帕森斯设计学院校董:想获得国际声誉?先找到共鸣点

帕森斯设计学院校董:想获得国际声誉?先找到共鸣点
2018年10月25日 09:50 界面

  原标题:《帕森斯设计学院校董Simon Collins:想获得国际声誉?先找到共鸣点》

图片来源:网师园国际文化交流项目图片来源:网师园国际文化交流项目

  Simon Collins很懂怎么让一个品牌获得国际声誉。比如,他在担任全美第一的帕森斯设计学院院长期间,“把一个在纽约,很低调的设计学院打造成全世界知名的设计学府”。而当他转向耐克、玛莎百货、斐乐等品牌的创意设计岗位时,他又让品牌们走得更远。比如耐克和日本奢侈品牌Comme des Garcons,和三宅一生的多次联名合作就是“拜他所赐”,他还让耐克“在中国取得很大的成功”。

  这次,他的目光又转向别的地方——中国园林。他所创办的设计艺术平台WeDesign,成为苏州网师园国际传播进程中的学术支持单位之一。这座园林虽然没有拙政园“打卡度”高,但颇受国际友人的喜欢。1980年,美国纽约大都会艺术博物馆仿造网师园中的殿春簃,在馆内建了一座古典庭院,取名“明轩”。在那之后,网师园就在国际舞台上打开了名声。“外国人喜欢人少,中国人喜欢名气大的。”一位在苏州开了32年出租车的司机这样总结道。

网师园景色。图片来源:网师园国际文化交流项目网师园景色。图片来源:网师园国际文化交流项目

  为中国园林的海外传播出谋划策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Collins的经验或许能派上用场。他自己本身就是一个拥抱多元文化的人。生于伦敦,在纽约生活,又在意大利和中国香港工作,亚欧美三地的文化碰撞和融合让他对国际化的理解更具象。而他与外联教育共同创办的WeDesign,聚集了不少想要跃跃欲试的优秀设计师们。

  在他看来,想要创造国际品牌,必须具备国际视野。这是第一要义。除此之外,创造优美的方案,坚定立场,讲出好故事只是个技术问题。

Simon Collins在演讲如何创造国际品牌。图片来源:网师园国际文化交流项目Simon Collins在演讲如何创造国际品牌。图片来源:网师园国际文化交流项目

  界面新闻:WeDesign是设计教育公司,为何会参与网师园这样一个中国园林的活动?

  Simon Collins:生活处处都有设计,我们每天做的事、所接触的物都包含其中。这是WeDesign很重要的理念。网师园项目是一个很好的机会。这个园子就是这样一个设计作品。古人用石头设计、堆砌出这个美丽的园子,将它作为家的一部分,这就是设计改变生活的绝佳案例。这个中国设计让我感到非常有说服力,于是参与进来了。

  界面新闻:那如何成功的创造或者传播国际品牌呢?能否举例说明。

  Simon Collins:我想耐克会是一个很好的例子。在我担任耐克亚太地区创意总监的时,我们取得了巨大的成功,先是在中国香港,其次走向内地。之前,在亚洲,日本是耐克的主要市场,我加入之后,中国市场快速成长,现在成为比日本规模更大的区域。这是一个推广国际品牌的例子。

  帕尔森设计学院也是一样,我们把一个在纽约,很低调的设计学院打造成全世界知名的学府。我们通过勤奋地工作,通过满足人们的设计需求,和我们的合作伙伴一起,只提供上乘质量的作品,让创意不断涌现。

  界面新闻:现在中国对外传播的一个困难是国外人民对中国文化并不是很感兴趣,在这种情况下,怎么去调动兴趣呢?

  Simon Collins:人们并不关心一个事情究竟有多好,他们只关心自己感兴趣的。所以,这个问题就变成了,如何让其他国家的人觉得在中国发生的事情是有趣的。我觉得,传播者要观察这件事,然后问自己,是否能从中挖掘出与其他国家有共鸣的内容,有哪些东西对别的国家而言也是有价值的。一旦其他人看见这一点,就会开始有兴趣了解。一直宣传这件事情很棒,与受众觉得很棒,这两者之间有小小的差别,但就凭这点差别决定了传播的成功与否。

  网师园的传播也是一样的道理。你拿着很多图片,展示给外国人看,“这个地方很漂亮”。但仅仅是漂亮这一点,就真的能吸引到别人嘛?我们应当探讨,网师园中有没有什么是对别国也有价值的内容,如果有的话,要怎样让对方理解。

  界面新闻:之前更多的是西方对中国的传播,现在中国也在西方世界里发出自己的声音,你如何看待这种传播方向的转变?你觉得中国时尚业将会影响全球的时尚业吗?

  Simon Collins:我并不认为一些中国品牌在国际上的露出会改变什么,因为他们这么做仅仅是为了吸引本国注意力。即便他们出现在纽约时装周,也只是吸引中国顾客的眼球。

  不过,现在中国人的穿搭习惯倒是受西方品牌影响很重。举个例子,那种非常笨重的oversized运动鞋,大部分销量是为中国消费者生产。但中国人的时尚品味很多元的,没有太多限制,但是西方有。几十年的时尚历史给我们留下了这些禁令,但中国没有。中国消费者会按自己的方式搭配各种单品。这种自由倒是可以启发其他国家的人。

  界面新闻:怎么样的人能被称为设计人才?好的设计师是可以被培养的吗?

  Simon Collins:好的设计是主观的,每个人都能选出自己觉得好和不好的设计作品。只不过,有些设计受欢迎程度更高,人们甚至愿意花钱购买,并一直和别人谈论。在我看来,好的设计作品一定不能和商业分离。你可能不需要把这件东西卖给每一个人,但是你得把它卖给想吸引的那部分人群。这是衡量设计人才的标准。有些人宣称自己是天才,是非常成功的设计师,这时你就要开始思考,这些设计作品是真的成功,还是别人给你灌输的理念。如果作品没有关注度,这只能是设计者的个人爱好,他也称不上是设计人才。

  设计师的确需要天赋。人们可以通过学习成为一名好的设计师,但,并不是一个人学会使用了各种各样的设计工具,他就是一个好设计师。我们常说的一句话是,帕尔森从不生产设计师,我们只是训练他们,教会他们各种工具的使用方法,实现脑子里的想法。如果他没有天赋,学会再多工具也无济于事。

  界面新闻:很多学生会去国外学习设计、艺术等等,在这个过程中会遇到中国文化和西方文化之间的冲突,你怎么看待这种冲突?如何解决呢?

  Simon Collins:去国外学习,你可以成长为一个更出色的设计师。很多人担心文化身份的烙印,但我认为你不需要在意识和作品中强调这点。即便你想要表现中国这个概念,你也不用让它看起来很中国。LV看起来并不是法国产的,Prada看起来也并不像意大利品牌,它们看起来就是很LV,很Prada。我很爱他们。Masha Ma是中国设计师,但她没有把所有中国元素堆砌在作品里,但这些作品一看就有中国特色,因为设计师是中国人。我认为,设计师应该要有自信,不用逼着别人理解作品中的中国内涵。做自己。

  界面新闻:很多人会觉得设计这件事情是艺术家、设计师的事情,离普通人的生活很远,你如何看待设计和普通人之间的关系呢?

  Simon Collins:这个问题很棒。每一个人都是设计师。每位在读这篇文章的人都是设计师。人们可能会有偏见,觉得设计师必须有特定的发型、眼镜、服装,他们在工作室里干活。但,我们每一个人都是设计师。你的上班路线、午餐菜单、孩子教育等等都能有所体现。如果你是银行家,你需要推出人们需要的理财产品。如果你是医生,你需要开出有效的药方。这些也是设计。

  WeDesign想要做的就是帮助每一个人用设计思维去提高生活质量,比如填写简历和申请工作。比如你现在要做饭,手上有大量食材,你可以一股脑儿全部都丢进锅里,也可以精心摆盘,让食物看起来有食欲,这也是设计师思维。如果人们接受这种观念,并且开始用设计师的思维考虑问题,那么他们的生活质量也会有所提高 。

  实习编辑:涂鸿娟  责任编辑:润琰

新浪出国频道 新浪留学频道

大咖说

高清美图

精彩视频

品牌活动

公开课

博客

国内大学排行榜

国外大学排行榜

专题策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