留英访谈:中国学生出书介绍设计博物馆
设计类专业是近年来深受华人学生欢迎的领域,伦敦作为全球设计之都,一些高校的优秀课程非常具有吸引力。
金维忻毕业于布鲁内尔大学(Brunel University),先后获得工业设计与技术学士(BA Industrial Design and Technology)和设计战略与创新硕士(MA Design Strategy and Innovation)。
她在读书期间就着手与一位同学分别前往世界10余个国家的27个设计博物馆参观访问,今年将文章结集成《设计博物馆》这本书。
金维忻在接受子川专访时谈到写这本书的初衷及其特别意义,并向有意来伦敦学设计的同学提出建议。
子川:你刚刚从布鲁内尔大学毕业,为什么要写《设计博物馆》这本书?
金维忻:写这本书的契机是,在布鲁内尔大学读第一年的时候有一门课叫设计历史。这门课不仅介绍了一些知名设计师,老师还推荐我们去一些设计博物馆参观,因为这些地方是收藏设计作品的家。
基于英国的地理位置,伦敦有两座设计博物馆,一个是维多利亚阿尔伯特(Victoria & Albert Museum)、一个是设计博物馆(Design Museum)。我从这两座博物馆中学到了很多东西。
然后,我就觉得是不是有必要来搜罗一下世界上不同的设计博物馆。所以,2012年6月我和人在中国的同学贠思瑶在人人小站上做了相关平台。
慢慢做起来之后发现,有一批朋友非常愿意跟随我们去了解这些博物馆。因此,我们越来越觉得写这样一本书是很有意义的事情。
毕竟在中国,这种类型的博物馆非常少,尽管有,也不是非常成熟。如果有这样一本书,能够把外国的一些先进的设计思想和博物馆文化传播到国内,是非常有必要的。
子川:你和在中国的同学合写这本书,如何分配工作?
金维忻:我的同学贠思瑶一直在中国,欧洲这部分因为离英国很近,所以我每次去一个地方旅游的话就会特意去找这种类型的博物馆,去参观。
书中我写的部分包括英国、德国、北欧以及美国,她负责以色列、日本、韩国以及中国一些设计博物馆的部分。
子川:你到了每家设计博物馆参观之后是如何描述情况的?
金维忻:每一篇一般分为3、4个部分,都是先从历史来说,然后介绍这些博物馆目前进行的一些设计展览。
设计博物馆的定义是集设计收藏、设计展示、设计研究以及设计教育于一体的多重博物馆,所以书也涵盖了这些方面,也谈到设计博物馆的未来。
子川:你个人比较喜欢哪一家设计博物馆?
金维忻:可能是因为在英国生活了4年,最喜欢的还是伦敦的设计博物馆。每一次去那里都会有新的感受。
首先,我能够从每个展览的展品中能看到故事,而设计过程对于展品来说是非常重要的。其次,看得出他们的策展人每次也都特别有新意,对于中国年轻策展人来说是一种激励和启示。
子川:出书的过程很难吗?
金维忻:整个过程挺难的。一开始我们觉得可能会比较容易,毕竟书稿已经写好了。但是,真正开始联系出版社的时候就发现,这还是一件挺困难的事情。
最后能联系到天津大学出版社特别高兴。他们认为这是一本有新意也有意义的书,对于中国设计界、设计博物馆的激励来说非常有意,也具有创新和开拓意识,所以帮助我们完成了这件事。
书中80-90%的照片是我们自己去参观的时候拍摄的,如果用到别人拍的照片,我们会注明原作者。
子川:这本书还有什么特别的意义?
金维忻:首先是对学设计的年轻人有意义。我们是从人人小站上得到的信息,发现大家非常关注,觉得这是一件从来没有见过的事情。从没有见过到开始了解对于他们也是有帮助的。
另外,对于设计界来说,也是一种创新,毕竟中国已经开始有这种意识,并且有很多设计博物馆也在慢慢建立和发展。所以,我们这本书可能也会起到一定的催化作用。
子川:在这个领域中国有哪些地方可以学习西方?
金维忻:我觉得最主要的是传播设计思想和加强设计收藏。中国的一些设计博物馆中的藏品还需要加强,因为此类博物馆需要有实物支撑,如果这一点不够好,对参观者来说可能会非常困难。
其次,设计博物馆不仅要收藏展品,其实同时也要有设计思想。我们需要把中国的设计思想—比如每个时代是什么样的—加强总结。
我认为中国有很多好的设计,但是这种传播的意识不够、传播的方式可能不准确,可能导致西方认为我们在这方面有很大欠缺。
尽管中国在设计领域有欠缺,但是我们也一直在进步。所以,我觉得加强设计思想的总结是非常有必要的,也是我通过走访西方以及其它一些国家的设计博物馆学习到的。
子川:近年来到英国攻读设计类专业的华人学生越来越多,你对他们有什么建议?
金维忻:来英国学设计类本科的中国学生少于学研究生课程的。我建议大家多走走、多看看,因为我觉得扩充眼界是最重要的。
伦敦是全球创意产业之都,也是文化之都,可能每一座建筑都是一种文化。我在英国这几年的感受就是我被设计和文化包围,这种氛围对于设计类专业学生的感受和体会来说是特别重要的。
(责编:尚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