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留学博士生比例的持续增加,为发达国家在专业学科领域带来源源不断的创新力量,而对高端人才的来源国家来说,如果不能形成有效人才回流或者人才环流,也意味着存在高端人才流失的风险。”
上述内容来自12月18日由全球化智库(CCG)与西南财经大学(分数线,专业设置)发展研究院、中国社会科学院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联合发布的国际人才蓝皮书《中国留学发展报告(2017)》(以下简称《报告》)。《报告》由王辉耀和苗绿主编,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出版发行。
《报告》指出,虽然2016年我国出国留学人员较2015年增速继续下降,但仍是美国、加拿大、澳大利亚、日本、韩国、英国等国家的最主要留学生源国。
2016年出国留学人员总数54.45万,同比增长3.97%
我国出国留学人员增速放缓,但留学生数量保持全球第一位。《报告》援引教育部最新公布的数据显示,2016年我国出国留学人员总数为54.45万人,同比增长3.97%,较2015年增速下降9.93个百分点,也是自2000年以来第6次出现个位数的增长率。
虽然2016年我国出国留学人员较2015年增速继续下降,但仍是美国、加拿大、澳大利亚、日本、韩国、英国等国家的最主要留学生源国。
据统计,中国留学生占美国、加拿大、澳大利亚、新西兰等国家留学生的比例超过30%,占韩国和日本留学生比例更是达到57.3%和49.3%。而在欧洲一些国家,如英国、瑞典、瑞士,虽然中国留学生占比未超过10%,但也是该国最主要的留学生源国。
从中国留学生占比变化情况来看,2016年中国留学生在各主要留学国家的比例变化基本不大。其中,澳大利亚、瑞士占比增幅较大,分别为6.2和6.86个百分点。日本、韩国和俄罗斯占比有所下降,降幅分别为6.6、4.7和6.3个百分点。可以看到的是,虽然中国留学生在日本、韩国和俄罗斯占比下降,但并没有影响中国作为最主要留学生源国的排名。
2016年,中国大学本科毕业生在出国留学的专业选择上又有一些新变化。其中,工程科学专业和工程技术专业继2014年后继续下降,计算机与信息科学专业、数学与统计学专业、社会科学专业较2015年有所下降;工商管理学专业、外国语言文学专业和教育学专业选择比例继2014年后保持持续增长。2015-2016年,工商管理学专业选择比例持续回暖,或与工商管理相关领域的发展需求再次放大有关,包括金融领域、贸易领域和企业管理等方面在“互联网+”的刺激下产生新一轮的增长。
《报告》指出,在逆全球化和国际难民等问题的深刻影响下,留学生作为国际移民群体的重要一支,其在2016年的发展情况也出现新变化。
王辉耀分析,美英两国的国际学生增速首次呈现下降趋势。总体来讲有两方面原因:美国总统特朗普的保护主义对留学美国带来了显著影响,其新录取留学生人数十年来出现首次减少的情况;在英国,经济的低速发展使英国在留学、工作和移民政策做出了相应调整,留学生在结束学业后通过工作签证留在英国的可能性持续降低,英国留学生增速放缓。
《报告》显示,在国际形势变化的影响下,中国、澳大利亚和加拿大成为全球接收高等教育国际学生的主要增长极。
生源国需注意促进人才回流或环流
随着学位教育级别的提升,国际学生所占比例也呈现增长的趋势。《报告》显示,2012-2015年在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OECD)主要留学目标国家,不但呈现出留学博士生占该国在读博士生群体较高比例的情况,而且还在所占比例上出现了连续增长。例如瑞士达到54%,较2012年连续三年每年增长一个百分点,美国作为留学大国,其留学博士生占比从2012年的29%上升到2015年的38%,增长了9个百分点。
留学博士生比例的持续增加,为发达国家在专业学科领域带来源源不断的创新力量,而对高端人才的来源国家来说,如果不能形成有效人才回流或者人才环流,也意味着存在高端人才的流失的风险。
《报告》还指出,“章莹颖事件”把留学生安全问题带到公众的视野,尤其是在当前留学低龄化趋势日渐凸显和种族歧视依然存在的情况下,留学安全问题日益严峻。根据外交部领事司数据,外交部中国驻外使领馆和领保中心受理的领事保护和协助案件数量呈加速发展态势,案件总数量从2012年的3.68万起提升至2016年的10万余起,涉及的留学生数量也从2014年的932人增长到2015年的6185人。
“出国之前要有一定的安全培训,在国外和当地的使领馆、监护人保持密切的联系,再有就是增强法律意识。”王辉耀在接受媒体群访时这样建议留学生提高安全意识。
此外,中国留学生曾经是国际学生中“勤奋”“刻苦”的代名词,然而近年来中国留学生学术造假事件频频进入公众视野,对中国留学生的整体形象造成负面影响。《报告》显示,过去一年,中国留学生被劝退有学术表现差(39.86%)和学术不诚信(32.57%)两个主要原因;其中,因学术不诚信而被劝退的人数比例明显上升,由去年的24.56%增至32.5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