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正文内容

商院资讯:微软最高管理层“迷路”

http://www.sina.com.cn   2011年04月12日 17:23   和讯网

  由于史蒂夫·鲍尔默墨守陈规,死抱Windows和Office不放,这两块业务已成了微软的摇钱树。但是,也有人表示,微软是以牺牲创新为代价,才获得巨额营业收入。

  微软(Microsoft)到底怎么了?我花了数周时间追踪并采访一大批前微软员工,其中许多人都是效力于该公司长达15年以上的资深业内人士。现在的问题是,你愿意花多少时间,听我告诉你上述问题的答案。

  科瑞·索尔卡自1992年~2009年间一直效力于微软。索尔卡提到了美国司法部针对微软的反托拉斯之战。微软当时决定反击美国司法部的指控,拒绝庭外和解。事情从此开始发生了变化。索尔卡还提到,苹果公司(Apple)在其“我是Mac,你是个人计算机(PC)”的广告宣传中嘲笑微软时,同事们均备感屈辱。然而多年来,微软默默地忍受这些,几乎从不予以还击。

  “如果换在上世纪90年代,微软做此反应,简直令人难以置信。”索尔卡表示。在他眼里,微软“与以前相比,已变得小心翼翼”。

  菲利浦·苏在跳槽到Facebook之前,曾效力于微软12年。他认为,微软丧失原有魅力的根本原因在于,公司员工缺乏进取心。苏还记得,上世纪90年代后期,他在办公室的地板上用睡袋打地铺的情形,彼时微软仍是华尔街的一个传奇。苏表示,而目下的现实是,在雷德蒙德的微软工业园区,每天下午5点,交通阻塞就开始了。

  这也是为何微软股票不再像以前一样,每1年半便进行一次拆股的原因所在。过去七八年里,微软股价始终徘徊在25美元。这一现象背后的事实是,与过去相比,员工们几乎都赶在一个时间,趋之若鹜地逃离办公室。

  “一旦辛勤工作与个人收入和其他奖励脱钩,”苏表示:“人们很难再像从前那样努力工作了。”

  不少前微软员工都将责任归咎于公司首席执行官史蒂夫·鲍尔默。他们又怎么可能不作此结论呢?11年前,当鲍尔默接手公司时,微软可以毫不自夸地说,在软件领域,它足以令竞争对手闻风丧胆。现如今,微软更为人知的是其种种失误,而非成功的举措和了不起的成绩。在平板电脑和智能手机市场,它本该是一个有力的竞争者;因为十多年前,它就开始致力于电子阅读器(e-reader)的开发,但是现在,当批评者指责其业绩乏善可陈时,公司高管只有一句对应之辞:至少Xbox业务表现不错。

  去年10月,Glassdor.com公司对1,000多名微软员工进行的一项调研显示,只有51%受访者对公司首席执行官鲍尔默的业绩感到满意。

  “与三年前相比,反对史蒂夫的人增加了很多。”一名前中层经理表示。他在效力微软15年之后,于最近离开了公司。“因此,员工们才会一致认为,在他的领导下,公司已然迷失了前进的方向。”

  所有人都认为,微软算得上内部政治斗争最为复杂的公司。过去,微软在IT行业是众人艳羡的对象,彼时,员工们与公司负责人私交密切,最佳产品经理甚至可以脱口说出首席执行官子女的生日。现在,公司首脑好像整天坐在自己的办公室里,离员工们足有一两栋办公楼的距离。一名前公司高管曾用“雷德蒙德的壕沟”这个比喻,来形容这座城堡里的人,特别是那些身居管理要职的人,对外部世界关注之少。

  

  “微软将全部心思都用在了内部的勾心斗角上。”他表示。“等到你在公司坐到了高位,你就会将90%的时间,用于内部斗争以及建立内部权力网上。”

  比如,詹姆斯·维塔克尔就对这类事深感厌倦。维塔克尔是软件测试领域的领军人物,于1994年开始担任微软的咨询顾问,并最终全职效力于微软。他在微软的地位举足轻重,会定期与比尔·盖茨会晤。但他最终发现,即便像他自己这样备受尊重的老手,也没有了以前的精气神儿,无法单靠能力和业绩与人竞争。

  “微软的文化不再是:”让我们动手实验,看看哪个点子更好,‘而是:“让我们溜须拍马,也许他们就会对我们的产品感到满意。’”维塔克尔表示。他于2009年离开了微软,转投谷歌(Google)门下。更糟的是:那些手中握有大权的人,之所以位居显要,不过是因为他们够幸运,在恰当的时间出现在了恰当的地点而已,尽管其开发出的产品平庸不堪,随着公司飞黄腾达,他们也步步高升。

  “微软的企业文化,奖励的是政治杀手。”一名软件工程师表示,他曾认为自己可能会是个例外:尽管中途加盟微软,但作为外来者,事业仍能一帆风顺。虽然他一从开始就深知,对于从其他公司跳槽过来,一加盟微软就直接担当资深职位的人,微软人向来心怀敌意;但是,在他刚刚到微软办公后不久,有一天,一名高管现身他的办公室,大言不惭地向他揭示微软“生存法则”时,他还是不由得大吃一惊。

  “他就站在那儿,对我说:”你给我记住,如果我愿意,随时能让你的团队土崩瓦解。‘“他回忆道。在他看来(他并没有在微软干多久),在微软,某人势力的大小,是通过其与鲍尔默、盖茨或者是二者的关系来体现的。他称这些人为”要人“。其中一个”要人“会不经意地说,自己最近曾跟鲍尔默共进晚餐,接着再带着威胁的口吻暗示说,如果人们不听话,凭他的影响,轻轻动一下小拇指,就能让他们死得很难看。

  “尽管如此,我仍然愿意相信,微软仍然有机会再造辉煌。”里贝卡·诺兰德表示。她在效力微软19年后,于2010年离开了公司。“但是,微软必须得做出改变,而且某种程度上说是剧变才行。”

  总体而言,前微软员工都对老同事赞赏有加。(也有例外:有名前高管心中充满怨气,声称要将自己手中的微软股票全部出手,因为“现在公司已病入膏肓。”)20世纪90年代,当微软身为面向大众市场的廉价软件厂商,宣布它开始进军先进的商业应用领域时,全世界都对之嗤之以鼻。现在,在微软的赢利中,每年有40多亿美元源自公司的商业软件部门。该产品家族的利润,已超过了多数《财富》美国500强(Fortune500)公司的利润。而且,在微软的总收入中,商业软件只位居第三,远远地被Windows和Office甩在了后面。去年,Windows赢利180亿美元,Office收入也高达170亿美元。

  但是,几名前微软员工反复强调,成功也往往会滋生出恶习。他们中,有不只一人引用心理治疗师的术语,来形容Windows和Office之间不健康的伴生关系。小型设备才是发展的方向,而微软恰在这块前沿阵地上输得最惨。他们接着表示,但是鲍尔默及其领导下的公司拒绝承认这一点。原因在于,Windows和Office两块业务就像两眼金泉,巨额现金收入源源不断地从中喷涌而出,以致鲍尔默等公司领导人根本感觉不到调整发展方向的紧迫性。正是这两块堪称商业发展史上极为成功的许可业务,掩盖了诸多失意带来的伤痛和烦恼。

  微软还接二连三地否决了颇有发展前景的内部项目。这些项目的发起人建议公司不再以Windows为核心,转而建立新的平台。微软的软件工程师们继续埋头编制运行于Windows系统的应用程序,之后,再在此基础上进行修改,并且不管兼容性多差,都拿到手机、平板电脑或者浏览器上去用。同时,尽管辛苦努力了十余年,微软在智能手机操作系统市场仅名列第五,市场份额不足5%。而在平板电脑市场,微软的所作所为,顶多也就是个马后炮。

  “微软的一切内部机制仍然以Windows为核心。”詹姆斯?维塔克尔指出。“Windows永远都是最重要的,网络只能屈居第二。因此,整个公司整天都围着一个日渐落伍的平台转。”

  我共采访了16名前微软员工。其中一半认为,鲍尔默该走人了。但是,这并不意味着,余下的一半人就认为微软首席执行官干得很出色。尽管确实有几个人持此观点,但是,余下的一半人中,多数人都心存疑虑:谁可能比鲍尔默干得出色?

  也许,对于那些将多年职业生涯献给了微软的人来说,这是最重的批评之辞:微软就像一架难以操纵又异常复杂的庞大机器,尽管这些人花了一个多小时,不厌其烦地历数该公司走错的每一步,但即使他们,也不得不承认,除非将微软分成两个或多个部分,否则该公司董事会除了继续任用鲍尔默,同时希望他能知人善用,有效管理大批软件人才,并扭转劣势外,别无他选。

  特别说明:由于各方面情况的不断调整与变化,新浪网所提供的所有考试信息仅供参考,敬请考生以权威部门公布的正式信息为准。

分享到:
留言板电话:010-62675178

新浪简介About Sina广告服务联系我们招聘信息网站律师SINA English会员注册产品答疑┊Copyright © 1996-2011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