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新话题 切换为树状
打印

讨论:重金打造早教到底值不值?

该帖被浏览  64 次,回复 3 次

讨论:重金打造早教到底值不值?

  十万元年薪包吃住,这是为一个孩子请一位家教开出的价码。日前,一位深圳老总的“家教招考启事”引发了小小的震动。而十万元又算什么,杭州有人愿付家教百万元酬劳——如果家教能让自己的两个儿子考上名牌大学的话。眼下,“百万宝宝”、“重金属二世祖”已屡见不鲜。让我们把目光收回到我们的城市,看一看身边那些年轻的父母,是怎样对孩子进行教育投资的。

  年投入十万元的富裕家庭--

 “既然有条件,就给孩子最好的教育”

  27岁的苏欣每天的生活状态是这样的:早上6时30分起床,7时叫醒5岁的儿子,7时30分准时将她的奔驰开出位于太原市城南的一座高档住宅小区,送儿子去桃园三巷一所高档美语幼儿园。正是堵车高峰时段,她一边在车流中缓缓移动,一边打开车载音响让儿子听英语。孩子入了园,她去超市选购当天的新鲜蔬菜瓜果及海鲜——今天有新鲜的三文鱼,往常都是冷冻的——她毫不犹豫地买了一盒。虽然儿子三餐都在幼儿园吃,她只需给儿子预备晚上回家的点心,然而每个月这顿点心的费用,也足抵普通百姓全家一个月的伙食费了。

  买完食物回家,稍事休息,也就中午了。下午,苏欣可能会去美容院做做皮肤护理,也可能会去商场看看本季的时装新品,或者在家中看看电视和杂志,做做家务,也就该去幼儿园接孩子了。晚上儿子回来,家中已有一位英语家教在等候——星期一三五是英语,二四日是钢琴——一个半小时的家教辅导结束后,儿子吃点心,洗漱,上床,听故事。苏欣和儿子没有双休日,只有星期天上午这半个单休日。每个周六,她一早要送儿子去位于省城森林公园高尔夫会所旁的一所国学学堂,诵读《论语》《诗经》等国学经典、学习武术和围棋。下午五时再去接。周日下午儿子要学跆拳道。


转发此文至微博 TOP

回复 1楼 09高招 的帖子

  每个周末的晚上,终于放松下来的苏欣通常会给身在晋北的丈夫打个电话,汇报儿子和自己的情况。英语又学了多少,钢琴进展如何……末了照例是汇报家用开支。虽然条件十分充裕,她仍免不了要慨叹一下:物价高。居不易。家庭教师的费用是一小时80或120元。一个月要2400元。幼儿园每年要两万元。国学周末班不算贵,一年6000元。跆拳道最便宜,一年3000元……

  至此,我们大致看到了一富裕人家对孩子的成长教育投资,加上生活费用,平均年支出将近十万元。苏欣断然否认自己是富豪,“只算富裕。我们基本上不为孩子购置奢侈品,比如高档服装。”她说,仅在省城,对孩子的投资比她大的有的是。

  在过去的5年中,苏欣为儿子换过五六所幼儿园。苏欣出生于晋蒙交界的一个小城,家中资产逾千万。最初,儿子在大同市一所收费昂贵的早教幼儿园就读。在省城太原置业后,她带着儿子和母亲来并居住,丈夫和父亲则留在晋北打理家业。全家最大也是惟一的希望全部倾注在宝贝儿子身上,简直不知要如何栽培。反正不惜工本,但求儿子成龙。儿子先入了省城一所高档寄宿制学校上幼儿园,不久苏欣觉得寄宿生活无法保证孩子的“素质教育”,便转学去了一所以“素质教育 ”著称的高档幼儿园,该园在日常课程中即开设小提琴等特长课,苏欣为此专门购置了钢琴和小提琴。但这家幼儿园仍有些地方令苏欣感到不够理想。辗转数家后,她最终选定了这所太原美语幼儿园。眼下,她又在为两年后孩子上哪所小学而发愁了。

  尽管苏欣知道,在省内富人会聚的“锦绣太原城”里,自家的境况并不算显著,但相较之下她所能给予孩子的物质条件已经令绝大多数百姓望尘莫及。

TOP

回复 2楼 09高招 的帖子

  年投入约五万元的白领家庭--

 “不能让孩子输在起跑线上”

  丈夫经营食品业、自己在家里兼做设计的王玉,自认为经济状况无法与苏欣相比,她们夫妇只开一辆车,两人与奢侈根本不沾边,惟一的“阶层体现”可能只在于他们与苏欣同住一个高档小区。但在给两岁的女儿报名一家有外教任教的亲子机构时,她对两万元168课时的费用毫不犹豫。

  开设在长风街一处高端写字楼中,专注于0到3岁孩子(通常早教的年龄范围在0到6岁)亲子教育的这家英国直营式亲子机构开学不过半年,家长会员人数已迅速攀升,以商人、白领、公务员为主,但也绝非人们想象中的“富豪早教”。这类教育产品是否在穷人和富人的孩子间形成一道天然屏障?主办方认为普通家庭并未被拒之门外:“打个不恰当的比喻,这就像多数家长宁可省下十顿烧饼油条的钱,给孩子吃一次麦当劳汉堡。”在王玉看来,平均每节课百元左右,这与一般钢琴家教的收费也差不多甚至更低,只不过是一次性缴纳显得贵些而已,而孩子的收获和进步远非价钱可以衡量。“教育是从0岁起步的,六岁前是孩子智力和性格形成的关键时期。花在最初教育阶段的金钱代价,远比日后重要。”本着这一理念,王玉认为,即使以后不给孩子上这个英语班那个钢琴课(当然以后肯定会上),现在花在亲子早教培训上的钱,也是不能省的。“一年数万元的婴幼儿教育经费的投入,丝毫不比一个大学生所需的费用低。也有亲属质疑,中国婴幼儿教育是个数百亿资金的市场,是不是越贵真的就越好,真的物有所值?但宁可冒这个风险,也要尽可能把能找到的最好的教育给孩子。美国中等家庭在子女17岁前的教育投入在2万美元到7万美元之间,约占家庭总收入的13%到21%。咱们中国人,是除基本生活和住房就医外全部的积蓄都为孩子的教育预备。”她的看法非常有代表性。

  两人都是平民家庭出身的王玉夫妇,把十几年后的竞争看得非常重要。“像我们这样靠自己努力打拼立足社会、没有任何背景的普通人,虽然外人看上去我们过得还挺滋润,但只有自己才知道做得多么辛苦。我们的孩子同样没有背景,将来她自己要过上不差于现在的日子,只有靠她自己努力,别无他路。而我们所能给她的惟一财富,也只是良好的教育。而对于优质资源的竞争可能要贯穿一个人的一生。从这个意义上说,我们也可以不惜工本。”虽然王玉有时也会茫然:自己已尽最大可能提供了自己能给的,而放眼出去,别说远的,就在同一小区就有多少邻居,给他们的孩子提供着远非自己所能提供的更好的教育。多少钱才够,怎么样才算好?将来孩子们要面对的竞争,该是如何一种酷烈呢?“赢在起跑线上”,这个起跑线的原点到底要从哪里开始画呢?

TOP

回复 3楼 09高招 的帖子

  年投入约四万元的另类家庭--

 “钱花在传统教育上才值得”

  苏欣每周六送儿子去读国学的国学堂,其环境和条件是当下省城各类儿童国学诵读机构所无法比拟的,全托班收费每年在两万元以上。肯且花费这样一个数目在读国学经典而非昂贵的钢琴、外语上,其家长必备两个条件:丰厚的经济实力,独特的教育理念。李辰就是这样一位家长。他同时也是“一小撮另类教育制度的坚决拥护者”之代表。

  在女儿入读这所国学堂前,李辰每天开着他的丰田霸道送女儿去城市南端另一所国学堂读经,并多方考察各地的同类学堂。花费并不比“洋式教育”少。完全出于理念原因,他对名目繁多的各种幼儿外语班、特长班不屑一顾。“不是反对孩子学,而是对于一个普通孩子来说,人格和情感的建立远比技艺的训练重要。 ”

  另一个样本是生长于吕梁农民家庭、在省城打拼下一份家业的穆如。他直言自己违反计划生育政策:“我有两个儿子。如果不是妻子坚决反对,我还想要个女儿呢。”对于国学他信赖到了信仰的高度。他的两个儿子,4岁的小儿子在太原这所国学堂入托,8岁的大儿子送到山东一所国学堂去寄宿,那里的收费是一年三万元。他早已做好让孩子脱离当前教育体制的准备。“通读国学经典,孩子才会成人。其他所谓竞争、输赢、成败,一概不计。日后自见分晓。”同样是对孩子进行教育投资,他心甘情愿花大把的钱把孩子培养成一位“儒者”,而不肯将小把的钱让孩子去接受诸如奥数、钢琴甚至语言表演等培训项目上。在他看来,多数家长的教育投资,从一开始就是盲目甚至错误的,因为方向错了。“我不是不知道将来竞争有多激烈,问题是,孩子只有在拥有安然平和心态的前提下,才谈得上在竞争中立于不败。而这份安然平和,是当下五花八门的各种培训和公立的教育体制不可能给也给不了的。只有遵循中国传统文化和教育,才能做好一个真正的中国人。亦即‘修身’。身修了,才能治国平天下。”

TOP

新浪智投广告
发新话题 切换为树状
查看积分策略说明

快速回复主题

选项

[完成后可按 Ctrl+Enter 发布]  预览帖子  恢复数据  清空内容

用户名: 密码:    注册新用户  找回密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