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ina.com.cn
新浪首页 | 免费邮件 | 用户注册 | 网站地图





文化教育

新浪首页 > 文化教育 > 传统文学> 新书上架> 南方周末 > 正文

您还可以通过
新浪点点通软件
摩托罗拉6188手机
爱立信R320sc手机
西门子3518i手机
浏览新浪网新闻


美丽的谎言

http://edu.sina.com.cn 2000/07/23  南方周末

  作者:陈鸿

  《生死朗读》的作者本哈德-施林克用他简洁而优美的文本,为我们提供了一部当代的《复活》。在这里,也是叙事主人公与一个女囚犯的纠葛,也是在探究罪责背后的原因。在它的中译本尚不到十万字的短短篇幅中,能够有如此细腻感人的描写,能提出如此令人困惑的道德判断问题,尤其显出了作者的天才。

  然而,施林克所做的这一切努力,都是建筑在一个完全虚假的设定之上。他是用文学蒙蔽读者,有意地误导人们的思考走向。在这个方面,他同样堪称天才。汉娜是个社会的底层人物,是个文盲,“不会读也不会写”。她深为自己的缺陷感到羞耻。她的一切蹊跷的行为、她的所有的奋斗,都是为了掩盖这一点。在她的心目中,“识字”才是人的尊严,才是生存的理由。隐蔽文盲身份当然就成了她最高的“自我价值”,是她活着的基本点,是仅属于她自己的“真理”与“正义”。

  如果我们相信了这些,那么汉娜为避免暴露文盲水平而拒绝西门子公司的聘任,在法庭上为躲避字体鉴定而作假供,承揽本不属于她自己的罪行,就都有了顺理成章的解释。施林克刻意虚构出这样一个奇特的人物,目的正像叙事主人公米夏尔说的那样:“当我努力去理解时,我就会有一种感觉,即我觉得本来属于该谴责的罪行,变得不那么该谴责了。”施林克要的就是人们这样一个“理解”。他的目的可以说完全达到了。汉娜不仅能够博得“理解”,在相当的程度上还能博得同情———她是一个质朴的人,不是关涉政治的纳粹狂热分子。虽然她曾经见死不救,虽然她曾参与每月挑选一批犯人去奥斯维辛送死,但这只是职守。施林克一面谴责纳粹将其基层人员变得麻木不仁,使他们“把毒气室和焚烧炉看成是日常生活”,另一方面又借汉娜之口为这麻木不仁作了有力的辩护:“要是您的话,您会怎么做呢?”历史似乎确实不该苛求一个无拳无勇的小人物。

  施林克的圈套就在这里。小说中最让我们感动的一点,即汉娜的犯罪动机——为葆有“知识”的体面而不惜犯罪,恰恰是作者凭空虚构出来的。整个故事完全是一部虚拟的神话,现实不会给他提供这样的逻辑依据。换句话说,在真实生活中根本不可能有这回事。在现实当中,在纳粹政权对犹太人的虐杀过程中,人的生命的存亡,在道德意义上抑或在哲学本体意义上,都要远远高于文盲还是非文盲。施林克所提出的命题,其实是个伪命题。像汉娜那样,自始至终未对参加纳粹有所忏悔,未对与她有关的那桩几百名犹太人囚徒被烧死的事件有所忏悔,最起码可以说是极端的冷漠。这样的人,怎么会对保持“知识身份”怀有近乎神圣的信念?这种残忍背景下的神圣信念对人类又有什么意义?

  更上升一步说,无论是哪个时代,哪个种族,无论在抽象中还是在实际中,夺去还是保护一个无辜者的生命,都远比识字问题更重大、更本质。不识字的人,不等于就没有良知。像《生死朗读》给我们所展示的,对“知识”的认账和向往竟然高于良知,高于正义和非正义,高于他人生命,这只能是出于施林克这个德国作家的臆造。尤其汉娜为了隐瞒文盲身份居然甘愿承受被判终身监禁的后果,就更是天方夜谭,是他在荒谬逻辑下推演出来的荒谬情节。他把读者当成了儿童。




 相关链接
《生死朗读》--复杂的话题 (2000/07/20 15:17)
 新浪推荐
特别报道:协和式客机在巴黎上空坠毁
新浪奥运专题网站
趣味心理测试
2000高考专栏
马明宇登陆意甲
沪深股市2000年中报
网上学电脑学上网
新浪网勤工俭学信息留言版



网站简介 | 网站导航 | 广告服务 | 中文阅读 | 联系方式 | 招聘信息 | 帮助信息

Copyright(C) 2000 SINA.com, Stone Rich Sight.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四通利方 新浪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