见过很多次以家庭为单位的案例。 而客户的大部分抱怨来源于家庭的沟通问题。

留学后,亲子沟通这些“陷阱”不要踩(上篇)留学后,亲子沟通这些“陷阱”不要踩(上篇)

  自从回国,进入留学行业之后,通过面谈一些留学家庭,我发现家庭沟通问题并不仅仅出现在需要提供心理服务的地方。在我们的留学家庭中,学生经济状况普遍比较良好,但是亲子沟通问题依旧是普遍存在的。根据我们的观察和了解,相当一部分国内的家长完全不懂如何和孩子沟通,对孩子的学习成绩,成长轨迹,心理状态造成了很大的负面影响。而且大部分家长意识不到问题所在,所以和孩子一直保持着这种负面的沟通模式。

  所以,我主要是希望通过今天的分享,能让我们择由海外群里的学生和此次参加的家长对亲子沟通方面有更多的了解和认知,并且对已经出现的问题做出改善。

  常见的沟通问题

  缺少沟通

  在很多中国的家庭里,父母和孩子之前根本没有沟通,一部分原因是家长太忙于工作忙于事业,所以没有空和孩子去沟通。另外,还有一些家长不懂得如何和孩子进行沟通,还有一部分家长觉得没必要和孩子沟通。这部分家长觉得,我工作那么辛苦,努力赚钱供你生活,供你读书,让你衣食无忧,就已经是尽到了作为父母的责任。但这样对孩子来说就够了吗?比起物质,孩子其实更需要来自父母的关注,爱和交流。

  心理学研究表明,如果父母缺乏对孩子的关注和沟通,孩子容易变得不自信,自尊心也会受到损害。因为父母对孩子的关注其实是一种肯定,而不与孩子沟通交流的父母,会让孩子怀疑自己的价值,会觉得是自己不值得父母的关注,从而缺乏自信心和自尊心。另外,和孩子之间缺乏沟通,忽视孩子,其实是一种情感上的虐待。长期在这种家庭环境里成长的孩子,将来很难和他人形成长久的,健康的亲密关系。

  沟通=家长讲自己想说的?

  很多家长打着沟通的名号,其实是想说自己想说的话,并没兴趣让孩子表达自己的想法,只是想让孩子听自己的话,达到自己教育孩子的目的而已。其实沟通是一个双向的过程,两个人在沟通的过程中,既有输出,也有输入,下面我们会专门讲到对沟通的定义。但对于这种情况的父母,并不懂得沟通的真正意义,也不关心孩子怎么想。而且如果和孩子的沟通没有达到他们想要的效果,那就是沟通不到位,需要再沟通。

  指责式关怀

  这种情况下,家长明明想传达关心,但是说出口的话就变成了指责,而且有时候讲的话很难听。比如,家长会说‘你现在不好好学习将来就要去工地搬砖。’其实,家长想表现的是对孩子的关心,担心小孩如果成绩不好,将来工作就不好,赚不到钱,然后会生活的很辛苦。但是话说出口就很冲,听起来就像在指责小孩读书不用功,将来前途会很差。

  人一般面对指责,第一反应会变得有防御性,有了防御性就很难接纳对方的观点。所以这种指责式的关怀,不仅不会让孩子领会到家长的意图,反而会激起孩子的抗拒,反感和逆反的心理。

  以自己的生活经验作为标准

  我们对事物的评判标准,来源于我们自己对生活的认知和感受,而往往这样是有局限性的。因此家长会倾向于用自己的生活经验作为标准,来看待孩子的生活和学习。

  我举几个例子,我在美国念大学的时候,上学的时候大家都很忙,但是一放寒假,春假同学们都会出去旅游。我有一个同学的家长就不让这个同学出去玩,她说:放假了你不要出去玩,应该把下个学期的课本拿来,提前做做预习,这样下个学期就轻松成绩就会好。这种就是典型的用国内的思维来看美国的学校;还有一个同学的家长对孩子说:你在美国念大学的时候,千万不要恋爱,别耽误了学习成绩,成绩好是最重要的。其实这种观念也是典型的国内的思维,这位家长觉得在大学恋爱也算早恋,担心恋爱会影响孩子的GPA。

  在留学的过程中,很多家长会谈自己当年是如何如何努力,才到达今天的成就,孩子的成绩不好,是因为不够努力。但是整个时代环境都在变化,家长的生活经验在他们的生活年代会有帮助,但不代表会完全适用于孩子现阶段的情况。孩子也会觉得家长不理解自己,帮不了自己,会因此抗拒和家长的沟通。

  缺乏耐心

  在沟通过程中,倾听的力量甚至大于交谈,很多家长对自己的小孩缺乏耐心,觉得自己是完全正确的。在交流的过程中,往往不愿意听完孩子的话就匆匆打断,或者直接给出结论,这样会给孩子带来挫败感,觉得家长不愿意,也无法理解自己。最终造成的结果就是,孩子对父母逐渐丧失了信任,有些原来可以和家长说的事情,以后再也不愿意和家长分享了。

  不去表达真实的情感

  在中国家庭中很常见,父母,尤其是父亲,几乎不会对孩子直接表达自己的真实情感,家庭成员之间缺乏情感交流。大家如果看美剧,会经常看到美国的家庭里,家庭成员无论男女老少都是会经常对对方说我爱你,我想你,以及表达自己的情绪和感情。而中国的传统比较含蓄,并不鼓励情感的表达。因此父母和孩子之间很少有对彼此坦露情感和情绪。但其实人都有情感的需求,希望得到对方的接受和肯定。尤其是孩子,请不要吝惜对孩子爱的表达。

  曾经有个研究发现,收入越高,受教育程度越高的父母正面肯定孩子的比例越高,很少负面的否定孩子。而受到父母越多正面肯定的孩子,自信心,自尊心更高,更有利于健康人格的形成以及对将来目标达到的追求。

  家庭相处模式及对孩子的影响

  明尼苏达大学的Ascan F Koerner教授根据现有的家庭状况,提出了四种家庭的相处模式及对孩子的影响。

  多元的(Pluralistic)家庭

  多元的家庭模式强调家人之间的沟通,而不是孩子单方面对父母的服从,因此家人之间地位平等。这种家庭的父母期望孩子通过和外界世界以及家庭之外的人接触,来获得生活经验,而不是完全由父母自身的经验来教导孩子;另外由于家庭中人人地位平等,大小事物是由家人共同做决定,这种家庭不惧怕矛盾,并且能以开放的心态来解决问题。多元家庭里成长的小孩非常独立,并且因为从小家庭环境的影响,多元家庭的小孩相信自己来做决定的能力。

  共识的(Consensual)家庭

  在共识的家庭中,家庭成员能够自由的表达观点和情感,但是重要事务的决定依旧由父母来做,这两种矛盾的取向通常会导致矛盾。因此这种家庭的父母通常花大量的时间解释他们决定的原因,价值观和信仰。孩子从而珍视和父母对话的机会,以及对家庭价值观的重视。共识家庭的成员倾向于避免矛盾冲突,从而维持家里的等级结构。

  自由放任的(Laissez-Faire)家庭

  自由放任模式的家庭既不看重家庭沟通,也不珍视顺从,通常被形容为‘情感分离’的家庭关系。家庭成员关系冷漠,冲突较少,每个人行为不受限制,由于这种模式下的家长和孩子较少沟通,对孩子的决定缺乏兴趣,长大后的孩子通常会对自己做的决定不自信,而且难以懂得沟通的价值和重要性。

  保护的(Protective)家庭

  保护型的家庭中,父母不倾向于和孩子的沟通交流,但强调孩子服从的重要性。这种类型的家庭中,经常会听到父母说:‘因为我说了算!’,矛盾冲突通常比较少,但一旦发生矛盾,保护型的家庭缺少应对的准备。保护型家庭长大的孩子不信任自己所做的决定,这样的家庭在中国应该不是少数,尤其是父母受教育程度不是太高的情况下占大多数。

  随着留学越来越低龄化,更多的小留学生还处于叛逆的青春期,在留学过程中,父母和孩子交流成了一个令人头痛的问题。而留学这项系统工程需要孩子和父母一起良好配合才能朝着好的结果推进,所以择由也会非常关注如何帮助家长和孩子之间良好沟通。我们接下来会继续聊一聊父母如何与孩子沟通的话题。

  本文转载自《择由教育ChoiceFree》博客,点击阅读原文

  责任编辑:实习生小黑

  更多信息请访问:新浪美国高中频道

扫描二维码关注“低龄留学家长帮”公众号,掌握第一手的美国高中留学信息。

扫描二维码关注“公考圈”微信,随时提醒报考动态

高考志愿通(收录2595所大学、506个专业分数线信息、提供29省专家服务)

三步报志愿

1
专业定位
适合专业测评
46807人已测试
2
海选学校
录取可能性报告
99219人已测试

分数线查询

北京

  • 北京
  • 天津
  • 上海
  • 重庆
  • 河北
  • 河南
  • 山东
  • 山西
  • 安徽
  • 江西
  • 江苏
  • 浙江
  • 湖北
  • 湖南
  • 广东
  • 广西
  • 云南
  • 贵州
  • 四川
  • 陕西
  • 青海
  • 宁夏
  • 黑龙江
  • 吉林
  • 辽宁
  • 西藏
  • 新疆
  • 内蒙古
  • 海南
  • 福建
  • 甘肃
  • 港澳台

2015

  • 2015
  • 2014
  • 2013
  • 2012
  • 2011

北京

  • 北京
  • 天津
  • 上海
  • 重庆
  • 河北
  • 河南
  • 山东
  • 山西
  • 安徽
  • 江西
  • 江苏
  • 浙江
  • 湖北
  • 湖南
  • 广东
  • 广西
  • 云南
  • 贵州
  • 四川
  • 陕西
  • 青海
  • 宁夏
  • 黑龙江
  • 吉林
  • 辽宁
  • 西藏
  • 新疆
  • 内蒙古
  • 海南
  • 福建
  • 甘肃
  • 港澳台

理科

  • 文科
  • 理科

找专家报志愿

一对一服务
咨询电话:
01058983379
推荐阅读
聚焦
关闭评论
高清美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