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标题:求学生活中有着哪些安全隐患?
到达伦敦的第二天,龙雨青急忙趁好天气跑去大本钟下的红色电话亭这一地标留影,并发给爸妈报了声平安。
身体健康:
带全药品,留意相关疫情信息
由于就医程序的繁复和就医成本的高昂,多数海外留学生感觉在留学地就医颇为不便。因此,不少人会选择自备一些常用药品,如退烧药、感冒药等,以应付日常的头疼脑热。但一些外用药品,如烫伤膏、清凉油等,容易被学子忽略。
在英国伦敦大学学院攻读硕士学位的龙雨青曾经在日料店用餐时被铁板烫伤了右手掌。随后,他前往医院就诊,但医院没有烫伤膏一类的药物,无法立即处理,最后他只拿了止疼片。此次经历让龙雨青深刻认识到带全药品的重要性。他说,“尽管烫伤膏一类的外用药品,在一些留学生看来不会派上用场,当地医院也能提供,但是有些时候确实会遇上像我这样的紧急情况。所以,药品还是要带全,外伤药也不可忽略。”
由于地理环境因素,一些留学地区可能会在特定季节有一些流行疾病。留学生初来乍到,对此了解不多,没有提前注射相关疫苗,容易在流行病高发时期染病。曾在新加坡就读的成威(化名)说,“新加坡地处热带,容易滋生蚊虫。如果不多加注意,采取有效的防范措施,容易患上登革热这样的疾病。”对此,成威建议,“要多关注社区贴出的公告及新闻,远离疫情高发区。同时要主动了解疾病,做些力所能及的防范,如及时清空积水,防止伊蚊滋生。”
心理健康:
关注内心,学会主动沟通求助
海外求学,心理健康是学子常常要面对的问题。在法国巴黎政治学院交换学习的方可育说,“大多数留学生是独生子,一人来到陌生的国度学习,容易失去优越感,产生沮丧情绪。特别是那些初来海外的国内高校佼佼者,这种心理落差可能更明显。”在美国约翰·霍普金斯大学求学的孙文烨对此补充说:“我周围的美国学生有一些年龄比较大,专业经验很丰富,在学习上我有时感到压力很大,没有信心。”
当情绪低落时,多数学子会“咬一咬牙”撑过去。如果内心足够强大,可能就撑过去了;但如果心理比较脆弱,不能正确地处理好自己的情绪,一味硬撑,则会陷入悲观难以自拔,发展下去会对自我产生怀疑和否定,引发心理问题。
对此,方可育建议:“情绪低落时可以与其他留学生或当地师生沟通交流。另一方面,也要理性地分析自己所面临的境况,客观地分析遇到的困难并接受自己存在的某些不足,学会给自己加油,努力地去获取成长的快乐。”孙文烨则建议:“仅靠自己调节不好情绪时要学会求助,可以前往校内的心理咨询室进行专业心理咨询。”
信息安全:
按需注册邮箱,用英文检索必要信息
在国外,邮箱是重要的交流工具。个人邮箱中包含着诸多工作、学习方面的重要信息。有些学子在一些商家促销的登记单上会顺手填上自己的邮箱,这样容易泄露个人信息。对此,龙雨青建议,“留学生可以注册两个邮箱,一个用于日常生活,包括各种商家信息登记;另一个专门用来接收工作、学习方面的消息。两个邮箱分开使用,确保个人信息安全。”
不少学子因语言原因,对于留学目的国的相关法律知之甚少,对一些条文规章也图省事而不加审视研究,由此极易给自己带来不便。龙雨青认为,“在涉及到个人身份等信息问题上,留学生一定要学会用英文查询相关条例。国内部分网站上的信息多是过时的,部分翻译也存在歧义。倘若不仔细研读,容易产生不必要的麻烦。”龙雨青就曾见过许多人因为轻信同学的传授和国内一些过时网站信息,导致从英国出发去欧洲其他国家旅行后无法再次进入英国的麻烦。
同时,在日常社交过程中,学子也需注意个人信息安全。成威说,“由于孤独,一些留学生急于拓展交际圈,在网上结识一些朋友。对融入当地的渴望容易让留学生放下戒备,向陌生人泄露过多个人信息,这是很不安全的。”在现实生活中,即使是遇到善意的陌生人搭讪,也不可完全放下戒心。方可育说,“有时遇到善意的男士来谈话,聊几句尚可,但不要透露过多的信息。尤其是涉及政治、文化、宗教等较敏感的话题,要保持礼貌,尽量避免争吵。”
编辑:张粉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