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参与国际游学的用户规模或将达到105万人次

2018参与国际游学的用户规模或将达到105万人次
2018年08月24日 11:21 界面

  原标题:变味的“海外游学”不游也罢

  游学产品在假期旅游市场广受热捧。圆梦顶尖名校、欧洲文化探秘、英伦贵族礼仪班、国际学生领导力峰会、加拿大微留学夏令营、美国影子朋友一对一插班……各色游学的名目赚足了消费者的眼球。今年4月,某咨询机构发布的《2018中国国际游学行业发展报告》指出,2017年参与国际游学的用户规模在86万人次,2018年参与国际游学的用户或将达到105万人次,并在未来继续呈扩大趋势。

  游学是指离开自己当前熟悉的环境,到另外一个全新的环境里进行学习和游玩。现代教育意义上的游学,起源于20世纪60年代的英国,在欧美国家游学已经有了60多年的历史,往往被视作体验教育。舶来的游学一经和中国结合,便演化成了一个具有本土色彩的“中国式游学”。随着人们经济文化水平的提高、教育理念的改变以及出国政策的优化,“游学热”成为新时代的宠儿。

  海外游学的丰厚利润,在业界早已是公开的秘密。也因此,各大旅行社、培训机构、留学机构都想从游学市场中分一杯羹,纷纷推出以戏剧、NASA航天、艺术、体育、航海等为噱头的海外游学产品。于是乎,以学校为主办载体、由中介机构组织承办的夏令营,成为目前市场上最常见的一种夏令营营销模式。

  一些地方的教育部门和学校,借此“挂羊头卖狗肉”,不惜与旅游团体联合下发通知,鼓励学生海外游学,甚至还有硬性指标。“游学热”的背后,掺杂着盘根错节的利益瓜葛,境外市场的欺骗获利、旅游团体的搭车收费、推荐老师的不菲回扣、中介机构的巨额利润等可谓雁过拔毛。

  海外游学固然有其存在的价值,问题是,以不菲的费用去换来所谓的收获,值吗?目前的海外游学项目,普遍陷入了成人化、贵族化、娱乐化的误区,让海外游学变了质、变了味。不少海外游学产品“游”多“学”少,变成一个商业销售噱头。

  不少游学项目聪明地利用了家长的焦虑心理,把旅游标上了“游学”的标签,带着孩子到海外,走马观花地参观一下高校博物馆、介绍点名人事迹、跟当地的家庭交流几句英语就完事,并没有提供比旅游更高的附加值。从实际效果来看,“游”大于“学”,甚至只“游”不“学”,往往名不副实、徒有虚名。

  游学并非特指“海外游学”,更侧重于结合实际的“研学”,意在通过实践教学,让广大中小学生了解社会、开阔眼界、增长知识。客观讲,追求更好的教育,不管是否“游学”,找到适合自己的才是最好的。信息时代,社会发展一日千里,信息沟通无远弗届,“外国的月亮比中国圆”早就过时了。

  如何做到理性游学,值得留学生及其家长反思:何为游学,何时游学,何地游学,游学何为,以及是否需要海外游学?倘若“游”大于“学”,甚至只“游”不“学”,“海外游学”不游也罢。市场上的游学项目品种繁多,家长应结合自身条件,谨慎看待海外游学,理性选择游学项目,千万不要因为焦虑而盲目跟风。

  其实,教育从来不是简单的教学问题,海外游学乱象,不仅仅是学生个人的教育问题,也与社会监管乏力密切相关。据了解,在一些国家,游学领域已经形成了较为成熟的行业规范和体系。在美国,正规夏令营任教的老师需要先参加相关培训和考试再持证上岗。在日本,游学是公共教育的一部分,全国修学旅行研究协会等机构会提供大量专业游学方案和服务。

  而相比之下,我国游学市场属于典型的交叉地带,游学机构、从业师资的资质审查和游学内容等基本处于监管盲区。避免游学陷阱,亟需相关部门加大监管,规范整顿海外游学。长远看,则需借鉴国外成熟做法建立健全相关法律法规,建立游学评价指标体系并定期考核,让游学真正体现出自身价值。

  实习编辑:朱子发 责任编辑:赵润琰

新浪出国频道 新浪留学频道

大咖说

高清美图

精彩视频

品牌活动

公开课

博客

国内大学排行榜

国外大学排行榜

专题策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