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外生存之惑:离歌

要挤进本土英国人经营的公司,没有高精尖,是难以进门的

要挤进本土英国人经营的公司,没有高精尖,是难以进门的。

Hilary要走了,下月1号便离开英国。

我们这群留英的女青年中,她大概是最想留在英国的人,但偏偏机遇不给她。

到来

我第一次认识Hilary是帮一个朋友公司面试,她那爽利的态度,热情执着的精神,傲人的销售经历,甚至是毫不掩饰的“我一定要留在伦敦,我就是喜欢这里!”的态度,都让我欣赏。朋友要招一个销售经理,和他打天下,我觉得她是一个好人选。

当时她还住在伦敦边上一个郡(郡相当于国内的省,只是在地理上微型了许多),她也在那里读完了大学。毕业一年内,她拿着PSW 签证,自己在国内找了一个品牌代理,一个人兴冲冲的想在英国开拓市场。拿着厂家给的基本工资,奔波一年,收获不大,最终内地厂商不再续约。

一个女人,单枪匹马,能有这份胆识,已经不错了。

她在国内是律师,但主攻市场,几年内和合伙人在上海打下了不少江山。

在国内有稳定的收入,住着不错的房子,开着奥迪,为什么来英国呢?

也许是30出头的小恐慌,也许是恋爱关系出了矛盾,也许就纯粹是想来他国看看,呼吸下不一样的空气。

我没有细问。女人在生活方向的选择上,往往比男性更加理想化更加随性也充满灵性,我以为。

Hilary身上有我缺乏的地方,包括勇气和热情。

敢说敢做。她可以跟你坦露一切,包括私人生活。要知道我们当时见面才1、2次。

热情,执着。她充满了冲劲,知道自己要什么,并愿意为之拼搏。

我当时已经在英国熬了快四年,来英国前的冲劲、热情渐渐都已经被磨平,对自己所想所要的不敢念及太多,甚至开始胆怯。因为生活的挫折陆续告诉我,有些事,并非你努力追便能得到。我渐渐平息内心,安抚渴望,于平淡生活中寻找乐趣。至于理想,至于想要的生活,让它一边呆着吧。

波折

很可惜的是,Hilary在朋友公司呆的并不顺利。

在海外有很多小打小闹,甚至家庭作坊式的公司,留学生起家,始于热情,终于惨败。但就是这样如雨后春笋般涌现的公司,给庞大的中国留学生队伍以就业希望。要知道,要挤进本土英国人经营的公司,没有高精尖,是难以进门的。

Hilary的加盟始于热情,淡于失望,公司业绩平平,结构人才不稳,加上她又有签证压力,于是很快便跳槽到一家中国食品公司。可惜,也未呆多久。以后尝试不同公司,均不顺。

我想起15年前,我刚刚走出校门的第一年,在内地城市奔波的日子。我在各种工作间转换跳槽,地域覆盖从市中心的金融大楼到郊区的农场,几乎要把地皮撬起来。

有多少人的海外求职之旅是如此大同小异的艰难呢?自不待言。

这一年多来,我看着她在不同工作中进进出出,就是一部活生生的英国求职实录。而我自己,境况也没好到哪里去。郁闷时,我们打个电话。偶尔,见个面,苦里聊个乐。

机会凸现,她签证快到期的最后半年里,忽然被一家英国法律公司录用,以期开拓中国市场,待遇前途都不错。

可惜签证是个死结。

她申请了留学生创业移民,并说服老板拿到签证后继续以项目承包的方式工作。

可是,签证申请没通过。

问题出在哪里呢?是她没有雇佣专业的律师来包装申请方案(她自恃在国内就是律师,懂得不比市面上拉幌子的移民律师少。加上服务费并不便宜,省点银子也是对的),还是资金上出了问题,因为存款在国内?

她在上诉。但知道胜算并不大。

准备打包回国了。

离开

刚从国内走了一圈回来的我,问她,“ 你为什么一定要死嗑在英国这个地方呢?其实国内发展很好,你的机会更大呀。”

“也许,等我回国挣钱了,再拿200万来投资移民?”她笑说。

我不知道是祝福还是难过。

我只知道,她非常,非常的,希望留在这个国家。

有多少人如此的黯然离开,又有多少人满怀热情的到来,以为这里就是他们所追寻的理想国,乌托邦?

(责编:铃兰)

本文不代表BBC的立场和观点。网友如要发表评论,请使用下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